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模拟佳题及范文:听见你的声音
中考作文模拟佳题及范文:听见你的声音,听见你的声音满分作文
转自苏老师微课
作文练习:
“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成长路上,总有一些声音打动着你。那是妈妈的唠叨,是爸爸的提醒,是奶奶的叮咛;是师长的教诲,是校园的钟声;是美妙的音乐,是窗外的风雨、新岁的爆竹、梦中的短笛……
请以“听见你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听见你的声音
杨玉琪(初二)
听,“滴答答”,连贯又带有些许节奏的小水珠从屋檐落下,那是水滴的声音;听,“沙啦啦”,海浪翻滚撞击暗礁,那是大海的声音。水的声音复杂多样,而最常见的要数雨的声音了。听见雨的声音,让我心情更加美好。
今年的北京,雨下得格外的大、次数也格外的多。一天,正皱着眉头对着数学题冥思苦想的我,忽然听到外面一阵“轰隆隆”,巨大的雷声和大雨扰乱了我的思绪,烦躁的感觉一下涌上心头,放下了笔,起身来到窗前。雨下得很大,已经穿过了窗户,打到了放花花草草的台子上。关上窗户,擦拭花架的过程中,我听到了雨的声音。
大雨倾盆,似水柱般倾泻而下,噼噼啪啪地撞在了地面上,形成了几片水洼。雨水似乎并不甘心,拼命地落着,宣泄着,激起朵朵水花。雨水尽情地跳着、舞着,在雷声的伴奏下享受着自己的舞蹈。此时的雨声,像一只交响乐,所有乐器共同演奏,大提琴、架子鼓、大号,共同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此时的雨声,像古老的钟声,发出低沉而又厚重的长音。雨声中,好像富含着一股生命力,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不知为何,心头的乌云好像化成雨落了下去,带走了我的烦躁。听见你的声音,我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也更加舒畅。
慢慢的,雨小了,雨声也更加轻柔了。淅淅沥沥,叮叮咚咚。落到了积水上,再轻松地跳起来;落到了树叶上,再顺着叶脉滑下来。像清晨小鸟的叫声,清脆而又干净;像几组连续的跳音,有节奏而又有韵律。像舞蹈家,跟着圆舞曲轻快的节奏准确地踩点;像读书人,轻轻地翻着珍藏许久爱不释手的书。听着依旧轻快的雨声,心中好似多了一缕春风,多了一丝快意,多了一片晴朗的天,多了一个久违的太阳。听见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更加快活。
雨停了,我回到书桌前。拿起笔,再次翻看刚刚的数学题。“连接这两个点,再作一个垂线……”辅助线的连法竟然想出来了!我惊叹于刚刚的雨,是它用那神奇的魔法棒挥去了我乱如麻的思路,重新想出了解题方法。
雨声至今还留在我心中,那种时而明亮、时而低沉,时而短小、时而悠远绵长的声音便是你的声音。听见你的声音,烦恼自动消散了,心情更加愉悦了,生活也更加美好。
听见你的声音
曹欣岳(初二)
一路走来的日子中,我们听到了无数繁杂纷多的声音:家人的暖心叮咛,朋友的欢声笑语,音乐的悦耳空灵——有些声音也许早已消散在脑海;而有些声音,却让人无法忘怀,时时萦绕在脑海中。
初一刚开学,我们便迎来了我们的地理老师——张铁锁老师。张老师个子不高,却生得十分壮实,走起路来脚下生风,再加上老师一口浓厚纯正的东北口音,声音听起来喜庆又亲切,于是在我们年级中,渐渐地大家都称他为“锁哥”。
平日里上课时,锁哥的嗓门很大,即使是待在自已的班级中,也总能听见锁哥在其它教室浑厚又极有辨识度的声音:“来啊——我们今天开始学XXX了!都把书拿出来!”锁哥这洪亮的课前开场白,渐渐成了地理课上最经典的声音。
每次考完试发成绩时,锁哥的声音就更加让人难忘了。尤其是我们班的成绩不理想时,锁哥总会踩着上课铃进班,抱着电脑和一大摞试卷,皱着眉头,雄赳赳地走上讲台,将卷子和电脑重重地往桌子上一墩,双手撑着讲台,眼中带着恨铁不成钢的神情,目不转睛盯住我们足有十秒,然后就用他那更加雄壮的声音开始了“史诗般“的授课:“同学们啊,你们看这卷子里其实有很多道题都是看图题,看图题就是送分题啊!下面我们从第一题开始……错了的同学一定要仔细分析!……”每当这时候,锁哥的声音就更加洪亮,发音吐字也格外清晰,生怕我们听不见哪个字一样。终于,锁哥讲完了整套卷子,反复确认大家都没有问题时,眉头松了下来,最后总会以一种带着谑笑的声音,用他的“金句”来结尾:“只要眼不瞎,地理顶呱呱!大家下次一定要仔细再仔细地看图,可别再当小盲人了!”渐渐地,锁哥洪亮带笑的声音与幽默的话语,成了我们考试后重整旗鼓最让人难忘的声音。锁哥的声音,让我们正视问题和不足。
