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现象是指什么(初一的原因有哪些)
导语:什么叫初一现象?又会有哪些“潜规则”?家长们重视起来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想必已经感受到了考试的摧残,入学考、月考、期中考,考迷糊了。但是最为着急的,应该是家长,因为大多数家长,看到分数和排名后,会不敢置信。尤其是比较好一点的学校,差距非常明显,这就是初一现象。
原因嘛,与小学有关!
现在的公办小学,不允许公布分数、排名,家长们只能私下打听,大概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小学处在什么名次,成绩稍微好一点,班级前五,年级前二十,于是家长稍微松一口气,拍着胸膛,感叹自己的作业辅导,没有白费,开家长会时,神气十足!
但是到了初中,入学考挤不进重点班,期中考排到了年级三四百名。好学校,尖子生多,这可以理解,可接连遇到挫折,家长是不是应该重视起来了?
初一,再不是小学了!
今天,就来聊一聊,初一有哪些“潜规则”,为什么会产生?
潜规则之一,时间的合理利用。
初一的学习节奏,比小学快得多,不再是语文数学加无关痛痒的综合学科,而是扎扎实实的七门学科,语数外政史地生,没有占课,只有换课。并且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体育、音乐、信息等学科的老师,身体倍儿棒,无论天气多么变化莫测,也不生病感冒了。
语文要背,英语要记,数学要理解。
还没想明白其中的关系,班主任轻飘飘的说一句,期中考了。学生顿时哀嚎遍野,然后临时抱佛脚,拿出政史地生四本书,发现无从下手:政治兴趣寥寥、历史不知道文明为何进化、地理看不懂图、生物搞不清构造。
所以期中考,学生的主科成绩还好看一点,副科成绩简直惨不忍睹。因此,在初一,要善于合理利用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做到雨露均沾。
潜规则之二,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这件事,从小学一年级说到小学六年级,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却很少很少。毕竟小学阶段的课本,非常简单,哪怕课前几分钟过滤一遍,也能在课堂中如鱼得水。同时,小学的书本很薄,老师的讲解很细致,学生可以细嚼慢咽。
初一,画风突变。
主课一周六节,副课一周两节,老师在课堂上,更多是的讲重点。
于是,预习的重要性,立马显现出来了,通过预习,明白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不会预习的学生,初一的成绩,基本上会急速下降。
潜规则之三,眼光放长远一点。
想问问家长,你们了解过多少相关政策?如果家长仅仅盯着期中考期末考,那也太不把孩子放心上了,孩子上了初一,就得关心中考、高考了。
而中考高考之间的桥梁,就是一所优质高中!
每一座城市,优质高中都会提前“签约”一批优质生源,这批学生,甚至可以不参加中考,或者说中考达到某个比较低的分数线,就能录取。他们的模式大多是“2+4”,上两年初中,读四年高中。
快人一步,捷足先登!
这种班型,人数在初二就会定下来,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打听一下怎么样才能进去。
最后再来说一说,关于补课的事情。经历过小升初的激烈角逐,想必孩子们早已身心疲惫,可是补课,宜早不宜晚。比如六年级过后的暑假,提前学习初一内容,相信上了初中,会轻松很多。与其初三花大价钱大精力一对一补课,不如初一上班课,打好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