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读音(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感悟)
导语:《论语·里仁》“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章解析
4.6.[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①;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②。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③?我未见力不足者。盖④有之矣,我未之见⑤也。”
[原文通释]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憎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没有谁高尚过他;憎恶不仁德的人,他在实行仁德时,不让不仁德的人对自己造成影响。有能成天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行仁德的人吗?我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用的人。应该有这样的人吧,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注释]
①无以尚之:没有谁高尚过他。无以,没有什么,没有谁。尚,高尚,超过。
②加乎其身:(把不仁)加在自己的身上,对自己造成影响。乎,于,在。其,自己的。
③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有能一整天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行仁德的人吗。一日,一整天,成天。
④盖:发语词。表示测度,大概,这里肯定的语气较强烈,可以解释成“应该”。
⑤未之见:否定短语宾语前置,即“未见之”,没有见过这种人。
[解读与点评]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意思宅心仁厚的人不会去厌恶不仁的人。理由是,仁者爱人,无以尚之。如果“恶不仁者”行仁时“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就有选择行仁了。好仁者行仁是没选择的,比如不仁者遭遇不测,好仁者也会施救的。
孔子强调道德修养,崇尚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特别是整天都用精力去行仁的人,孔子认为应该有这样的人,只是他没有见到。孔子认为,仁德的修养,主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市场经济,物欲横流,利益驱动,要达到仁德的境界,实在是不容易的事。
人要做到一贯处在仁德的境界,即使在太平盛世大概都很难做到。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仁是一种道德追求,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个道德标准,要物化为实际表现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它的存在。
文/陈广逵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