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高考作文真题及满分作文: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外2篇)

高考作文真题及满分作文: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外2篇),吾心自有白云青什么意思

考场真题 窗子外面

(2014山东卷)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思路点拨

1.不同人看到不同的风景

不同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见解和要求等都不尽相同,造成大家对同一“风景”看法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这个角度立意,我们可以论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眼光,对待外物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看法。每个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修养,心中真正拥有美好,才能看到窗外的美好。

2.学会全面地看世界

“雅”、“俗”、“静”、“闹”都只是窗外真实世界的一个侧面。如果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当做外界的全部,无异于管中窥豹。我们只有把目光放宽放长远,学会客观地全面地去看待世界外物,看待别人,才有可能看清真实的世界,辨清自己的人生方向。

澄明双目,激浊扬清

一考生

透过窗子,每个人看到的风景各不同。

透过窗子,我看到的是鸥翔鱼游,燕过莺啼;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小桥流水,瘦马古道;是青灯古卷,天心圆月。

当我沉浸在这满目的美好中时,我被一阵阴风迷了眼睛。再睁开眼,美国的监听丑闻闯入了眼帘,“全能神”邪教的黑暗映入了眼眸。这些污浊怎可沾染我的明眸?

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只有澄明双目,才可激浊扬清成大业。

一个人双目澄澈,看待世事人情都会通透如琉璃。面对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国家,林则徐、魏源擦亮双眸,看得通透,发现只有师夷长技才可富国安身,于是他们踏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面对高位截瘫的残酷现实,张海迪锐利的目光透过世人异样的眼色,写下“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激励自己,也鼓舞了万千中华儿女为实践“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誓言而奋起。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窗子被蒙上了阴霾,可他们却打开心灵的窗户,不乱心中方寸。盲人阿炳,以利剑般的目光直视人心,遇见那一方平静的水后,奏出了高山流水般空灵的绝响——《二泉映月》。

一个人双目澄澈,是非分明,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陶华碧的眸子是那样澄澈高远,她看到诚信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立,遍览其企业内外,诚信之风骀荡。正是陶华碧双目的澄澈,让她在闹事者面前挺直了腰板,活得有底气,让她的企业声震四海,走向全球。

如果利欲熏染了陶华碧的那双明目,我们不敢想象多年辛苦经营的企业最终会走向何处。三鹿奶粉就给了我们当头棒喝,三聚氰胺的添加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浊眸作祟,他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找寻不到正确的方向。于是享誉多年的企业毁于一旦,湮没在历史的唾沫中。

在当今喧嚣的社会中,我们要如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那般秉持住心灵的窗口,不要让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棱镜门、“全能神”这样的污浊搅扰了那汪清泉,令其波纹四起。

在今天,保持内心澄澈,扬清抑浊,静心触摸生命细腻的纹理,倾听灵魂纤弱的呼吸,重新打量我们粗糙的脚步与浮躁的面孔似乎比一味前进来得更温润。

名师点评

本文以看窗外的“浊”与“清”,直接引出观点。作者有一双“明目”,选取了很多鲜活的现实事例作为论据,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澄明双目,激浊扬清”的观点。文章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很有现实意义。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一考生

叔本华说过:“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也不同。

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这图画是虚幻的现实。内心云白山青的人在喧闹中看到的也是寂寞的美好,内心乌云密布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却是低俗的趣味。要从画框中望这个世界,首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态,用冷酷的哲思与美好的遐想,还现实这幅图画本来的美好。

近代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一生钟情于林徽因,但他的爱坦坦荡荡。他不学心碎浪子远走他乡,也不学乡里霸王强拆鸳鸯,而是在林徽因身旁默默守望,这一守便是一生。旁人可能看到的是金岳霖一生的孤单寂寞,是林徽因的不识才子,其实从金岳霖的眼中去望,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了,他抵住了诱惑,稳稳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这才让美得以持久。守住自己的本心,你从窗子里望见的图画,一定被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

去望这个现实,这是生活的本质,你我都去望,生活这幅画却截然不同。你我望孤独,望见的是满目的黑色,而村上春树望孤独,它只是我们熟悉的朋友。也许村上春树洞悉了人生,他并不将孤独视作洪水猛兽,而是用一种玩味的笔调给我们望见的黑色涂上了美丽的颜色。村上春树的眼中,生活不可变,只有心态可变。图画不可变,只有看画的人的心情可变。那何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跳出人生最为瑰丽的舞步呢?

