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阅读与作文:形象描绘,理性思考

阅读与作文:形象描绘,理性思考,形象阅读理解答案

形象描绘,理性思考

佚名

【导读:审美的情境和意境,主要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生动、具体、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劳 动

王开岭

劳动,确是一个久违的词。它很端庄,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我刚才听到它,心中即一惊,我觉得我已经在朝这个词敬礼了。

我想你说的劳动不会是一个中性的没立场的词,而是一种积极、诚实、有益的工作吧?过去还能听到“热爱劳动”“劳动光荣”这样的话,现在很少遇到它了,换成了“劳务”“职场”“上班”等。

我们都亲眼看到,世上有很多职业和职位,带有泡沫、虚妄、无聊、投机、腐败、挥霍的性质,甚至不乏公害和反文明的成分。可能鉴于这种背景,当这个词出现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体力劳动,准确地说,是农活,是“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那种。

从出生到现在,我几乎没沾过像样的农活。有一天逛超市,我突然蹦出一个念头:我们每天消费大量的粮食、水、蔬菜,我们天天讲吃这营养、吃那保健,但大部分人,尤其你我这样盘踞在城市、靠大脑为生的人,更包括那些政客、明星、银行家、地产商以及无聊党人——我们竟然从来只是整个链条的终端消费者!我们一天都没生产过——哪怕尝试性、游戏性地生产一点对身体有用的东西,没有,从来没有!从生产到消费这一链条,在现代人这儿完全断开了,人类有史以来恐怕从未出现过这情况。以前,哪怕20年前,我们多少还在家门口撒点种子,养只鸡什么的,如今连这个也没了。我们成了纯粹的彻底的消费者,我们最大的生命特征就是消费,不停地消费,天天如此,心安理得,丝毫不觉异常。

也许显得矫情,但我确实这么想,若有机会,我一定努力去修补这个链条,比如养群鸡鸭种点蔬菜,每天往地里洒点汗水,唯此我才觉得生命完整,不虚妄。我从未像现在这样理解那个叫梭罗的美国人,100年前他心急如焚跑到瓦尔登湖,搭个房子,种点东西,自食其力。我觉得他的人生试验,是支持我这个焦虑的,我们的感受很相似。

另外,我对农活的迷恋和感情,除上述体会,还有一点吸引我,即农田劳动的绝对诚实和公正:你挖块地,洒多少汗水,付出多少,在正常天气下,与收获是成正比的。它拒绝掺假,拒绝作弊。你再看现代职业,多少泡沫和投机成分?多少非正常的获取和赢利?在北京大街上,金融街、CBD、地产招牌、投资广告、股市大盘、娱乐海报……空气中,你仔细嗅嗅,那股暧昧、懒惰、腐烂的欲望气息多么浓烈、呛鼻!多少人梦想一夜暴富、挥金如土……当然,很多人会理直气壮:我是脑力劳动,你不能说我是剥削,我的付出和收益成正比。真这样吗?

正是这种华丽的吹嘘和骚动,让我怀念一种有形的诚实,像土豆一样憨厚。正是满眼的浮尘和不实感,让我急于寻找一种有根的生存,像麦田一样稳重。找来找去,发现只有农活能安慰我。它整个程序不撒谎,不骗人,公开且公平。世上还能挑出比它更守信的行当吗?还有比它更扎实可靠的生长逻辑吗?在收益盘算上,它只作加减法,连乘除都不沾,更远离乘方和立方……我都不知道,我从事的工作和我的报酬是否成正比,某种程度上,我也觉得有点虚,不踏实。我也醒悟了为何知识分子、诗人、艺术家,甚至政客,动辄就要讴歌农民和大地、赞美对方的朴实和勤劳,因为他们心虚,不接地气,有羞愧感。

(節选自《古典之殇》)

【技法提炼】

1.形象描绘与理性思考相结合

审美的情境和意境,主要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生动、具体、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它必须是直观、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能把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真实地表现出来,且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一般我们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能够感受、把握到艺术形象的色彩、线条、声音、动作等,给人以闻其声,见其人,临其境的审美感受。在文中,“劳动”一词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意义——它的意义不再仅仅是词典上所诠释的“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而是“一种积极、诚实、有益的工作”,“带有泡沫、虚妄、无聊、投机、腐败、挥霍的性质”以及“不乏公害和反文明的成分”被剔除在外。王开岭用一句质朴的话进行了概括,即“对身体有用”。

2.运用意象,形象表达

本文兼具艺术的美感和思想的深度。作者借助形象可感的描述,让读者体悟到了“生命的链条”断裂的可怕,感受到了诚实劳动的可贵。在推出“诚实劳动”这一概念时,作者巧妙地借助于“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这样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和“你挖块地,洒多少汗水,付出多少,在正常天气下,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这样质朴浅显的叙述,让读者对“付出和收益成正比”的“劳动”有了既感性又深刻的认知。

【我仿我秀】

善于合作 共赢花开

龙 庆

合作的力量,有如飞翔借助翅膀,草长借助阳光,更如同紫藤萝与牵牛花借助枯树和篱笆向上攀爬,最终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声巨响,合作共赢的“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

军阀割据,四方混战。战火硝烟,弥漫在华夏大地的上空。此时,一缕国共合作的阳光穿过硝烟,照亮世界。四方军民齐协力,北伐除害为国家,军阀的铁蹄渐渐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北伐战争胜利了!正是由于国共两党团结合作,两只手举起了革命的大旗,才有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精诚的合作,让成功之树,直耸白云之巅。此后国民党背信弃义,新的阴云又笼罩了中华大地。

善于合作,让“小树苗”长成了巨树,而不合作的阴云则阻挡了阳光洒遍中华大地……

两声轰鸣,共赢合作的“小溪”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两弹巨响,巨龙腾飞。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科技落后,技术贫乏,却有这样三个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夜以继日,互相鼓励。你扶我的手,我踩你的肩,终于登上了原子弹科技的高峰,让世界知道了中国的辉煌!他们就是“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三位科学家。正是由于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才有了中国核弹事业的发展;正因有了这份坚定的合作,世界才看到了中国的力量!

善于合作,小溪成了大海,团结合作的国人,震惊了世界……

三声回响,共赢合作的沙石聚集成了直入云霄的巨峰。

你词我曲,乐曲谱成。当我们耳畔响起婉转的《青花瓷》时,是否有人想到灵动音乐后紧握的双手?周杰伦与方文山,一个为“东风破”作曲,赋予其灵魂,一个为“千里之外”作词,为其搭建骨骼。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合作,动人的音乐才广为流传。

善于合作,沙石成了山峰。共赢的歌声,响彻音乐天地……

三响已过,余音在心。试想,若没有彼此信任、互相合作,哪有北伐胜利、巨龙腾飞、乐曲传唱?没有合作,英雄也不过一介常人。因此,请相信合作的力量,即便你只是一道篱笆,也能和同伴一起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点评

本文与《劳动》一样意境深远,画面感强。一文开篇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引出中心论点,文中的三个中心句在逻辑上存在递进关系,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另外,作文运用“小苗”“巨树”“小溪”“大海”“沙石”“巨峰”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合作”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