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幽云十六州是现在什么地方(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

导语:幽云十六州,让中原王朝遗恨四百年

前言:

说起中华文明,总是离不开唐宋元明清。在国人心中,这五个王朝是一脉相承,江山一统。其实并不尽然,元清两朝和华夏文明本不同源,即便以宋朝为例,也分为南宋和北宋,而且北方很多土地并不属于宋朝。

例如幽云十六州就长期为异族所占据。诚然宋朝重文轻武,最终也是亡于外族之手。不过幽云十六州的得失,却是另有隐情,并不能完全归罪于宋朝的软弱。从唐末开始,北方的混乱就已为此埋下了隐患。此后幽云十六州始终握于异族之手,这让中原王朝遗恨四百年之久。

唐朝时期的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

所谓幽云十六州,也叫燕云十六州,是以幽州为中心的广袤地域。以今日看来,就是北京,天津全境,乃至河北和山西等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华北。其实远在夏商周时期,京津之地就是中原帝王的封地。如《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封召公奭于燕”。所谓燕者,就是幽州地界,属于九州之一。到了唐朝,幽州设立都护府,接受统一管辖。可到了唐末,由于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终于酿成大祸。

1、藩镇割据,北方动荡不安

据《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虽号称一朝,实为二国”。在众多的藩镇势力中,以河北三镇的影响最大。其中就包括幽州节度使李怀仙。安史之乱后,李怀仙掌管幽州,这也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开端。据《新唐书》记载:“怀仙等人……治城邑甲兵,朝廷不能制”,李怀仙不仅拥兵自重,而且自行封赏官吏,所有税收也都私自吞没,朝廷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唐末藩镇割据

李怀仙之后,幽州节度使数次易主,每一任节度使都与朝廷分庭抗礼,其他割据势力也一直处于战乱之中。俗语说,乱则必生变。割据状态延续一百多年,在天祐四年,哀帝退位,唐朝灭亡。中原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其中后晋石敬瑭背负千古骂名,正是经他之手,幽云十六州被割让给了辽国。

2、唐末乱世,幽云十六州划归契丹

元代学者郝伯常,曾在《白沟行》中评价石敬瑭其人:“称臣呼父古所无,万古诸华有遗臭”。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距离宋元时期已经三百多年。可每当念及故土,人们仍旧心怀忿恨,耿耿于怀。究其原因,石敬瑭当然是罪魁祸首。

▲石敬瑭

石敬瑭生于唐末,后唐时曾在李存勖帐下听用。据《新五代史》记载:“敬瑭为人,沈厚寡言。”正所谓相由心生,石郎沉默寡言,富于心计,疑心最重,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有一事可以证明,后唐末期,皇帝李从珂任命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可他对石敬瑭并不信任,屡次想要削去石敬瑭的兵权。

石敬瑭也有反意,不过他做事向来缜密,绝不轻易弄险。考虑之后,石敬瑭向契丹求救,希望契丹帮助自己称帝。条件是割让幽云十六州,且认耶律得光为父。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位近臣曾劝他说:“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然敬瑭不从,仍一意孤行。”

至此,幽州地界落于辽国之手,已成定局。而此时距离赵匡胤建立宋朝,尚有24年之久。也就是说,在宋朝之前,幽云十六州早已经属于辽国所有,所以幽州之失,并非全是宋朝的过错。相反,宋朝屡次想要夺回故土,只可惜时运不济,才以失败告终。

宋朝欲夺回幽州,屡战屡败

宋太祖建国之初,内修政理,百废待举,故此与辽国相安无事。直到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国力渐强,于是宋朝两次北伐,力图收回燕云失地。其中高粱河之战,宋朝饮恨而归,丧失了最好的一次机会。

▲北宋形势

1、两次幽州之战,宋朝大败

北宋和辽国共有两次幽州之战。据《宋史》记载:“帝自将伐契丹……次东易州、涿州,刺史刘宇、判官刘厚德均以城降”。第一次幽州之战,赵光义御驾亲征,一度形势大好,连续攻下东易州和涿州,一直抵达幽州城下。以此足可见太宗对燕云之地的重视,因为这块土地位置特殊,一旦收复失地,可以巩固宋朝的东北防线,所以志在必得。

可是幽州绝非涿州可比,宋朝缺少有谋略的将领,出兵路线太过单一,辽军固守城内,从容等待援军。辽国大将耶律休哥赴援,与幽州城内的守军两路夹击。宋辽大战于高粱河,宋军劳师远征,南路兵溃败,又未布置北路兵马牵制。所以一败涂地。《辽史》记载宋军败退:“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

