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留香》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留香》,留香中考作文700字范文

【真题再现】

香,有花草之香、书墨之香、品德之香……留住香气,留下香气,濡染自我,感染他人,有益社会。

请以“留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 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 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文题解读】

这则命题,延续了近几年扬州中考作文全命题的特点。从试题结构上看,由导语和题目两部分组成。导语抓住“香”和“留”做文章,先用排比句由实到虚,一一列举“香”的类型,以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寻找到适合的写作题材;再用排比句诠释“留”的效用,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一层层宕开,启发考生提炼富于正能量的立意。

从导语看,命题者生怕考生因为紧张而审题有所偏差,谆谆提醒。题目则简洁明了,以一个两字式动宾短语呈现,没有干扰信息。从语言特点上看,整则命题以两个流畅的排比句贯穿,关键词“香”字出现六七次,虽寥寥数十字,但读来英华斐然,齿颊留香,与扬州城传统文化深厚的儒雅之气倒是很契合。从命题立意上看,前几年的命题“在乎”“呵护”“忍不住”“苦趣”等意在唤醒考生美好的情感体验,而这则命题似乎更近一步,要求考生以自身的点滴行动“感染他人,有益社会”,为让他人、社会、城市、民族更好,每个少年都有传递、传承的义务,有“起而行”的责任。这则命题不为难考生,没有设置多少审题障碍,每位考生都能很快从自身的内外生活里激发出写作动机,寻找到写作题材,但也不等于随便怎么写都在题目的划圈之内。

要写好本题,先要理解“香”,香是一种好闻的气味,你所写可实可虚,但必须让人能感受到“好闻”。另外,行文中,特别是结尾部分,要充分描述“留”的行为、意义。这两点,任意一点把扣不准,都很难称之切题。总的来说,本次中考作文要求考生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更是考量考生的内心体验、生命感悟等,启发我们的学生平时就应该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佳作赏读】

留 香

站在农村的小楼上,几缕炊烟从烟囱溢出。挽一缕炊烟,闻着它独特的香味,醉于其中。

一缕缕带着烟火气息的炊烟,勾起了些许对老家灶锅的回忆。

老家的灶锅是用老式的泥土、砖石砌成的,锅里蒸煮炒炖,灶膛里添柴烧火。年代已久,锅边的瓷砖爬满褐黄色的裂纹。白色的墙壁也被火舌舔成了黑色。

家中掌勺的多是奶奶,厨房成了她的工作场,锅灶就是她的生产线,五彩缤纷的菜肴魔术般从她手中华丽变身。若要爆炒某一样菜用到辣椒,那便是厨房里最欢腾的景象。待到锅里的油烧开,辣椒洗净,切丝,一股脑儿倒进热辣辣的油锅。随着“刺啦”一声冒起的白烟,辣椒的辛辣之气也随之四处逃窜,大有猛虎下山之势,直冲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呛得奶奶不停地咳嗽。这咳嗽声和那浓烈的辣气形成一股难忘的香味,常驻于我的味蕾之中。

那口大灶锅,还承载着许多动人的味道。只有在这口大锅里煮饭,才能吃到香脆的锅巴;只有在这口大锅里煮粥,才能喝到甜甜的米粥;只有把红薯放进灶膛里去烤,才能吃到包裹着浓浓烟火味的烤红薯……这些美食在别处是吃不到的,这是农村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后来搬离老家,远离村庄,吃到这些美味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它们逐渐成为我舌尖上的渴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煤气、电磁炉的普及和使用,充满烟火气息的锅灶被人们渐渐遗忘。抽油烟机也让烟囱退出了生活的舞台,使原本稀少的炊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有时想起炊烟,想嗅一嗅那秸秆在灶膛燃烧的味道,便会回到老家。暮色四合,倦鸟回巢,站在小楼上,俯瞰小村庄,欣赏着那仅有的几缕炊烟。当微风轻起,我会狠狠嗅上一嗅,让这故乡特有的味道缓缓融入我的身体。整个人浸泡在这炊烟中,留住清香,忘却一切。

锅是烟囱的根,烟囱是炊烟的家,炊烟是乡村的魂。挽一缕炊烟,沉沦于其香。

【权威点评】

文章通过细腻真挚的语言流露出对故乡烟火气的爱恋,将悠悠的乡土情结与题目“留香”相融合,营造出柔和舒缓的意境,读起来舒适轻松,恬淡清新,如一股涓涓暖流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农村的锅灶、炊烟、红薯、辣椒……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事物,处处留香。文笔清新优美,画面感很强。小作者可以说是写作的高手,构思独特,立意深远,写出对现代生活中传统气息渐渐消失的忧思和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