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名作赏析:富平少侯
李商隐名作赏析:富平少侯,富平少侯拼音版
富平少侯
李商隐〔唐代〕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注解】
1.富平侯:汉张安世封富平侯,其后人延寿、勃、临、放相继嗣爵,尤以张放最得成帝宠幸。成帝与放微行出游,常俱称富平侯家人。张放娶妻时,成帝为放供张(陈设帷帐等用具以供宴会),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娶妇。张放嗣爵,史书未载其年岁。诗中关于他的骄贵宴安的描写,亦出于作者虚拟。
2.七国:汉景帝时,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发动叛乱。此喻当时的藩镇。三边:战国时燕、赵、秦三国与匈奴统治区邻接,常须防备匈奴的侵扰。此借指当时吐蕃、回鹘、党项等边患。未到忧:谓七国、三边的可忧之事从未到其心头,暗斥其当忧而不忧。首句逆笔取势,先说“不知忧”,次句再点醒“十三”袭位,若顺说便平直无奇。冯浩说:“此章首七字最宜看重。”
3.不收金弹(dàn旦):《西京杂记》:韩嫣好弹(tán谈),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长安为之歌谣:“苦饥寒,逐弹丸。”儿童每闻嫣出弹,常随之拾取弹丸。银床:井上辘轳架。“却”为转折词(反而),“不收”、“却惜”一纵一收,“抛”、“在”二字亦宜注意,抛之不收者不惜,安置井头本不致丢者,却深惜而系念之,正贵胄憨愚的表现。冯舒曰:“三四犹谚云‘当著弗著’。第三比无当横赐,第四则膏泽不下也。”
4.彩树转灯:周围环绕灯烛之华丽灯柱。珠错落:形容繁灯如明珠交错照耀。绣檀迴枕:疑指周迴镂刻纹饰之檀木枕。玉雕锼:形容檀木枕刻镂精工,光润如同玉雕。二句皆叙宿处,已暗逗下文新得佳人与当关拒客。
5.当关:守门的人。侵晨:凌晨,清早。莫愁:古代女子名,洛阳人,后嫁卢家为妇(见萧衍《河中之水歌》)。一说石城人,善歌谣(见《旧唐书·音乐志》)。两句述现象在前,点原因在后,倒置叙述顺序,且拒客之原因不过“新得佳人”,轻重亦倒置,遂显得格外深警。何焯说:“借‘莫愁’字与‘未到忧’相应,言外则所谓无愁有愁也。”
【赏析】
本篇是托古讽今之作。题为富平少侯,而所咏则与张放具体行事无关。抛金弹用韩嫣事已为张冠李戴,末尾用莫愁,更属后世典实。且首句责其“七国三边未到忧”,若所讽对象为本来即仅知玩乐的贵介,亦属无的放矢,必其人居其位当忧而不忧,才可能有这样的要求和谴责。篇末以“莫愁”暗讽其终将有愁,与下选《陈后宫》结句“天子正无愁”,用意也非常相近。所以清代研究家徐逢源、冯浩等举汉成帝微行时自称富平侯家人等事,证所谓“少侯”实即“少帝”,所讽对象为唐敬宗,大体可信。敬宗少年袭位,不知忧念国事,荒淫奢靡,惟以宴游为务,与诗中所咏少侯事正相符合。
李商隐托古的作品颇多,这类托古讽今之作,与他重在昭示历史鉴戒(如《隋宫》)的以古鉴今之作,和重在借古事隐指现事(如《瑶池》)的借古喻今之作不同,它的题面虽似咏古,而内容与题面不相涉,或者故意错易史实,透露假托古事寓讽的蛛丝马迹。读者可以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