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_______的年味(范文4篇)
作文素材:_______的年味(范文4篇),什么什么的年味800字作文
老家的年味01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大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大年!”每当听到这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怀想起自己的老家新店来。因为那里是我祖辈生息繁衍、辛勤耕耘的神秘沃土,那里是父亲和我嬉戏成长、魂牵梦萦的家园乐土,那里有我血脉相连的亲戚和曾朝夕相处的朋友……当然那里更有着独具特色的乡俗风情,有着让人无比依恋、历久弥新的浓浓年味!
在我的老家,每至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变得忙碌起来。杀猪宰羊、腌鸡灌肠、买鞭备炮……他们把买来的各式各样的年货放得满地都是。厨房里不时飘来诱人的香味,蒸的馒头和糕饼堆得像小山似的。人们就卯足了劲儿趁这大过年前的几天里,把买来的熟菜荤菜全部都侍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以一饱口福了!至于酒嘛,除了超市商店里买的烧酒、红酒、黄酒,更少不了自家粮食亲手酿就的一大缸米酒……原本淡淡的年味便在忙碌中,渐渐变得浓郁起来。
饭前屋后、灶台窗户、卧室内外,大人小孩齐动员早已利用空余时间收拾得亮亮堂堂、干干净净。每一家似乎都在暗中较劲儿般,把房子拾掇打扮得别具一格、颇有个性。贴春联、喜庆和福字是每年必不可少的。贴什么内容、怎么贴呢?那就得根据每家主人自己的喜好与沿袭风格了。尤其是福字,简便明快,寓意鲜明,没有哪家不贴的。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千姿百态。细细揣摩,其实还是有一定讲究的。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取意“迎福”、“纳福”之意。大门是家的入口,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端庄大方,所以要正贴!家乡的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水缸和垃圾箱。因为这两个都是把东西从里面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所以用福字倒贴。用“福到”来抵消福去。另一个地方是屋里的柜子,表示福气,财气。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一直在家里,屋里和柜子里。现在,大小柜子乃至冰箱上也贴起了福字。有趣的是,有的人家正着贴有的人家倒着贴,还有的人家一半正着贴一半倒着贴。我家常常自豪地贴上我和爷爷手写的对联和福字,而且每年都要慷慨地赠送给乡邻亲友。
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穿上自己精心挑选的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这个时候啊,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熟人好友亲朋,总是不忘说上几句吉利的话:“龙年大吉啊!恭喜发财啊!”满大街整小巷,到处弥漫着春节的味道!
过春节时,北方地区都流行吃饺子,而我们老家却不吃饺子。这大概是南方与北方最为鲜明的饮食区别。但爱热闹却大江南北都是一样的。我们老家人尤其喜欢大团圆、大聚会,也爱三五成群地放鞭炮烟花。晚上,有住家的地方无不灯火通明,排着一路的鞭炮烟花在震耳欲聋的轰鸣中一飞冲天,那景观是何其壮观!原本黑漆漆的天空被这么多“稀奇古怪”、“五颜六色”的鞭炮烟花给渲染得如同鲜花竞绽的空中花园。放完鞭炮烟花,我们就开始“大聚会”了。在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节目的相伴下,我们大吃大喝起来,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待我们吃跑喝足后,就开始唱歌跳舞展示才艺了。有的兴致勃勃地跳起了欢快喜庆的民族舞蹈,有的亮开嗓门即兴高歌一曲《人生几何》,有的拿起二胡优哉游哉地摆弄起来,有的则三五成群地侃大山、说相声……一直闹到深更半夜,人们也不散去,摸牌消遣兼守岁,大有“玩通宵”之势!直到凌晨三四点东方既白,才意兴阑珊方肯罢休。
这就是我老家新店的年俗风情,虽然很寻常却弥漫着久远绵厚的历史与淳朴挚浓的乡情,让我始终记忆犹新、回味无穷。“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因为无论城市多么繁华喧闹,都抵不上岁末年底老家所散发出的酽浓诱人的年味气息,回老家过年一直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浓浓的年味0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到了,外公总是说,城里过年没年味,还是老家的年过得热闹。我就想,外公说的年味在哪呢?
