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道德经》的八个成语,是精华中的精华,值得认真品读领悟
出自《道德经》的八个成语,是精华中的精华,值得认真品读领悟,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人们的座右铭。而那些隐藏在《道德经》中的成语,更可谓精华中的精华,每个词都值得认真品读领悟。还有的成语,随着历史的演化,词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文精选了八个成语,并作浅析,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本来面目吧!
天长地久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译文:天地所以能亘古而存、长久存在,是因为其演化万物,以万物为生机,而非是为了一己之生,所以能够长久而存。
所谓“人道”,不过是“天道”之用。因此,道法取之自然,用于人生,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哲理。
道家的处世哲学是:既然人人争先,何不闪过一边,看潮涨潮落,静观万物而自得。面对死地,人人皆欲后退,何不挺身而出,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既然众人谋一己之私,何不舍我之私,先成他人之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何乐而不为?
人与人之间若想长久,就要向天地学习,先利人,后利己。生活中的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带着私利的心,越是想去得到,就越是得不到。当你真正看开了,能以更高一层的角度忘私地去处理事情时,反而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谦虚无争反而能走在众人前面;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很好地生存。
上善若水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译文:上善的本质如同水一样。水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水,从俯瞰万物的高山之巅,顺势而下,滋润万物不求回报已是伟大至极,却又安身于低洼之处。而且,水以柔弱为品德,该流则流,当止则止,无所不可,但就是这无形的柔,可以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印证。
最为难得的是,看似平静的水,实则循环不息,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马上开始流动,生命不息,欲动不止,永远向着前方行进。
这世上,有几人能甘于放弃高处而甘愿去卑下的地方呢?又有几人能像水一般在自我循环之中不断向前呢?又有多少人能在面对强难之时,能摒弃懦弱之心,以至柔的坚持去攻坚强者呢?又有多少人能如清澈明净的水一般,干干净净地立足于社会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若水呢?老子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住之地要选择自然祥和之地,心态要祥和平静、波澜不惊,与人相处要仁爱而坦诚,对人讲话要诚实而守信,为政公平而正义善于治理国家,立身处世要担当做事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采取行动要把握好机会和选择好时机。
受宠若惊
出自《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译文:得到荣誉、遭受耻辱使人受惊,好像重病缠身一样。什么叫做“得到荣誉、遭受耻辱使人受惊”呢?得到荣誉就是受到提拔、抬举,使人向上;遭受耻辱就是蒙受压抑、打击,使人向下。荣誉和耻辱无论来或去都使人心神不定,这就叫“宠辱若惊”。
对于普通人来说,“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像生了大病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得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
如果想不再“宠辱若惊”,就要将外在的那个被功名利禄困惑的假我彻底抛弃,转而看清那个原本纯朴自然、真性情的真我,内心清虚守静,无为而修身。
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一种境况,现在你是得宠的还是失宠的,你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得宠时,你要学会站在众人的后面,将自己的光芒隐去。当自己失宠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要保持一颗精进的心。要明白世事皆变化,否极泰来,学会以“无畏”的心去坦然面对得失、宠辱,你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自知之明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译文: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明智的,善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最智慧的。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要了解别人,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所有人中最方便、最容易了解的人就是自己。但是最难透彻了解的也是自己。
人往往在评论起别人时头头是道,却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客观评价。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照尽天下万物,却独独照不到自身。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谈论起来头头是道,可做起事来,却让人不敢恭维;有的人,过于自卑,看到自己有的方面不如人,便满心忧郁、不思进取、郁郁寡欢。
正确的自知,首先要有勇于剖析自己的勇气,要有客观的态度,然后对自己的性格、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反省。还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知晓自己,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这就是进步的开始。
大器晚成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译文:最方正的却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洪亮的声音却听来无声;最巨大的形象却看来不见;“道”精深而无名。
人生必须经历成长、发展、成熟的各个阶段。而人的才能各有不同,早慧与晚熟并存,历史上,少年居名者确实不少,但他们最终能成大器者则是凤毛麟角。
成就大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有价值的事物、最伟大的业绩都是在缓慢的打磨中完成。最终有大成就的,往往是立志而能坚韧专注的人。
人生在世,志向远大,固然不错,但更应该追求适合自己的目标,不可急于求成,不可好走捷径。如果你不肯打好基础,或急于求成、偷工减料,到头来你就会自讨苦吃,你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做返工,得不偿失。如果你好走捷径,玩弄小聪明、小智慧,到头来难逃因果报应,自取其辱。
只有那些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直抵成功彼岸的信心,经得起失败锤炼的人,才会“大器晚成,终必远至。”
以德报怨
出自《道德经》六十三章。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不论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有多大,都要用清静无为的德来应对。
对于怨的态度,圣人之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老子主张:报怨以德。而《论语 宪问》中则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那究竟应该以直报怨还是以德报怨呢?首先要明白老子所说的“德”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中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为了做到“报怨以德”,可以忍气吞声,做出高姿态来对别人好,但内心只是为了获得外界评价,这时候早已远离了“德”。
老子的意思是,得道的人,不会去分辨德行或者非德行,只会抱着本心做事,不仅情绪不为外界因素所影响,行事方式也不为别人的行动而改变。圣人之道,以德报怨,以德报德,以德行天下。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误会或摩擦的事情产生,不念旧恶,以宽大的度量容人,这才是以德报怨的真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道德经》六十四章。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要想达到目标,使理想成为现实,积累是绝不可少的,而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古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现在很多人,只知道给自己树立目标,只是打算开始,却从不认真去想该怎样去做,更别说付诸于行动了。或者几步不顺利,马上退回到原来的地方。
千里马虽然迅捷,如果呆立不动,到不了任何地方;老牛破车虽然迟缓,若用功不舍,也能周游天下。在蹉跎中挥霍青春、浪费生命,到头来只能是个曾立志的无志者。
无论你的速度快慢,只要找准了方向,走下去,或迟或早,总能到达目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出自《道德经》七十三章。原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这词常被用来表示法律就像一张天网,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的。如果单纯这样理解,显然就有些狭隘了。“天网”中的“天”可以理解成每个众生的心性,因为众生的心性像天空一样广大无边、通透无碍、无有一物可得。
心性犹如天空一样虽然难以被人们认知,但是心性会毫无漏失、真实不虚、默默无闻地记录我们的任何一个起心动念、任何一句言语和一个行为。就像种子种在田地里面,这细微种子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显发身心和外境的力量,即所谓的“业力”。
如果种下了善的种子,则将来长出来的身心和外境一定是美好悦意的,如果种下了恶的种子,则将来长出来的身心和外境一定是污浊痛苦的。
天道公平,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每个人都逃不去它的作用。恪守天道,多做好事,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