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诗词鉴赏10组常见易混术语解析

诗词鉴赏10组常见易混术语解析,易混词是什么意思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解析

诗人抒情言志离不开景物描写,而景物描写方法又是复杂多样的。从景物描写手法上来鉴赏,一般要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要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要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偶等)。在以上所举术语中,下面几组是考生在鉴赏中经常混淆的,现具体辨析如下:

1.烘托 / 渲染

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烘托人。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2)以物托物。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之猛。

(3)以物托人。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刻画了钓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豁达的情怀。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三次描写月光,分别烘托出了琴声的美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渲染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对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象的。

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后四句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显得活泼、自然、有趣。采用复沓句式而略有变化,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有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联想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又如杜甫《兵车行》中的第一段,作者着意描绘了送别的场面,从而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衬托 / 对比/烘托

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往往不止一个,其地位也不是并列的。“衬托”“对比”“烘托”这组术语就反映了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主次关系。高考中经常考查考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但考生不明白这三者的去区别,往往混为一团。

衬托和对比都是把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但二者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比主要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所列举的事物都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如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怀古、凭吊类的诗歌大多通过古今对比来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或黍离之悲。而衬托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列举的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如白居易的《夜雪》一诗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夜雪”,诗中还描写了冰冷的衾枕,明亮的窗户、折断竹子的声响,所举事物间有主有次,采用的就是衬托手法。

衬托和烘托手法的异同:相同点是所列举的事物间都有主次之分,都是为强调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当二者所列举的事物不止一个时,这两种手法可以通用。但衬托只是烘托的一种具体形式,烘托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交待出来;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衬。烘托必须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而衬托可以是一对一的映衬,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映衬。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正衬和反衬的异同,这两个术语是衬托手法的两种具体运用。正衬是指用相同性质或特点的事物来衬托。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前者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借春日的美景来反衬词人的离别情感;后者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借助天山恶劣的环境来表达戍边战士的乐观的革命情怀。

3.白描 / 工笔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如孟浩然《春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分别粗线条的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

工笔则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紧扣题目中的 “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

4.虚实相生 /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和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描写景物最常用的两种角度。在高考命题中,分析诗词虚实和动静手法的题目出现频率较高,考生在具体辨析时也容易混淆。

虚实相生在诗词中是指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事互相映衬,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它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

在文学作品中,“实”与“虚”只是相对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景、物、境,包括客观的、具体的、有据的、有形的、已知的、现实中的、眼前耳濡目染的各种“象”。所谓“虚”是指虚拟的景、物、境,包括主观和、无形的、无据的、假设的、已经过去的或者未来将出现的景象,还包括梦境和神仙鬼怪世界等。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物实情,写词人与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主要描写了别后生活的设想,全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别离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古风》(西上莲花山)及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三首游仙诗都是通过描写光怪陆离的仙境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

在诗词中,虚景与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中心。如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了昔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华景象,实写了经过战乱后的“尽荠麦青青”的凄凉景象,一实一虚两幅画面对比鲜明,深切抒发了词人的黍离之悲。有时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关系来突出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片实写,通过初春景象来反衬行人的离别愁绪,下片虚写,通过假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相,来写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想念妻子。

动、静是对诗词中的景、物作动态或静态角度的描写,它往往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或寄寓作者思想情感。动、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境和意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前三联中成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静谧、恬淡的田园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为后面作者表达归隐思想作铺垫。

5.比喻 / 象征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大珠小珠”来比喻琴声的高低变化。如骆宾王《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纯用比喻修辞:“露重”“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感。

象征是指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某种抽象深邃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设定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写,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某种联想,从而领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抽象的意义。象征可以根据人们的习惯和约定俗成,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深刻的道理浅显化、单一化。

比喻是以物比物,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要求“形似”;象征是以物显义,让读者去联想、去猜测,要求“神似”。比喻只限于修饰词句,象征则立足全文或至少一段。

6.意境 / 意象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诗词中两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在诗词中着力刻画和创造的对象,也是诗歌鉴赏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术语。在高考诗词鉴赏中,考生对其含义不清,容易混淆,具体辨析如下:

意象是指诗人为抒情或言志而精心挑选的客观自然景物(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等),但这些客观物象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之后,便成了诗词中的意象。而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它是既依托意象而产生又超越具体物象的通过读者联想和想象才能进入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诗词中,意象和意境是密不可分的:意象或意象组合构成了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和途径。一般说来,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咏物诗大多如此,如王冕的《白梅》只描写了白梅一种景物;意象组合(列锦、交叉)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的意境,从而表达一种基调或某种氛围。如杜甫在《登高》的首联和颔联中连续使用八个意象(风、天、猿啸、渚、沙、落木、长江)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画,为下文写登高抒怀作了环境的渲染。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更是采用多个意象来描绘图景的典范之作。总之,意象和意境是互相依存的,但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一个意境,正确地把握二者关系,还得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来沟通景与情、情与理的关系。