▲宋辽战争

高粱河一战,宋朝军威大挫。虽然三年之后发动了第二次幽州之战,仍以失败告终。经此两役,宋朝再也无力征讨辽国。直到北宋末年,宋徽宗联金灭辽,似乎看到了收回幽州的希望。

2、海上之盟,联金抗辽。轻信人言,得而复失

北宋末年,宋人对幽云十六州仍旧念念不忘。而此时,辽国衰落,金国愈强,这让宋徽宗看到一线希望。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赍市马诏泛海以往……通好女真,议举兵相应,夹攻灭辽”。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之盟。但徽宗其人,书画艺术高超,治国未免目光短浅。殊不知,金与宋辽,一强二弱,联金灭辽无异于引狼入室,引火烧身。

▲海上之盟

辽国灭亡之后,土地尽归金朝所有。金朝为了安抚盟国,打算归还幽云十六州给宋朝。近臣劝告宋徽宗不可轻信,所谓:“虎狼之国,不可交也”。虽然金太祖归还了幽云十六州,但战争过后,金人烧杀抢掠,居民逃亡者不计其数,城池变成废墟,所归还的不过是几座空城而已。不久后,金国见宋朝势弱,南下侵宋,之前归还的几座空城再次落入金人之手。从此之后,宋朝皇室南渡,偏安一隅,再也未能染指燕云故地。幽云十六州辗转金国和蒙元的统治,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横空出世,才一举收复汉人失地。

朱元璋收复失地

金朝和南宋先后灭于蒙古,蒙人建立元朝后,幽云十六州再度易主,划归蒙元的统治。据《元史》记载:“幽州为大都,蓟、檀、诸州沿用旧名。”至此,燕云地区沦为蒙古人的行政区域。然而蒙人虽然作战彪悍,却未有治国方略,一味实行野蛮统治。因此元朝国祚不足百年,元末天下大乱,人民揭竿而起。汉人故土终于迎来了光复的希望,当然也包括幽云十六州在内。

▲元朝的民族压迫

1、元末明初的北方形势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猛于虎。尤其是蒙古统治者采取民族压迫政策,如《元史》记载:“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如此歧视政策,不胜枚举,汉人地位低下,苦不堪言。当时蒙元的行政军事中心都在北方,汉人敢怒而不敢言。可南方民众愤恨蒙人暴政,思念故土,因此一时间民乱四起。

其中,朱元璋喊出一个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须知宋亡之后已近百年,汉人流离失所,受尽了屈辱。朱元璋的这八个字,字字铿锵,饱含血泪。天下有识之士,无不振奋。所以在众多的起义军中,朱元璋才能异军突起,直捣燕京。

▲明朝统一天下

2、朱元璋驱除胡虏,光复幽云十六州

《明史》记载:“中原之民,久为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朱元璋出身草莽,抚恤民生疾苦,因此广纳民心。更兼常遇春等人勇猛惯战,上下一心,所以北征异常顺利。不到一年时间,明军攻克大都,元朝灭亡。随后又陆续收复其余诸州。至此幽州地界复归汉人所有。

明朝国势强盛,远非宋代可比。据《明史》言:“幅陨之广,远迈汉、唐”。这绝非恭维之谈。明朝国域辽阔,不仅燕云之地尽复,就连塞外疆土,也大多收入版图之内。而且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如一,一扫宋朝积弱的局面。军事的强盛,使得明朝压制女真等外族二百余年。朱棣迁都北平之后,燕云之地变成天子脚下,极尽繁华。

总结:

幽云十六州的得失,从石敬瑭到朱元璋。中间相隔四百多年,这段惨痛的经历,让中原王朝遗恨难平。纵观此历史,前承大唐盛世,后接朱明王朝,罪责似乎都落在了宋朝身上。可是在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或许晚唐的乱局才是罪魁祸首。

宋朝军事积弱虽是实情,可唐末乱象留下的包袱也太过沉重,宋朝难免不堪重负。恰如诗中所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上有蒙元,下有满清,假如没有明朝,华夏文明很可能危在旦夕,就此消亡。所以幽云十六州的收复,绝非是光复故土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文化的接续。

参考资料:

《宋史》

《明史》

《三朝北盟会编》

《元史》

《史记》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