在这个万般千态的浮世绘中,在错乱复杂的名利场里,我们容易在无端狂热中迷失方向,在无谓竞争中迷失自己。其实人生如梦,年华似雪,梦醒了,雪停了,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看到的窗子外的图画,不是眼中所见而是心中所感悟的。只有守住我们的本心,用澄澈的心去看现实的画卷,才能感悟生活的美好色彩,看破这释厄梦境,走出这无涯雪场,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任世事无端变幻,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守住内心,弘一法师方能产生“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感悟;三毛才能在丈夫死后仍拥抱寂寞。《菜根谭》有言:“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让我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个现实,用心灵的画笔遮住现实中不完美的画面。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名师点评

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本文从看窗外的心境出发,围绕“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展开论述;引用叔本华、《菜根谭》的言论,加深了文章的内涵,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事例的运用很好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文章详略得当,论述中更融入了作者很新颖的看法,难能可贵。

驻客栈观窗外一景,举茶杯想内心四情

一考生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疾行了几日,终于进了这龟兹国,唐僧本欲前往王宫快些换取通关文牒,谁承想八戒执意要进客栈休整一晚,悟空、沙僧二徒也面带疲色,唐僧便且依了他们。

天色尚早,唯恐一不留神师父又被妖精捉了去,三位徒弟进了师父的房间,紧紧守护,四人相顾无言。八戒见开饭时间尚早,大鼻子一拱把窗推开,这一看可了不得,遂喜笑“言”开:“师父,师父快来呀,窗外有热闹看!”悟空一听连忙扯着师父走去,师徒四人围坐桌前,向外看。

只见那窗外有一佳人,粉面含春、明眸皓齿,正提笔作画,身边一圈看热闹的人,唐僧面有不忍:“好端端一个姑娘家,怎么出来卖艺呢?”沙和尚添了四碗茶水,一一推去道:“师父且慢断言,待徒儿细看一番!”悟空将水一饮而尽,点头道:“沙师弟说得对,我倒担心她是哪路妖孽所变呢。”

八戒没加理会,兀自盯着那姑娘看,心道:“这脸蛋,这身段,看这位耳著明月珰,腰若流纨素,娶回给俺老猪做小,岂不是再好不过?”八戒这副色眯眯的嘴脸,丑态尽显,是为俗!

再说沙僧,举杯在手,细细打量对面的女子,定睛一看,这姑娘竟画得一手好山水!大笔泼墨,灵动清幽,竟不似市井手笔,倒像往日在天庭见过的仙山仙水,心下不觉刮目相看,对女子心生几分敬佩,沙悟净点头颔之,快意模样,恰显露出他的几分雅兴!

悟空用他的火眼金睛看了又看,确信并非妖精所化,心下怠慢下来,眸光一转,在周围人群中多看了几眼,倒发现了闹市的趣味:有吵闹着要娶姑娘做媳妇的顽童,有出门买菜的老大娘,有身高七尺的壮汉,也有一身书卷气的儒生。悟空见有一扒手将手探入大娘的篮子,内心纠结可该下楼去帮她一帮,悟空心杂性急,闹也!

唐僧原本担心得很,怕这姑娘受人欺辱被逼卖艺,但姑娘偶一抬首,唐僧即刻洞悉了她眸光中对绘画的热忱,便恬然一笑。他眼中包容众生,一切繁杂在他眼中都品出一丝露珠的恬静之美,于闹市中品静安,此唐僧之高于三徒也!

次日,师徒四人上路,前有山高水长路茫茫;后有姑娘粲然一笑云端上。她原是观音菩萨下凡,察看唐僧师徒修为所变,观音对佛祖语曰:“我见唐僧师徒,俗雅闹静皆有,便是他四人造化啊!”

名师点评

作者大胆借鉴传统文化经典,虽然是“故”事“新”编,却编得切合题意,编得恰到好处。本文以师徒四人看窗外景象为基本情节,表现出四人“俗、雅、闹、静”四种不同的心态,最后由观音菩萨言明题旨。文章采用章回小说的体例,对偶式的标题即为文章线索,文脉清晰,构思精巧。语言质朴流畅,文白夹杂,颇具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