当然,意象和意境也在使用范围上和读者获取途径上明显不同:前者属于个体概念,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表意的典型物象,我们可以在诗词中数出来的;后者是一个整体概念,是“象外之境”,它是一种需要读者借助外在的艺术形象表达,通过联想和想象,融入自己心理体验才能悟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另外,在诗词鉴赏中,学生也容易把意象和诗歌形象两个概念混为一团,意象是隶属于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情感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具体的。诗歌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情、理等,而意象通常只是自然物象。

诗词鉴赏,命题者主要是从内容层面上来考查意象和意境的,也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评价。常见的题型有:概括意象的特点或分析意象所包含的象征意义、情感意义;概括诗词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等等。

7.风格特征 / 语言特色

所谓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现代汉语词典》义)在文学作品中,风格往往指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它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加深刻,能反映作者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质的外部特征。作家风格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是作家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定型的过程。

具体而言,广义的风格特征体现在作品各要素中,是多样性和同一性的高度统一。它可以表现诗人选择题材的个性、对主题思想挖掘的深刻性和独特性,也可以表现为创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现实主义手法、批判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以及塑造形象的手法、语言表达的独创性等。它与作家的阅历、经历和个性密切相关。文如其人,我们解读某位作家风格要学会知人论世。而在诗词鉴赏中,所指的风格特征一般都是狭义的,即从诗人选材特点和语言表达特点角度去分析。有时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词的语言风格特征。

在诗词鉴赏中,我们要了解一些关于风格特征的基本知识:

从诗、词、曲主导风格上看:有诗庄、词媚、曲谐之说,而词又有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和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之分。

不同题材的诗词风格:宫廷诗、闺怨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静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慷慨悲凉)、咏史诗(雄浑壮阔)、讽喻诗(沉郁激愤)

每位诗人、词人的风格也不同:如苏东坡、辛弃疾(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谢灵运、谢眺(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屈原(雄浑悲壮),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等等。即使是同一作家,其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如苏东坡作品主导风格是豪放派的,但也写过《江城子》这样缠绵悱恻的悼亡诗的,还有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等。

语言特色是指诗词在遣词造句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文章风格上的一个具体方面。在高考中,命题指向比较具体,考生容易思考和作答。常见的分析诗词语言特色的题型有:一是炼字(句)型,要求指出某句(联)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并联系该句(联)分析其意义(字面意义和临时意义);二是辨析修辞型,要求学生指出某句(联)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三是评价型,一般指题目中引用前人评价,要求学生对之分析评价,或者题目已经交待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只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即可,难度较低。

总之,无论是概括诗词整体风格还是分析语言特点,不能只流于字面意义的解说,而要联系诗文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意义和哲理。

8.表现手法 / 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又称艺术手法,是指诗人用来揭示诗歌主旨的手段和方法,大致可分为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两大类。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乐景写哀、主客移位等。常见的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有铺陈、渲染、白描、工笔、细节、动静、虚实等,侧面描写有联想、想象、比兴、象征、烘托、反衬、对比等。表现手法着眼于诗歌的整体,服务于诗歌的主旨。它突出的是一个“法”——规则和方法。

表达技巧是指诗人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技法来组织诗歌语言的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选材剪材、行文结构、意境创设、形象塑造、修辞方法等等。一首诗歌,不管诗人怎样运用技巧,都是表情达意的需要。表达技巧不仅着眼于诗歌的主旨和中心,同时兼顾诗歌的谋篇和行文。它突出的是一个“巧”——个性和技巧。

表现手法是诗人突显主旨的方法,指向的是诗歌的抒情性,它与诗词的题材相关。而表达技巧则是诗人组织语言的技巧,指向的是诗歌的形象性,它与诗歌的体裁有关。

9.借景抒情 / 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描绘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直接以景物描写来代替情感抒发。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乍看,这是一首描写长江流域无限春光的写景诗。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翘首凝望直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与孟浩然真挚的情谊。又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整首诗没有任何与感情有关的词语,却借助景物将诗人的喜悦之情完全表达了出来。

寓情于景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完全寄托在特定的景物描写之中的抒情方式。一般是先融情后写景,或直接将自身的情感包含在景物描写之中。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又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个“空”字就将景情合一,黄鹂不解人事,诗人空怀先哲。粗看是写景,实际却明显包含有“好”“空”这样的情在。

借景抒情,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先景后情,情在景后;寓情于景,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边景边情,情在景中。

10.借古讽今 /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是诗人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现实、讽谏当朝统治者的一种手法。如王安石的《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与《江南春绝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都是借咏叹六朝灭亡来讽刺当朝统治者骄奢淫逸、荒芜朝政的,据此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

借古抒怀是诗人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通过援引史实、使用古人古事或者化用前人的诗句含蓄自然地表达诗人自己的心曲。比如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这里陆游借古抒怀,抒发了自己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感慨。

借古讽今与借古抒怀都是援引古人古事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但是对象明显有别:借古讽今直指当朝现世,借古抒怀则指向诗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