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读贤贤易色后感写500字)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论语:贤贤易色。读书人如何熬成帝王之师?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论语中的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上文讲到,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啥意思呢?就是上课时好好听讲,认真学习,把俺孔老二的知识学进脑子里去,出到社会,就要遵纪守法,做个良民,行事小心谨慎,能保证养活自己的前提下,做个有爱心的人,力所能及地邦助别人,选择和仁羲的人在一起,持之以恒地贡献社会,若幸运地身体好,活得长,精力允许的话,就学习一下如何扩大自身影响力,成为一个社会文化名人。
孔夫子逝世后,当时最有名气的学生,一个是子贡,钱多,是个首富,另一个是子夏,命长,活了107岁,在河西教书,教出一大堆名人,连魏文侯都成了他的学生,由一个文化名人活生生地熬成了帝王师,把孔子儒家的学问和影响,推到了可以左右国运的高度,可以讲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最成功的学生。
魏文侯是谁?战国七雄之首,雄霸中原上百年,相当于现在的美国总统,魏文侯利用子夏的文化影响力,硬生生地把当时的文化中心由鲁国转移到了魏国,一时间魏国才俊云集,雄起天下,无人可敌。
子夏是如何修炼成功,成为帝王之师,从而影响一国之国运的?看子夏自己怎么说的: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讲,要成为帝王师,很简单嘛,贤贤易色!何谓贤贤易色?朱子曰: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辜鸿铭解释成:尊重贤者,胜过喜欢女人的美貌。呵呵,历代都跟朱夫子,把色当成了女人的美色,不知道到了唐朝,武则天的好色又怎么解呢?女人就不能贤贤了么?
什么是贤?《内经》讲得最为清楚: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所谓的贤,就是懂得天地运行的规律,并顺应规律进行养生,以致益寿延年。甲骨文的贤,写成一个立目+又,意思是用第三只眼看世界,用天眼观世间,具备远见。
色是什么?匕卩,随自然而生的现象,主要由肉眼所见的表象,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由眼识反映的现象,谓之色。
贤是以天眼观世间,色是以肉眼看世间,天眼所见,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肉眼所见,只是事物当下的表相,以贤易色,即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知表象后面的规律,有这种本事的人,叫贤人。
贤贤易色,就是向贤人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以使自己认知天地运作的规律,从而具有远见卓识。
在千万人之中,怎么判别一个人是贤人,从而跟从他学习上进?子夏提出了三条基本判断标准:
1.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否做到了竭尽全力为父母排忧解难,妥善安排好父母的养老送终。为什么?此身,父母之所赐也,己神之所藏,竭力事父母,同于竭力修身,亦同于竭力守神,有能力照顾好父母,才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2.事君能致其身:以为自己办事的态度来为君王办事,所谓以天下为己仼也,后世译为为国君办事而奋不顾身,不应该是这样,随便牺牲自己,父母谁来养?保全自己,效力国家,方是正理。看一个人是不是贤,就看他是不是以天下为己任,把效力国家当成保全自己的事去全力以赴,正所谓有国方有家,有家方可安身立命。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共事,能否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样样有交待,让朋友们有依靠,信得过。信用不用嘴巴吹出来的,是做出来的,用结果证明的,以结果为导向,儒家交朋友,不是为了胡吃海喝,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去奋斗,完成一番事业,所以达成目的最重要,不是一般的诚信,说得出还要做得到,才叫言而有信。
子夏讲,做到了这三样,他自己谦虚,讲自己不过如此啦,但我就会把他当作贤人,有才能,有远见,胜过自己,一定好好向他学习。
子夏自己的确也是这么做的,《说苑·杂言》记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还说不如己者。”《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有子贡对子夏的评论:“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
就凭着贤贤易色,不断向强过自己的人学习,子夏活到了107岁,熬成了帝王师。子夏晚年孤独,因丧子哭到双目失明,离群而索居。
子夏实在活得太长了,太强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全能,成为帝王之师,门人个个拜将入相,邦助魏国雄霸天下逾百年,能贤过子夏的,当世有几人?所以也只能孤独终老,唉!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贤贤易色。读书人如何熬成帝王之师?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