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乾隆的文臣武将有哪些(乾隆后期大臣)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乾隆后期名臣很多,但唯独此人死后得到“文正”谥号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乾隆的文臣武将有哪些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乾隆的文臣武将有哪些(乾隆后期大臣)

朱珪是嘉庆帝的老师,但是,这位名臣却很少有人关注他,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是乾隆朝,那个时代有很多名臣,像刘统勋、刘墉、纪晓岚、王杰,包括和珅等等,名人辈出,所以朱珪并不太为世人关注。但是,之后发生的两件事,让朱珪一下纳入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一是乾隆 帝去世之后,嘉庆帝马上下诏,令安徽巡抚任上的老师朱珪火速进京,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掉了权相和珅。等朱珪赶回北京之时,和珅早已魂归九泉了。

朱珪到达京城时,嘉庆帝亲自到城外迎接,想想自己累受师傅教诲,以韬光养晦之计除掉和珅,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他拉着朱珪的手,失声痛哭,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少见的。《清史稿》说:“至京哭临,上执珪手哭失声。”

二是嘉庆帝给朱珪上谥号“文正”。嘉庆十一年(1806)十二月五日,朱珪因病去世,嘉庆帝一面命弟弟永璘带领侍卫,先行朱珪府悼念,一面赏给2500两丧葬银两,一面又命人颁发佛教密宗圣品陀罗尼经被,覆盖朱珪尸身。同时,嘉庆帝给了老师一个中肯的盖棺定论“不愧为端人正士”,所以谥号为“文正”。

然而,嘉庆帝给自己老师谥号“文正”,会不会引起非议呢?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死后能得到一个谥号就是“文正”;而作为传统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把这个谥号给人的。所以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大多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清朝自乾隆朝开始使用“文正”这个谥号,200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8个人。朱珪之前就有两个人得此谥号,而第一个汤斌是康熙朝名臣,文化大家,乾隆帝给他追封“文正”谥号。这样,朱珪前面也就刘统勋一人。

嘉庆帝如此重视朱珪,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人们当然要倍加关注了,通过史料可以发现,嘉庆帝对老师的这个评价还是较为公允的,朱珪“文正”这个谥号还是恰得其所的,因为朱珪的确不失为一代名臣。

第一,为官不贪财。

文官取士,能有几人不贪呢,但是朱珪不爱财,他任山西布政使时,曾向下属阳曲县令吴重光借银子。有一次,他找吴重光,手拿借条说:“我奉旨入京,需路费二百两,特立字据向你借用。”吴重光当然一口答应,但不好意思收借条,朱珪严肃地说:“你不收借条,是不是要向我行贿?”第二天吴重光即将银两送去,并将借条取走,朱珪这才收下银子。

朱珪一生节俭,却把省下来的2万两银子捐给广东官库,用来造船,当他去世之后,嘉庆帝亲临祭奠,发现朱珪卧室也只有旧棉布褥子,他们家门太狭小破旧,御轿竟抬不进去,寒酸的境况与普通百姓无异,嘉庆帝含泪概括老师“一生不言钱”。

第二,为官不好色。

在封建时代,官做的越大,老婆就会越多。但是,朱珪身为皇帝老师,官居一品,当朝宰相,一生却只有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并没有陪伴朱珪一生,史料记载,朱珪40多岁丧妻,之后再也没有续娶妻妾,直到他76岁去世,半世孑然一身,独居终老。难怪嘉庆帝评价他“半生惟独宿”。

第三,为官不辍学。

朱珪为官之后,从不放松学习,《清史稿》记载:“珪方正,为同僚所不便,按察使黄检奏劾读书废事。”就是说有人向乾隆告朱珪整天读书,不务正业。该状递到乾隆手上,这时以“书生”自居的乾隆居然非常肯定朱珪的学习精神:“朱珪不惟文好,品亦端方。”乾隆这种感觉是对的,朱珪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虽然有点书生气,但是却少了些俗气。

所以,这个不走寻常路的朱珪,对“文正”这个谥号当之无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乾隆后期名臣很多,但唯独此人死后得到“文正”谥号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