小年夜,我们长途驱车到了老家。远远地看见了老家熟悉的小村庄,心里就被温暖充盈着,一身的疲乏也因为兴奋烟消云散。我飞快的冲进家门,看见外婆正忙着包团子。厨房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团子密匝匝的排列在蒸笼里,像正在被检阅的士兵。早几天就回到老家的的妹妹,正揉捏着一个不成型的团子,两只小手沾满了白乎乎的米粉,分不清哪是团子哪是手了。我按捺不住,伸手就要抓起面团,被妈妈喝住,洗过手,飞快加入了包团子行列。妹妹举起自己做好团子,正想炫耀,不想脚底一滑,整张脸都扑在了面粉里。她抬起头,敷满白粉的脸上只有两只黑眼珠,愣愣地看着外婆。看着妹妹滑稽的样子,我们一大家人哈哈大笑起来。看着这一只只弥漫着香气的团子,这一张张洋溢着和气的笑脸,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外公说的年味就藏在这欢声笑语里,藏在这过年才会出现的美食中啊。
年三十,贴春联。舅舅和妹妹负责一楼,我和爸爸负责二楼。我抱起一沓红彤彤的大大小小的春联往楼上跑,还冲舅舅嚷嚷,看谁先贴完。到了楼上,我站上板凳,踮起脚,伸出双手,风卷残云似的将已经褪色的旧春联旧福字一一撕去,爸爸将涂好浆糊的对联和福字一一贴上门窗。楼上的贴完了,舅舅和妹妹还在忙碌着。我手里还多下许多福字,觉得没贴过瘾,与爸爸商量着来个创新。我们在大门口,拿着五个福字,涂涂抹抹,拼拼凑凑,一个五福临门的图案就印上了墙。我们迅速转移到下一个地点,又贴出了一个“红”福齐天的造型。不一会,整个家里都贴满了各种造型的福字。妈妈看着这满眼的福字,惊讶地问,你们贴了多少个福字呀?妈妈不经意的一问,却又刺激了我们的兴奋神经,我们几个像炸了锅似的,进进出出,跑上跑下,四处数福字。板凳上,桌子上,水缸上,窗子上……舅舅说65个,爸爸说66个,妹妹说10个,我说68个。外公哈哈一笑,我一共买了70个福,桌子上还剩3个没贴呢。妈妈说,这叫幸福有余。大家又一起开心的笑起来。看着大家的笑脸,我心思一动,原来年味还藏在这福字中啊!
除夕夜,外婆和妈妈已经摆满了一桌丰盛的佳肴。大家围坐一桌,敬酒,祝福,欢笑。我和妹妹端起饮料,向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舅妈挨个敬酒拜年,而“要好好学习,长大要有出息”的叮嘱被我们听了6遍,而我和妹妹却捂着装满红包的口袋偷着乐呢。吃完年夜饭,一大家人都都围着电视机看春晚,在春晚的喜气热闹的氛围中为新年守岁。妈妈说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要守到夜里十二点,接第一柱香,寓意着整个年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新年的钟声刚敲响,舅舅就带着我们到晒场上放鞭炮。村上的人也不约而同放起了鞭炮。整个村子都被鞭炮声笼罩着,夜空中一朵朵绚丽的烟花此起彼伏地绽放,空气中也弥漫着经久不散的硝烟味道,浓得醉人。看着被火光映照着的一张张兴奋的笑脸,我感受到了,原来年味就藏在这热烈而浓郁的除夕之夜。
大年初一,其实才睡了几个小时的我,早早醒来了。昨夜的鞭炮声好像从没停歇过。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到村里挨家挨户的拜年。每到一家,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乱叫一通,大声祝福恭喜拜年。长辈们便拿出糖果,塞满了我的口袋。我和妹妹用手护住口袋,满载而归。遇到村里其他的小朋友,我们又将口袋里的糖果分享给他们。在大人们一声声赞赏与感谢的言辞中,我发现年味还藏在这家家户户的拜年祝福声里。
一路上,看着家家户户门口铺满场地的鞭炮碎屑,满村的门窗上大红福字和春联,感受着村里人人都是亲戚和气与热情,我好像明白了外公所说的年味了。这是我们中国人永远挥之不去、无法淡忘的味道;是传承了几千年、让万里游子无法割舍的味道。我想,只要有中国人存在的地方,那份浓浓的年味一定就不会消失。
浓浓的的年味03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红柳绿。金岁再见街道火树银花,春节又毋庸置疑的来到了人间。
在我的记忆中,年,从腊月初八开始。腊月初八是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小米、大米、花生、红豆、红枣、莲子、桂圆、绿豆,熬成一大锅,哦!香喷喷、热腾腾的!没过够!腊八粥腻了,再来两块绿豆芙蓉糕,香甜解火。腊八初八就在八宝粥的香味、绿豆糕的.甜味、一家人的欢笑声中度过。