别看锁哥在考完试后经常对我们的考试水平一通吐槽,但每当我们询问问题时,却无比耐心,洪亮的声音也轻柔了许多。每当我们对题目不甚理解时,锁哥会用温和醇厚的声音为我们答疑解惑;每当我们对地理学习方法迷惑不解时,锁哥会用认真和蔼的声音为我们理清方向;每当我们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时,锁哥会用坚定有力的声音鼓励我们继续努力……每一次,锁哥为我们指点迷津时温厚的声音和条理清晰的指点,都成为我们地理学习道路上最好的帮助。锁哥的声音,让我们坚定目标和方向。
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初中的地理学习马上就要告一段落。也许几周前的地理试卷讲评是我与锁哥最后一次在课堂上见面,但锁哥的声音却在我的初中学习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声音,让我欢喜、让我进步、让我永远难忘。
听见你的声音
董婧仪(初二)
你是我最熟悉,且百听不厌的一首曲子,名叫《愉快的旅行》。每当听到你的声音,便会想起去年那场使我记忆犹新的演出。
记得去年寒假,我跟随学校的乐团前往英国演出。上台前,不知为何,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充满信心带领乐团夺冠的我,竟然如此紧张,或许是因为这次展示的曲目有一段我的solo,也或许是因为面对台下上千名海内外观众心里有些慌。“下面,有请来自北京市海淀区XX小学的金帆管乐团为我们带来的曲目,《愉快的旅行》!”哎,这么快就轮到我们了?事到如今也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随着指挥手中的棒子挥起,音乐瞬间飘到了大厅中的每个角落,时而欢快,时而低调;时而躁动,时而沉默。
听见你的声音,我收获了勇敢与争取。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吹到了C段,这可是整首乐曲中难度最大的一段。我突然想起就是因为那段的华彩,险些就被赶出排练厅。一个月前,在进行“魔鬼训练”时,总指挥抽查我们声部的那段华彩,作为首席,我当然是要当“领头羊”的,所以第一个抽查对象非我不可。指挥突然点到了我的名字,由于惊吓过度,我把原本的吐音吹成了连音,把长音吹成了颤音,“你,你吹什么呢?给我出去!连个首席的范儿都没有。”脾气一向差劲的总指挥此刻更是气得一蹦三尺高。“指挥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呗?”随意的语气再次惹怒了指挥,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我。终于,在我的苦苦哀求下,指挥又给了我一次机会。
听见你的声音,我重拾信心。“呜——呜——”,火车“鸣笛”了。这么熟悉的信号,好像在提醒我:一会就有你的solo了,做好准备!我浑身都开始颤抖,心里像有一只巨鼓似的咚咚直跳,越跳越快,越跳越快,就像节奏越来越快的鼓点,时而大声,时而节奏不一。指挥好像看出了我的紧张,冲我微微一笑,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前一天晚上的熬夜加训……那晚排练结束后,指导老师将各声部首席都留了下来,并特地对我进行指导,“上台后,不要那么紧张,特别时你的那段solo,愈紧张愈吹不好,不要忘了咱们近一个月来辛苦的排练是为了什么。”说完,又放了一遍排练期间为我们录的《愉快的旅行》,冲我微微一笑,就回房休息了。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原来,由于在台下时没有任何压力,我才会发挥出最佳水平。呼,我迫使自己放松下来,难道近期的排练就要功亏一篑了吗?难道我要让那些竞争对手看我的笑话吗?不,不会的,我日日夜夜反反复复练习那段solo的画面顿时浮现在眼前,告诉我不能放弃。我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状态,重拾往日的信心,迎接着solo的到来,果不其然,指挥呲牙冲我乐了一下,偷偷地将手摆成了剪刀型,这个手型,我们都明白,我成功了!
