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生活圈:写字远游炼丹药,爽死个人得了
王羲之的生活圈:写字远游炼丹药,爽死个人得了,王羲之练写字的故事
魏晋时期的名士,有个性却无骨气。
王羲之生活在东晋,他是名士,却不是猛士,王羲之的人生不够惨淡,现实的生活,远没有那般淋漓。
王羲之是生活在安乐窝里的公子哥。
刘禹锡曾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字,指代的便是王羲之的家族。
琅琊王氏的先祖,名曰王子晋,他本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平素喜爱吹笙,其乐声恰如凤鸣之音,王子晋最后驾鹤西去,决绝于人寰之间。
李白腹中有无数华彩文章,谈及王子晋时,竟也一时语塞,便用大白话表达对他的仰慕: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传至东晋,王家已然成了著名的望族大姓,王羲之的祖父,是东晋王朝的开国重臣,他的父亲亦是朝廷肱骨。
他家的势力能有多大?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家族影响力可见一斑。
虽然染尘埃于世俗,但王羲之基因里的神仙气度,却从来不曾丢弃。
王羲之是一介名士,他需要直面的,也只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老者名叫郗鉴,他想从王家,给自己的女儿选择一个女婿。
王家的年轻公子很多,听说觅婿之事,一个个华妆丽服,却又期期艾艾。只有王羲之一人,坦胸腹于东床,对什么也不闻不问。
东窗没有事发,东床却寻得一枚良婿。
在郗鉴的门生面前,王羲之“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有此疯癫举动,就像是刚嗑过药的瘾君子的模样。
毕竟,王羲之的确有嗑药的恶习。魏晋时期的名士,最爱服用的那味堕落的药方,叫做“五石散”。
相传这种散剂,是名医张仲景发明的,他发明此药方,主要是给伤寒病人吃的。
换言之,正常人吃了这种药,必然会发热气短,还伴有胡言乱语的副作用。
王戎,位列“竹林七贤”之一,本也是智慧贤达之人,他曾担任司马冏的尚书令。
河间王要出兵攻打,司马冏集合麾下谋士问策,当问到王戎的时候,王戎侃侃而谈道:“敌方带兵百万,锐不可当,我建议您退休回家,安享天年,明哲保身。”
王戎这一番高论,气坏了司马冏,但是他最后选择了原谅,因为王大人刚服用了“五石散”,献计之时,也正好是药发之刻。
“五石散”受到贵族的推崇,是因为它能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魏晋时期的名士,尤好追求精神层面的升华,这味药剂显然是最好的慰藉。
南北朝的名医,也非常推崇“五石散”,称它为:“制作之英华,群方之领袖。”
吃完“五石散”后,全身先发热,之后会变冷,发冷之时一定要吃冷食,穿薄衣,所谓“寒衣、寒饮、寒卧、极寒益善。”
王羲之袒胸露乳,怡然自得的模样,颇像服药之后的现象。
但服散之后,静卧又是大忌,服药者需要来回不停地走动,这也是“散步”这个词汇的来源。
为了标新立异,服药后又静卧不动,这种说法显然说不过去。
但王羲之自我炒作的嫌疑,总归是有的。
还有另一种可能,王羲之真就没把选婿当成什么大事。
据说,少年的王羲之本就不善言辞,但他又是个心高气傲、放浪形骸之人。
当时的名士,率性而任诞,主要是为了逃避政治和现实,但世间又有几人是真名士?
“竹林七贤”的王戎就不完全是,他虽为一时名流,但吝啬贪财,全没有古君子之风。
王羲之后来有诗曰:“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他作此诗,完全是为表明心迹,与选婿无关,却是对此事最有力的回应。
除了服食“五石散”,王羲之竟然也经常吃道符,就是那种黄色的劣质纸片。他有此举动,完全受其小舅子郗愔的鼓动。
郗愔也是个奇人,他平素不爱与人交往,隐居在家十多年,不问世事。另一方面,他又善于聚敛财富,家中钱财何止千万。
郗愔本也是朝廷高官,身体却不太好,他常有腹泻的病症,而得病的原因,就是因为吃了太多道符。
好好的肠胃,装满各类石头和纸张碎屑,不得病才怪。
后来他干脆过起退休的生活,专心致志于黄老之学。和郗愔共同修道的,还有高士许询,自然也包括姐夫王羲之。
王羲之的小舅子是一朵奇葩,他的夫人却是阆苑仙葩。
作为东晋杰出妇女代表,王夫人解锁了两大成就。首先,她一股脑为王羲之生下七子一女;其次,她一口气活到九十多岁,不但熬没了丈夫,也送走了儿子王献之。
王夫人虽是一介女流之辈,在书法上也不让须眉。她的弟弟郗愔,本也是书法大家,尤其擅长草书与隶书。
如若生活在别的朝代,他于书法之艺,还有可能独占鳌头。可惜,郗愔生活在东晋,他的姐夫叫王羲之。郗愔比不过王羲之也就罢了,王羲之妻子的书法,也让他望尘莫及。
王夫人不属于民间,此人只应天上有,世间难得几回寻。
郗愔称呼其姐为“女中仙笔”。
王羲之对她,亦不敢小觑,据考证,有很多王羲之署名的书笺,即是由其妻代笔。
王夫人启发王羲之书法的故事,发生在床帏之间,竟也流传于千古。
王羲之练字时过于投入,哪怕没有笔,也常用手指来回比划。一日晚间,在卧房之内,王羲之竟在夫人的背上写写画画,被惊醒的王夫人,颇为娇羞的埋怨:“人各有体,何必摩人之体。”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王羲之突然明白,一味模仿前人,到头来不过一个字匠,只有继往开来,发展自己的书体才是正道。
王羲之以书法闻名于世,于书法之技,下了相当的功夫,但书法终究也只是他的爱好之一。
在政治上,他有自己的抱负。王羲之出生于世家,但很少考虑一家一族的利益,虽有机会到中央为官,但王羲之更愿意到地方任职,做具体工作。
担任会稽内史期间,因与顶头上司不和,王羲之深以为耻,干脆辞职了事。
他的政治生涯,也便结束了。
游山玩水,射鸟钓鱼,服食求药,逐渐成为他生活的全部。按照《晋书》里的说法是:“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我敢断言,哪怕是秉笔直书的史官,写到这里,也会留下艳羡的目光。
率性自然,情随性至,任性而为,弘扬自我。
王羲之的朋友圈里,有道士,有名士,有钻研道术的小舅子,还有娇滴滴的妻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王羲之书写的杂帖里,世人也能读出这个中年人的快活和苦恼。
王羲之是发帖狂人,据《全晋书》所载,与他有关的杂帖,共计五百余则。在这些杂帖里,王羲之谈论书法的内容少的可怜,而谈论自己服食丹药的记录,却比比皆是。
尤其是服食丹药,身体的不良反应,屡屡见诸于笔端。
王羲之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但他服食散药的频率,却愈来愈高。
58岁那年,他的身体,再也忍受不了丹药的摧残。于是,风流绝代的书法家和生活家,终于羽化登仙,追随他的先祖而去。
留给后人的,是一地鹅毛,一笔书法,还有一世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