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姑是个什么人物(曹大姑读音)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曹大姑是谁?曹大家又是谁?念了不一样的音就快进来看那个读错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曹大姑是个什么人物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曹大姑是谁?曹大家又是谁?其实这两个称呼读音都一样的,都是读曹大姑(gū),曹大家读错的请自觉点赞;曹大姑读错的,小编也不敢让你点赞了,还是找小学语文老师吧,他在找粉笔头准备扔你了。有一吃听一个历史学教授说,有个人号称历史通,和他聊隋唐历史,提到仆射[pú yè]这个官职的时候,张嘴就是[pú shè],他也只能点头,不敢点破。
话说回来,这个音读起来就是有点感觉俗气。
大家,即大姑,古代对女子的尊称。在古代,能得到“大家”称呼的女子,比状元少多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能得到社会尊重,得到“大家”称号,不仅仅要在才学、功业上有大建树,还需要在道德和品行上为人所敬仰。
东汉班昭就是这样一位才学、功业、道德、品行集于一身的“大家”。
为什么是“曹大家(姑)”,而不是班大家(姑)?因为班昭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按照古代出嫁从夫的风俗,称呼已婚女子都要冠以夫姓,“大家”是对班昭的尊称,要加前缀就必须是夫姓“曹”,因此就是“曹大家(姑)”,如果有人称呼为“班大家”,在古代,这是非常无礼的。香港至今依然有这样的风俗,女性嫁人后,名字前要冠以夫姓,称呼一般为夫姓+太。
班昭出身于儒学世家,父亲班彪在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在父辈的影响熏陶下,班昭学问广博,很有才干。
汉武帝时,司马迁写了流传千古的《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到当代汉武帝,但从太初年间以后,就没有配得上《史记》的后续之作。班彪打算填补上这一空白,集前朝历史遗事,还从旁贯穿一些异闻,写成《后传》60余篇,参照前面的历史而评论得失。
班彪在公元54年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史记》巨作。但在历朝历代,写史都是高风险的,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
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无罪开释,汉明帝更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
在没有纸用竹简和使用毛笔的时代,写作时很艰难的事,而写史更是难上之难,从22岁接过这个工作,到他61岁因窦宪案牵连死在狱中,39年时间,《汉书》未成,稿本散乱。因为在班固的写作中,班昭为其助手,因此汉和帝下诏让年近50的班昭到东观藏书阁,将《汉书》续写完成。
班昭的博学和品行让汉和帝震惊,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这时才号“大家(gū)”。汉代有名的“邓太后”即为班昭实际的学生,班昭和邓太后,亦师亦友,班昭替邓太后出过不少谋略,按现代来讲,也算是闺蜜干政了。
但班昭教的不错,邓太后是历史有名的贤后之一,因为倒落下美名,因班昭不好封赏,邓太后将她儿子曹成封为侯,曹成可算是少见的“拼母”。班昭年逾古稀而逝,享年七十多岁,邓太后身穿素服表示哀悼,并派使者监办班昭的丧事。
值得一提的是,以修史出名的班家,其实武勋也是赫赫,班超就不用说了,就是班固,也参加了“燕然勒石”这一战,任中护军,作《封燕然山铭》,刻石勒功,纪汉威德。
班超像
班彪班固班昭,父死子继,兄死妹续,半个世纪修《汉书》,留下千古美名。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之间的友爱,也让人称道,下文再说。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曹大姑是谁?曹大家又是谁?念了不一样的音就快进来看那个读错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