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2022年中考作文预测题范文:静

2022年中考作文预测题范文:静,静为题的作文800字

东宁市东宁一中 龙 缘

静,是世界的本源,一瞬间的静,造就了世界的动。“静”之一字,包含多种,可究其源头,当为人心之静。心静,则万物皆静;心动,则万物皆动。

静,是沉潜。体味一种思想的深邃,体会一门学问的博大精深,都需要静。“板凳需坐十年冷”,几十年的沉潜未必能换得学问的厚积薄发,但却能换得精神世界的安宁。屠呦呦,经过三十年“食野之蒿”的沉淀,换来了青蒿素的诞生,这是沉潜的力量;居里夫人在提炼了十余吨废渣后,终于换来了0.1克的镭,当她坐在黑暗的实验室里看着那发出幽淡蓝光的镭,她品味着沉潜的美好。沉潜,不一定是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也可能是在心灵的一角

。静,是修心。当心不再浮躁,静静地跳动时,我们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六祖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苏东坡一生坎坷颠沛,拥有绝世才华却无法得到重用,无法大展宏图,但他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他用乐天的态度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有人说这是赤子之心,但我说这是安静之心。古往今来,那些鸿儒大师们,身上往往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与力量,那便是静。静,是平静。世界的美好,自然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只有平静的心灵才能感悟到。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文人墨客用苦读来寻找内心的平静;燃指供佛,断臂染血,仁义之士用苦行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子曰:“七十而不逾矩。”时间的沉淀会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平静。新生的婴儿之所以能任意而睡,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毫无杂质,平静故安之若素。

静,是直面痛苦。当一颗心真正拥有了静的力量,那么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都无法影响其一丝一毫。人们往往认为:人生的痛苦永远多于欢乐。因此总在幻想,将痛苦转化为欢乐。但我们需要知道,当一颗心真的静下来时,欢乐与痛苦的价值是等同的,光明和黑暗的意义是等同的,生与死的去向是等同的。因为,静是直面一切,洞察一切的真正力量。史蒂芬•霍金在巨大的痛苦面前发现了宇宙的奥秘;史铁生在极大的悲哀面前体味着人生的意义;海伦•凯勒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感悟着心灵的美好。当我们面对痛苦时,勇气是暂时的激情,而静却是永恒的力量。古代没有发达的科技,没有丰富的信息,古人能做的,仅仅是用心去感悟自然。自然是静的,自然在静中焕发生机,在静中绽放美好。

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便是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宁静。现代人,往往会因为不经意地瞥见自然的一角而感动万分,会因为片刻的安定而幸福不已,而这都是因为我们如今的世界里缺少了静。当电灯成为黑夜里的太阳,夜的静谧消失了;当电磁波扰乱了空气中的分子,人心的平静消失了;当现代科技代替了纸张书本,思想的宁静消失了。日出与日落,潮涨与潮落,这些平静的事物之所以会让人感到欣喜,是因为其触动了人心中那安静的一隅。可现如今的社会里,那一隅却充满了灰尘,黯淡且无光。拥有静的人,带给他人的是安全感与崇拜感。

静使人清晰,使人明智,使人拥有主宰内心、主宰人生、主宰万事万物的力量。无论你身处何方,去往何地,无论你上一刻经历了什么,下一刻即将发生什么,都请保持你内心的平静、纯粹与透明。人之所以会向往远方,向往未知和神秘,是因为他们的心,相信那里会有产生静的力量。

【评点】本文紧紧围绕一个“静”字进行纵向发散式论述,写“静”的内涵,谈“静”的作用,论“静”的意义,使文章观点更加深邃、开阔。另外,本文旁征博引,气势十足,屠呦呦、居里夫人、苏东坡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例证贯串始终,极具典型性,增加了论证的说服力。文末总结全文,使论点有力地凸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