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2020高考作文模拟题范文:砥节砺行,扬青春之光

2020高考作文模拟题范文:砥节砺行,扬青春之光,砥砺什么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

材料二:宁儿:我的好儿子,你最近学习可好?爸爸,我在前线为你担忧着,你要记住邹家的祖训——勤奋读书,学有成就,做事要立志向上,竞争优胜。爸爸我是一个军人,战场就在眼前,如果我不幸以身殉战,那是我作为军人的神圣天职。宁儿,我的好儿子,你要记住爸爸的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儿,作为中华的热血男儿,一定要担当起报效国家的大任。牵挂着你的爷爷、奶奶和全家人,盼望着早日与你们团聚在一起。(抗日战争烈士邹绍孟写于1938年3月11日的烽火家书)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读后感,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用于本校校刊“青春•修身”专栏投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砥节砺行,扬青春之光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曾晴怡

回溯古代,仁爱孝悌信是每位儒生对家国和谐的铿锵许诺,是践行“为万世开太平”使命的身体力行。而“学文”不仅是“求文悟理”涵养心性,更是实现抱负的铺路石。诸此合一,方可使自身微茫聚合华夏昌盛的熠熠晖耀。

而当民族饱受战火的淫威,民族主义的旗帜高扬,殉战为国并非修身的休止,但其中“身趋国难复何求”的胆识实为修身之所崇敬与砥砺。

然而,修身的内蕴中总有在时代变迁移易的变量。和平年代殉战之勇的立足点何在?传统孝悌仁爱是否过于迂腐?在价值观大熔炉的多元迸发,良莠不齐的修身理念挑战着甄选的能力,新兴厌世,得过且过的逆流乘着消费主义、泛娱乐化的骤雨袭来,追随者如过江之鲫,面对修身观危机与腾转交汇的时代,如何重塑修身正道,是每个个体不可回避的叩问。

基于中华民族修身的精神坐标,我们是否察觉体悟祖先们深厚的馈赠。《菜根谭》有言:“天薄我福,吾厚吾德迎之。天厄我运,吾修吾行通之。”这样勇于战胜厄运,自强不息的人生魄力,方是新时代亟需承袭的披荆斩棘之良刀,作为新时代之青年,学业竞争,未来求职的竞争,走向世界,创新创业之险阻,畏缩佛系者怎可迎战,唯勤于修身,德智双全者可夺之。

修身亦非个人的独修,更是社会性的事业。正如对中华优秀传统的承袭方熔铸华夏历久弥新的不息爝火,对民族精神的坚守方赢得中华独立鏖战之胜利。唯每个个体束身守规,高铁座霸,花海被毁的等失范才会无处遁形,唯有每个个体砥砺节行,中国的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才可蒸蒸日上。

让我们承袭中华优良传统,砥节砺行,扬青春之光。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臻于修身,为德智之花并蒂盛开而不懈努力;为国家复兴凝聚“红日初升”的光芒;为中华巨龙冲关夺隘披荆斩棘。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张金老师:本文主题鲜明,围绕题目“青春与修身”要求进行论述,重在阐明个人修身与民族发展的关系,古今对比,深入分析,结合当下语境阐述修身的新内涵,发出对新时代下个体如何重塑修身正道的叩问,并突出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修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论证“砥节砺行,扬青春之光”的观点,行文流畅,有一定的周密性。作为读后感,本文把握了“读”与“感”的分寸感,文体特征鲜明,语言鲜活有张力,同时具有读者意识,写作时能够贴近高中生这一对象群体,并根据材料,阐释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文章在结合材料的深度,以及对于“修身”的思辨分析这两方面处理得还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