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熟而知之》《退而知之》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熟而知之》《退而知之》

考场真题 ______而知之

(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思路点拨

1.从思维过程角度入手

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写通过网络,我们知道的的确很多,但“网”上得来终觉浅,对事情要有深入的思考、认识,才能做到真正的“知之”;可以写“疑而知之”,记叙自己对某个问题产生疑问,并进行探究,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体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2.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切入

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写“苦而知之”,写自己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吃到“苦”而懂得了原来生活的“甜”;写“失而知之”,表达有些事物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生活感悟;写“退而知之”,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论述为人处事要懂得退让的道理。

3.从求知方式的角度入手

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读书让我们的视野不受时空的局限,让我们能够继承前人的智慧;可以写“熟而知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也让我们能够真正地掌握一门知识,进而推动其发展,并有所创新。

熟而知之

一考生

我们惊叹太白清新飘逸的诗句,那是因为他熟悉文化典籍;我们欣赏郎朗悠扬婉转的琴声,那是因为他熟悉黑白的键盘;我们感叹哥白尼的发现,那是因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

真正的智者不会博而不精地广泛涉猎,那样最终会一无所获。当心无旁骛地对一个领域深入研究,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万物的法度便清晰而简单地显现。

中国自古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训诫。当百遍的“咀嚼”之后,才会熟悉文中意旨;当百遍的“消化”之后,熟悉才会让其义自见。西方哲学家也说过“知道得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熟悉会让人明白很多道理,熟悉才会让人了解万物的法度。

司马迁熟悉历史,才有了《史记》的不朽;李时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纲目》的伟大;纪晓岚熟悉各类经典,才有了《四库全书》的浩瀚。熟悉造就了华夏的辉煌,缔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伟人的不朽。

心无旁骛地研究,才有了无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传的功绩。冷僻枯燥的文字没有阻止住他钻研的脚步,孤独凄凉的大漠没有阻止住他探访的脚步,冷嘲热讽的眼光没有动摇他追寻的心灵。当对西域一种即将失传的文字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时,人们毫不吝惜地把“国学大师”的称号赠与了季羡林先生。

如果没有对文字的熟悉,他不会有巨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对汗牛充栋的经典的熟悉,他不会有深刻的认知;如果没有对典籍的熟悉,他不会有独到的眼光……

没有那么多如果,熟悉成就了这位国学大师。而他熟悉的秘诀,就在于心无旁骛地钻研。心无异,行才正,思才深。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熟悉,一把通向成功的钥匙,一架登上成功的阶梯。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的心无异,才成就了佛祖的大彻大悟。僧璨大法师对佛法的熟悉,才有了“智者无为,庸人自缚。心若无异,万法一如”的劝世良言。

熟而知之,万法一如。

名师点评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只有“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作者并没有拘泥于日常学习生活,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论述熟而知之这一论点。文章选材尤为精妙,不仅反映了作者阅读涉猎广泛,更反映了作者对文字和素材的驾驭能力。

退而知之

一考生

春光明媚的大地,一方方的稻田,水清如镜。

田里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农人的身前,好似它们很享受农人为它们做的规划,一行行,一道道,不歪不斜,均匀排列。几个插秧人俯首弓腰,疏疏落落地散落在田野里,一步一弯腰,一步一后退,左手执禾,右手插秧,动作娴熟而有节律。他们的倒影,与青天白云一同倒映在水中,在一波一波的涟漪中,构成自然的水墨作品。这情景让我想到了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短短几行字里,渗透着几分禅意。这世间,何人不是把目光投向前方?何事不是将脚步迈向未来?或许,只有农人插秧,才是一步一步地往后退,退一步,便向丰收的秋日靠近了一些。

试想一下,若是农人一直向前插秧,插出的秧苗有那番境界吗?或许,刚插下的秧,因为急于向前,而被践踏于泥水之中。原来,就像插秧这样看似寻常简单的行为,背后竟然也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善男信女们应该知道,凡是寺院都有一个规矩,在香客离开寺院时,不能阔步向前,而要一步一步地后退出寺门,退下阶梯,并双手合十,诚心祷告,净身回到生活中来。这个规矩,与农人倒退插秧如出一辙。祷告者一步步后退着离开寺院,却是离佛越来越近,离“道”越来越近,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近。再看看这些秧苗和农人,农人是那些虔诚的香客,秧苗便是佛的化身,农人一次次地弯腰,一次次地后退,插出满田的碧绿,插出满心的希望。可想而知,当他们看到眼前的一片新绿,会是怎样舒朗的心境!

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人们为名奔波劳累,为利辗转忙碌,在沉沉浮浮、起起落落之间徘徊,看起来,他们似乎在大步流星地前行着,可回头一看,不禁黯然发现,自己虽付出了许多许多,却还是在原地。想得到的,或者曾经得到的,猛然发现,都成过眼云烟,自己耕作的那片心田,此刻却凌乱不堪。

阳光洒满田野,心同时被照亮了。看着插秧的农人,我明白了,一切执念都是心魔,曾过分坚定的、看得很重的事,随着时光的逝去都会云烟俱散,唯有内心的那一片宁静是不变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当我们被红尘俗世所烦扰时,不妨再去看看农人插秧,看看他们在退步之间海阔天空的享受。

沉思间,又有几行秧苗,随农夫后退的脚步伸延开来……

名师点评

1.本文开篇先描写了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劳动场景,还附诗一首,田园意境全出,更反衬了如今时代的喧嚣,可谓匠心独运。

2.作者从劳动中看到“退一步”,联想到祷告的“退一步”,进而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文章层层递进,说理透彻。

3.作者善于观察,描写语言精准。文中对劳动场景和动作、祷告者的动作描写都非常生动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