电视上播放着当年在英国表演时演奏的《愉快的旅行》,自负,在你的面前化为乌有。每当听到你的声音,眼前便是一片光明。
是你的声音,让我变得勇敢,不再退缩;是你的声音,让我重拾信心,勇往直前,是你的声音,给了我拼搏的力量,让我走向未来!
听见你的声音
邓开元(初一)
小时候,我报名了梁爷爷的汉字字源课。你的声音为幼小的我缓缓推开了一扇文化之门,让我走进了华夏文明的根基——汉字。
第一次看见你,我觉得你像古时的一名斯文书生。头发斑白,戴一副银边眼镜,嘴角微扬,穿一件高领格子衫。讲课时,你用既亲切又庄重的声音讲道:“‘采’的甲骨文,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一个木,表示用手采摘树上的果子……”我被你的语言所吸引,“死”的文字仿佛活了起来,在黑板上顽皮地跳跃。随着你抑扬顿挫的声音,我仿佛看见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旦”是旭日初升沧沧凉凉;“学”是持鞭教诲孜孜不倦;“比”是二人并肩行;“孕”是一母抱一子……听见你讲课的声音,我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画卷。
你讲完课,转身在黑板上写了“花好月圆”四个甲骨文,让我们把抄写在纸上。我兴奋极了,连忙拿起笔迫不及待地写起来。但我毕竟太小,力气不够,写出的字歪歪扭扭,活像鬼画符。看着身边的师哥师姐都写的方方正正,我十分着急。正当我红着眼,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盯着我的鬼画符时,你亲切地走过来,轻拍我的肩膀,用鼓励的目光看着我,肯定地说道:“你写的已经很棒了,别着急,多练几次一定会更好的。”听见你鼓励的声音,我感到了温柔和煦的阳光。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要结课了。你在前一节课告诉我们,结课时可以挑一个字讲一讲。我当即报了名,一回到家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了讲稿。
到了讲课阶段,我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出“声”的甲骨文,接着用稚嫩的声音讲到:“‘声’的甲骨文,右上方是一个绳结,下面挂着一块石磬,右边是一个人和一只耳朵......我讲完后,你向我点点头,说道:“讲的真好呀,看出认真准备了。”听见你赞许的声音,我闻到了芬芳馥郁的花香。
你是现实生活中文质彬彬的“书生”梁老师,亦是汉字长河里所向披靡的“将军”讲解员。你的声音严肃认真,析汉字精准透彻;你的声音亲切平和,待同学温柔关心。你的声音,我终生难以忘怀。
听见你的声音
刘雨鑫(初一)
在我们成长路上,总会有一种声音会打动我们。或许是母亲的一声叮咛,或许是老师的一声批评,再或许是同学的一声“没关系”......而在东北老家,三岁时妈妈的声音总在我耳边回绕。
在东北,秋天总是伴着金黄的麦浪与丰收的喜悦走来。但,当农作物被收割得几乎没有时;当稻草被烈日晒得渐枯黄时;当苍白憔悴的叶儿,便也随着风儿一起,在空中打着旋儿悠悠落下时,满怀秋意的风便迎面拂来,吹动了地上那些落叶,惊吓地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我在邻近家旁的小路上发现了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此时的它已没有了耀眼的新衣,光秃秃的树干在风中孤独地伸展着。