小年——腊月二十三,妈妈清早起床就往我口中塞上一块糖——往往是糖瓜,有时也会换成牛轧糖,寓意是叫我们不要说错话。这让我联想到巴金的《家》中,高老太爷听到觉群在过年时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就在堂柱上贴了一张“童言无忌,大吉大利”,未免有些可笑。这天晚上,总有一碟碟精致的糕点在窗台上等着我“光顾”,虽然妈妈一再强调那是贡品——给灶王爷的,但我依然抵挡不住那些糕点的香味。
除夕夜,小孩手中总又多出些烟花、鞭炮,三五成群,点起炮来。我倚在窗边,回想起来,两年之前,我也曾是其中一个呢!有些大鞭炮的恐怖,便有大人过来训斥。不过一刻时,一哄而散的孩子们又重新聚拢过来,爆竹声此起彼伏。除夕夜中,回忆最深刻的不是包饺子,也不是放鞭炮,而是看春晚。小时候,除夕必须要守岁的,我往往熬到一点多便撑不住了。朦胧睁开眼,又是赵本山的小品开演了。
年初一是最热闹的。一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放眼望去,却是满地的红纸屑。中午的团圆饭,人们分成了四大阵容——老人、女人、男人、孩子。老人们总是忙个不停——烧个菜、盛个汤,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十分开心。女人的话题则往往是某某的皮肤好,某某的衣服贵,某某家的孩子成绩好之类的。男人们喝多了,在饭桌上“信口开河”——今年领了多少年中奖,给老婆孩子买了多少礼物,月薪涨了多少,等等。孩子们去哪了?他们的心早已不在美味的饭菜上了吧。
记忆中,院中有一颗红梅树,红色的梅花绽放枝头,轻轻摘一朵,放在鼻尖,嗅了满鼻的花香,还带了一点迷人的香草味。欣赏远处风景,心却早已飘到开学的日子。
春年味像思念般漫长,日子般匆匆!
家乡的年味04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就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过年就像既定程序。一进腊月,各家各户就开始忙活起来,各有各的事情做。这不,忙着忙着除夕就到了。
依照往常的规矩,三十的当天早晨,母亲起床替我穿衣,我竟吃了一惊。要知道,这在平常时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接着,她又叮嘱我早晨不要梳头,说是以后烧菜做饭会掉头发在里面的。然而,我却依然我行我素,一边照镜子,一边却又在认真仔细地偷偷取出梳子来梳头。现在又回想起来,当时的我真是太有个性了!
不管怎样地来回折腾,母亲都会在除夕夜的那天晚上,烹饪了一桌的好菜,有糖醋排骨、宫爆鸡丁、红烧鲤鱼……还有我最爱的清蒸鲫鱼。这些佳肴可不是随随便便做的菜,每一道菜都有美好的寓意。例如说:糖醋排骨意味着甜蜜的生活,宫爆鸡丁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红烧鲤鱼象征着年年有鱼,祝福家里的孩子鲫鱼跳龙门……每一道菜都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是我们一方水土孕育出来的特有的民俗精华。浓郁的年味儿弥漫在这间屋子里,一桌桌的美食与大家的心积聚在一起,令人心生一股股暖意!这仿佛是一年之中家人最珍贵、最温暖的美好时光。
当然,一家人团聚一堂,少不了会聊起很多往事。吃完饭后,我们围炉而坐。母亲在闲聊中不知不觉地一双手一边比划,一边语重心长地说起往事来:“想想我们小时候,吃的是南瓜藤和“麻头子面”搅的面糊,还有毛草根,喝的是凉水。记得有一次,我偷吃了家中的一根红薯,被我的爸爸打了一顿,屁股痛了三天。我们那时平时根本没有一件新衣服,家里大的孩子穿了小的孩子穿,只有过年时才会沾一点喜气,穿一双新袜子,但那也足以让我们惦记一年,高兴很久了。看看现在的生活,想吃什么喝什么,都可以用钱买到,挣钱也比以前容易多了。你们的衣食住行可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孩子,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才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听母亲总讲这些过去都有点厌烦了,可在这除夕之夜,我感受到的是母亲儿时生活的艰辛,还有对过年的期待与快乐。和妈妈的过去相比心中感慨万千……后来在家人发压岁钱的喜悦中,温声细语的唠嗑中,我又渐渐地进入了梦乡,靠在母亲的怀里,好不舒畅!
第二天早晨,我缓缓地睁开眼,感觉年味还在嘴边,不舍得消释,也不舍得淡化……也许,这就是年味吧。
家乡的年味儿,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