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10则经典禅理故事,平淡中暗藏玄机,值得反复品读

10则经典禅理故事,平淡中暗藏玄机,值得反复品读,禅理故事的道理

1.床这边是什么

有一天,通禅师吩咐慧寂:“把床搬过来。”

慧寂搬了床,满头大汗。

禅师说:“搬回原处去。”慧寂又照办了。

禅师叫道:

“慧寂!”

“在!”

“床那边是什么东西?”

“枕头。”

“床这边是什么?”

慧寂仔细张望,回答道:

“什么也没有。”

禅师又叫道:

“慧寂!”

“在!”

“是什么?”

慧寂无言以对。禅师挥挥手:

“去吧!”

点题】

床也看得到,枕头也看得到,独独看不到偌大的自我!虽说这是禅家设施,具有特殊的宗教思想,可是对于实际人生,不也有深刻启示?

2.出门便是草

庆诸在道吾宗智禅师法会中领悟道法之后,时值唐代晚叶,社会混乱,他无心出世住持寺院,便隐居在长沙浏阳陶家坊,藏锥于囊,随俗避世,附近僧俗都不知道他的禅法造诣。

有一天,他正在庵舍闲坐,走进来一位行脚僧。交谈中,知道是从江西瑞州(今高安县一带)洞山来的,那里是著名禅师良价主持的法会。庆诸问:

“洞山和尚最近有什么机缘语句?”

行脚僧说:“解夏那天(夏安居结束),和尚上堂道:‘夏末秋初,各位都要外出行脚,不论东去西去,都须向万里无寸草的地方去。’过了一会儿,和尚又问:‘万里无寸草的地方该怎样去?’”

庆诸挺有兴趣地问:“有人应对吗?”

行脚僧答道:“没人敢下语,这位大和尚的机锋真难捉摸哩!”

“何不说:‘出门便是草’!”庆诸脱口而出。

真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行脚僧回山后,便将此语告诉良价禅师,良价一听,大为震惊地说:

“这是大善知识(禅宗高僧)的语句,此人应该有一千五百名门徒的呀!”

至此,隐居多年的庆诸锋芒始露,果熟香飘。后在禅林众僧以及当地官民的一再催促、请求下,住持长沙石霜山禅院,世称“石霜和尚”。

点题】

“万里无寸草”、“出门便是草”,其中“草”是禅家语言中的习惯隐喻词,喻指妄情俗念、无名烦恼。“出门便是草”一语之含义极为丰富。要而言之,谓自心是佛,自家有宝,无须向外寻求,出门一步,便陷于妄情俗念。

3.老和尚与小和尚

乡村小寺院里。

老和尚盘腿坐在蒲团上,两目微闭,一边敲击木鱼,一边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字。

木鱼敲得快,“阿弥陀佛”念得快;木鱼敲得慢,“阿弥陀佛”也念得慢。

不停地敲,不停地念。

小和尚在窗外看着,忍不住发笑。

“师傅!”小和尚叫了一声。

老和尚掉转头,看看他。小和尚不说话。老和尚低下头去,继续念诵。

“师傅!”小和尚再叫一声。

“什么事!”

小和尚仍不回答,老和尚狠狠瞪了他一眼,依然又敲又念。

“师傅!”

当小和尚第三次叫唤时,老和尚跳起来呵斥道:“小东西!着魔啦?没事儿师傅师傅地乱叫唤!”

“师傅,您成年累月唤佛都没啥,我才唤三声,您就发火啦!”

【点题】

自心是佛,无须外求。

老和尚不明自心,忘却自我,越是念佛,离佛越远。

4.别再折腾

良遂去麻谷山参谒宝彻禅师。

禅师看见他来了,就离开法堂,拿了把锄头去菜园锄草。良遂紧跟进菜园,刚要行礼,禅师却丟下锄头,快步走回方丈,把门“砰”地一下关上了。

第二天,良遂又去方丈,禅师又关紧了门,良遂只得上前敲门。

禅师在门内大声问:

“谁?”

“良遂!”

名字刚说出口,良遂便恍然省悟。

他对门内的禅师说:“和尚!别再折腾良遂啦。今天若不来参见和尚,差点儿被经论书本误了我一生!”

宝彻禅师听了,这才连忙开门,与他相见。

【点题】

从法堂引到菜园,又从菜园引到方丈,加上连续两次闭门羹,禅师让良遂受够追逐他人,忘却自我的折磨。在这样的时刻,称呼自己的名字,才会感觉亲切,得到警策,也才能收回向外寻求的目光,反观自我,回归心源。

5.原来大王还没到

这天,河北真定军营的王大帅带领一队随从,来赵州和尚的观音院。侍者远远望见路上尘土飞扬,又听到马蹄得得声,知道是王大帅又来了,连忙奔进方丈,向和尚大声说:

“大王来啦!”