第二天,我又来到它的身旁,用手拔开那一地金黄的落叶,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地方,用铲子细心地挖了一个洞,小心翼翼地将一颗种子埋下。身后跟来的母亲在旁边看着我做完这一切,眼里满是温柔的目光。之后,她伸出因天天干家务活儿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对我低声说道:“傻孩子,反季的种子是种不出来的的。“我没说话,低头望着那被埋平的种子所在地。过了一会儿,母亲缓缓低下身子,接起树旁的一把落叶,轻轻地盖在踏平的土地上。恍惚中我似乎听见妈妈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冬去春来,虽说现在已是初春,但严冬遗留下的痕迹还未褪去。半融的积雪挂在树梢上,停留在屋顶瓦砾间,将消未消。但此时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光景吗?我早已忘却那颗深秋时节埋下的种子,但妈妈好像记得。
渐渐地,柳条开始慢慢舒展身躯时,抖落了一身的雪白,正萌发着点点绿意。与此同时,我发现母亲最近出门的次数似乎日渐增多。每次她回来时,脸上都隐约闪烁着喜悦。
直到积雪全部消融的那一天,妈妈回来时面带笑容地对我说:“你种下的那颗种子发芽了,要不要去看看?”我愣住了。母亲拉着我的手,飞快的跑到了那棵梧桐树下。那棵依旧光秃秃的梧桐树下,此时多了一抹夺目的嫩绿。我再一次愣住了,望着那一抹不断生长的绿色。
妈妈永远不知道,那颗种子,是我从煮熟的玉米上掰下来的。母爱本来是没有声音的,但在那株绿色的植物上,我听到了母爱的声音。
听见你的声音
王希玥(初一)
嘈杂的现代音乐声,无休止的汽车鸣笛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的听觉早已被浮华所覆盖。那么,为何不走出浮华,入住你的精神栖息地,聆听音乐的声音呢?
我坐在书桌旁,手机中播放着帕格尼尼演奏的《摩西幻想曲》。曲调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很沉重、庄严。它的音色十分婉转,却不欢快。节奏时而渐慢,时而变快,让人深陷在其中,而无法自拔。曲调在不停地变换着,一会儿如泉水般清澈,一会儿如天鹅般高雅,一会儿如高山般气荡回肠,一会儿如孩子般顽皮、跳跃,似在捉迷藏。这千变万化的旋律让我惊叹。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啊!
舒缓的音乐如泣如诉,似一位老者在讲述他的故事。我觉得自己仿佛坐在汉堡剧院里,正欣赏着传说中与魔鬼签订契约的人――帕格尼尼的演奏。梦幻的天籁之音混着空气中弥漫的香水味,回荡在剧院中。舞台上,火柴棍般瘦弱的他一身黑色燕尾服,带着一丝神秘感,瘦削的肩头上架着小提琴,细细长长的手拉着弓弦。
只见帕格尼尼低着头,闭着眼,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在音乐中如痴如醉。节奏略有不同,慢慢地加快向高了推去,帕格尼尼拉出的每一个音也拖得很长。音乐变得急促、激烈,伴随着最后一个长音,乐曲引来了一片掌声。
我似梦初觉,久久不能褪去刚才激动的心情, 呆呆地目视远方,意犹未尽,方才的场景还依稀可见,那曲调依旧萦绕在我耳边,久久不散。帕格尼尼的《摩西幻想曲》宁静深远、柔和深沉,把人缓缓引入,随后渐渐变得激情饱满,高深莫测,几经突进,变得清朗明快,令我浮想联翩,可敬可叹!听见他的声音,让我的心情如歌般水月镜花;听见他的声音,让我的身体如诗般怡然自得;听见他的声音,让我的灵魂如泉水般清莹透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