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中考总复习之作文指导 :立意——确定写作主题

中考总复习之作文指导 :立意——确定写作主题,立意就是确定公文的主旨,也就是主题

中考总复习之作文指导 :立意——确定写作主题

作者:野芳佳木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就是确定文章的写作意向。立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在中考阅卷过程中,立意是决定文章分数高低的关键,是继平均价格之后影响分数的又一条重要的生命线。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就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就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主题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作用。

(一)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一类卷中心突出。在阅卷现场上,阅卷任务繁重,老师们都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所以,当老师快速浏览完作文后,第一感觉就是该文章的主题如何。如果没有主题,或主题错误。那会对作文的得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们首先要清楚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

1.立意的最基本要求是正确

所有的作文题目都蕴含着特定的命题意图,要么暗含着一个做人的道理,要么蕴含着

积极的情感倾向,要么为我们指明远大的立志方向。顺着题意的方向进行立意,或抒情,或言志、或析理,这就是常用的“顺向立意法”。顺向立意的最大好处是不易偏题.很容易做到符合题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一位智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他们的话都道出了反省对于成长的意义。请你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是个话题作文,分析材料可知其中的道理:人要不断反省自己。因为材料中一个是孔子的高徒,另一个是智者,连他们都时刻反省自己。何况我们呢?本题的命题意图就是让同学们围绕“时刻反省自己”来立意作文。

2.立意的较高要求是深刻、新颖

立意深刻、新颖就是指确立的主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意义。这种规律和意义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比如吉林卷中考作文“妈妈的手”,很明显,这个命题的意图就是让我们选择一个角度.通过对妈妈双手的描述来抒发对妈妈的崇敬之情。虽然写妈妈的文章很常见。但是我们对妈妈的爱的体验不尽相同。把对妈妈的那种真挚的情感,通过对“手”的描述展示出来,同样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二)立意的思维突破:

因为大多数同学作文水平相当。分数不易拉开距离,如果想在考场上超越其他同学而得到较高分数,那就需要在立意时突破常规思维,超出一般。

一般情况下,思维突破分为“横向”突破、“纵向”突破和“逆向”突破。

1、“横向”突破

“横向”突破指广度上的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对作文进行多角度立意。先看一个例子。看图作文:

图中最明了的一条信息就是:树肯定没活。而树没有成活的原因,就会成为这则材料的重心,成为大家立意的重要依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种树的人,这个人总是种不活树,可能他种树的方法或季节不当,或是种完树护理不当导致树苗死亡,于是就有了“做事要遵循原则”“不要违背客观规律”这类的立意。再换个角度分析,从种树的地方出发进行思考,土壤可能是树不能成活的原因.于是就有了“换个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等立意。考生如果单从这几个角度进行立意.没人会说错。但是,你的思维已经和别人“撞车”了。

其实,仔细观察,图画中还有一个重要东西——树苗。当然大多数人都会忽略这个要素,因为这需要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从树苗出发思考问题。就可以避开“拥挤”的小路,从而做到另辟蹊径。例如,“换一种树试试”,进而思考如何用人的问题。立意成功的原因正是实现了广度的突破,也就是“横向”突破。

2、“纵向”突破

如果说思维的拓展能在“横”的方面实现突破的话,那么思维的深入挖掘则可帮我们在立意上实现“纵”的突破。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一类文”有这样一个要求——深刻。深刻就是有现实意义.观点有启发性,见解独到、新颖。比如.文题“合作”。看到这个文题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合作有什么好处”“缺乏合作精神结果会怎样”等诸多问题。于是,有些学生气十足的同学就开始选择这样的.材料:写与同学合作解算术题,或写与同学发生矛盾,最终又和好,从而阐释“人与人应该紧密合作”的道理。稍“大气”点的同学写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合作的道理.进而结合现实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来阐述“合作”的道理。当然,这样写本也无可厚非.但人云亦云,没有实现深度超越。如果再仔细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合作”的最本质的表现是和谐.所有和谐的事物或关系都是亲密合作的体现。亲情是最无瑕、最纯洁、最密切的合作.友谊是最真挚、最火热、最快乐的合作……这样来立意.能表现独到见解。实现纵向的突破。

3、“逆向”突破

除横向和纵向外,逆向的思维也会实现突破。逆向思维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常用的“反弹琵琶立意法”。如文题“快乐”,如果我们顺向思维.就会写生活中获得的各种快乐。这样写当然是可以的,但内容会比较空泛,不易出彩。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想想除了生活中的小快乐外。还有什么别人想不到呢?其实,苦中也有乐趣,以苦为乐,对中学生来说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当然.逆向立意有其局限性,并非所有的文题都能逆向思维。我们提倡立意的新颖,而新颖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

(三)立意常见失误分析

立意时.经常会出现两种失误:

一是所写文章无中心.或多中心.洋洋洒洒一大篇,字数不少,但不知所云;二是所写文章的中心与文题的核心不吻合,也就是偏离题意。这两个问题都比较令人头痛,几乎每次考试都有人在此栽跟头。

首先,无中心或多中心这个问题,可能与作文题型有关。比如有些材料作文信息量比较大。内容比较繁杂,有的同学在立意时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写哪一点,或者又觉得哪个角度都该写。生怕丢了材料中的信息而跑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写出一篇面面俱到的文章,并自认为最大限度地照顾了材料内容,殊不知,这样却犯了写作之大忌——多中心。多中心其实就是无中心.读者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想干什么、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古人云:“立意要纯一而贯摄。”又云:“文主于意,而意多乱文。”这些写作理论说的就是主题要集中和单纯.0文章的主题集中凝成最精要的一点。让所有的光都聚集在这一点上,或者从这一点放射出去,那么,文章就会符合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的“中心突出”的要求。

其次,立意不能和文题中心吻合这个问题.可能与我们的审题有关。文题往往含有写作指向。这在前文已经提到。所以立意出现偏差的同学可能在理解文题的方法上存在问题,也就是审题方面的问题。只有提高审题意识,才会避免题意偏离。

【目标测评】

看下面的材料:

①体育运动员不断冲刺极限,“更高、更快、更强”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不断突破的精神。 ②拉一个弹簧,如果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极限,弹簧就会失去弹性。 ③在某些领域,我们需要不断突破极限,在另外的领域,又需要量人为出,留有余地。

请以“极限”为话题写一篇65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格言有三个要素,仔细分析这三个要素.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个“更”字。抓住了这种精神,我们角度入笔:

①写潜能与极限的关系。 ②写一种体验极限的感受。

③极限是绝对存在的,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能给自己无限加压,不然,会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

④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地达到极限.所以我们要节约资源迟到达极限的时间.以使人类绢们的文明得以发展。

⑤极限可以说是一种客双盲目地向极限挑战.是无视客瓤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