“大王万福!”赵州连忙大声地请安。

侍者禁不住笑出声来:“大王还没进山门呢,和尚就请安?”

赵州端详着侍者,也笑了:“原来大王还没到!”

【点题】

禅人应悟自心是佛,自我是王。

王大帅来禅院正是一大机缘,灵利者应该当下契入,领悟自身便是“大王”。可笑侍者俗念沉重,面临机锋失之交臂。赵州虽然高明,但见侍者愚钝不悟,也只得无奈一笑

6.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僧徒问崇慧禅师:“菩提达摩没来之前,中国有禅法吗?”

禅师回答:“他没来之前的事且搁在一边,你如今的事怎样啦?”

僧徒不知该如何对答,只得说:“我不领会,请老师明确指点。”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禅师说。僧徒更加茫然不解,只好恳求禅师说得明白些。

“自己分上的事,和他达摩来与没来有什么关系?给你说个比方,他达摩来此土,就像个占卦算命先生,你求他卜卦,吉祥也罢,凶难也罢,算来算去,命还是你自己的,一切都得自己留神。”

【点题】

长空万古永恒,风月朝朝变化。各人根性不同,其他情况也有差异,应该重视自我,着眼目前。祛除种种执著,心地自然清净。

7.骑牛回家

令滔在怀澄禅师的法会中参禅多年,算得上是“久参”了,然而总是未能悟入。

有一天上堂时,怀澄禅师唤他走出僧众队列,问道:

“祖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你怎样领会的呢?”

“学生还没领会哩!”

令滔老老实实地回答,当着许多新来参禅的僧人,不免有点惭愧。

禅师话头一转:

“你出家之前干什么?”

“牧牛。”

“怎样牧牛?”

这还不简单!令滔心里想着,随口就回答道:

“早上骑牛出去,晚上骑牛回家。”

禅师抬高嗓门:

“既然如此,刚才为什么说‘还没领会哩’!”

令滔大吃一惊,顿时觉得心头灵光闪耀。就这样,他彻底省悟了。

【点题】

骑牛回家——回归心源。

识见自心,立地成佛。

8.上树前后

上堂钟声响过之后,数百僧人齐刷刷、黑压压地站立着,法堂内悄然无声。智闲禅师身穿袈裟,稳步登上法座,开始说法:

“诸位兄弟都来参禅,且问禅究竟是什么?”

智闲睿智、深沉的目光扫视法堂,僧众个个瞪大眼睛,竖耳聆听。禅师继续说:

“若论此事,就好比一个人在山顶树上,用嘴巴咬着枝条,手没拉处,脚也悬空,身下是险崖深谷。此时有人来问:‘什么是禅?’如果不回答他,辜负一片好意。如果回答他,又将丧身失命。诸位,正当这个时候,应该如何才好?快说!快说!”

禅师说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

僧众们可都紧张地绷着脸,不知该如何应对。

只见招上座不慌不忙地走出队列,向禅师行礼之后,平静地问:

“树上的事暂且不论,上树之前的事请和尚说一说。”

禅师一听,哈哈大笑。

【点题】

智闲导演的怪诞惊险的一幕戏,意在逼迫僧徒进入执著外物、拘泥逻辑推理的死胡同。在此困顿险绝之际,才有可能幡然回首,灵光返照,认识本来面目。

禅师最后的哈哈大笑,正是对招上座拋弃一切执著、努力回归本源的认可。

9.座 位

金州(今陕西安康县一带)的操禅师,请米禅师来本寺赴斋,事先没安排座位。米禅师准时来寺,与操禅师行过见面礼后,操禅师走下法座,米禅师便坐了上去,于是主人席地而坐。用斋完毕,客人告辞而去。此时侍者问操禅师:

“和尚您平日受大众敬仰,今日却连座位也被人夺去啦!”

禅师笑了一笑说:“三天之内,他如果上门,就是明白人。”

第三天,米禅师果然又来了,并且懊丧地说:“前天上当啦!”

【点题】

主有主位,客有客位,推而广之,在此社会中,每个人均有自己的位置。

应该安心于适合自己的位置,坐他人的位置是一种错误,因为忘却了自我。

10.天下大禅佛

景通初次参谒仰山慧寂禅师时,禅师闭目而坐,旁若无人。景通见此情形,索性也往蒲团上一坐,跷起右腿,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口中还念念有词:

“是这样的!是这样的!西天二十八祖也是这样!中华六祖也是这样!和尚你也是这样!景通我也是这样!”(西天二十八祖、中华六祖均系禅宗祖师)

仰山睁开眼,瞧见他这副模样,手执藤条,过来抽了他四藤条,问:

“名叫什么?”

“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景通大声回答。

点题】

接受了禅的熏陶影响,心灵是多么自在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