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经典时评佳作点评:倾听善的回响

经典时评佳作点评:倾听善的回响,善于倾听

孝感物资驰援绥芬河:倾听善的回响

文/李思辉 赏析/海城

真正的善良,不求回报,却往往有其回响。

最近,湖北孝感下辖的应城市发出的一批防疫物资引发关注。据应城市融媒体中心报道,日前应城市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沟通了捐赠意向,于4月12日组织防护服2020件、N95口罩3000个,共计62箱物资发往绥芬河。不久前,黑龙江省对口支援过湖北孝感。

(叙事,交代缘由。)

湖北疫情严峻之时,黑龙江省先后派出550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孝感,与当地医护工作者并肩作战,成功救治了1000多名患者。那份不畏艰险、千里驰援、舍生忘死、拯救危难的恩情,当地百姓记在心间,爱和感恩的种子在当地人心中深深扎下根。而今,湖北应城百姓也积极向黑龙江绥芬河市捐赠防疫物资“聊表寸心”。一来一往之间,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互动,听到了“善的回响”。

(细说黑龙江支援过孝感,引出中心论点,即题目。如果是高考作文的话,这两段应压缩一下,叙事文字有点多,文章不能太长,800字左右即可。)

真正的善良,不求回报,却往往有其回响。君不见,在武汉疫情严峻之时,500多公里外的宜昌五峰县长乐坪镇,农民们肩挑背扛,凑了85吨白菜、土豆、熏肉送到武汉,打包袋上还写着一句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自2012年起,武汉市武昌区开始对口帮扶长乐坪镇脱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武汉遭遇疫情,生活并不宽裕、交通更是不便的山民竟“捐赠出这么多东西”。几乎与此同时,6辆满载新鲜蔬菜的卡车从汶川县龙竹村火速赶往武汉。汶川地震时,100多名汶川人被送到武汉接受免费治疗,这一回他们要来“报恩”。一面是施恩不图报,一面是滴水之恩铭记在心,这种朴素的情感互动,何其感人!

(由此及彼,讲了两个类似的事实,非常有说服力。结尾句揭示原因。)

人世间最美的风景,可能不是春花秋月的浪漫,而是于危难中朝着彼此点头致意的那一颗颗温润的心。心与心之间点头致意的过程,看似朴实无华、波澜不惊,实则最是炙热纯真、穿透人心。“知恩图报,善莫大焉。”中国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施恩、报恩。《白蛇传》是白蛇报恩许仙的故事,《柳毅传》是龙女报恩柳毅的故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贾宝玉,也是以今生眼泪报前世雨露浇灌之恩……这许许多多故事都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做人不忘本,知恩要报恩。

(从历史的角度,举经典名著的例子,证明中国人知恩图报的价值理念。前边三段都是讲“故事”,讲道理,这段是分析为什么中国人知恩图报。有优良传统。)

这让我想起各省市援鄂医疗队离开湖北时,那万人空巷、夹道欢送的场景,那些患者及家属为医护人员送行的赤诚,感天动地,让人不禁热泪盈盈;这让我想起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那名叫佘莎的护士,她多次申请才终于获准加入支援武汉的队伍。领导问她为何坚决要去,她说:“我年轻、我单身,而且我是汶川人。”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上小学五年级。

(“这让我想起……”拓展开来,还是讲知恩图报,是从现实的角度,不过不是此时此地而是彼时彼地,拓展了时空,使得中国人知恩图报的价值观得到充分证明。历史与现实呼应、印证。好的传统得到了发扬光大。)

疫情中许许多多爱的互动,让我们更加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爱与善良总会在危难中闪现动人光辉,又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得到反馈,继而再次埋下爱的伏笔,这个循环传递的过程,给人世间种下的是源源不断的善根,激荡的是生生不息的“回响”。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