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亚洲学生的特点(中学亚洲人青年)

导语:“A-”是亚洲学生眼中的“F”?

学习压力大,是亚洲地区的通病,学生就算留学到国外,始终都是比较用功。

➜在美剧里针对亚洲教育如此评价:

“‘A’ for Asian”(A等于亚洲人)

“‘A-’ is Asian ‘F’”(A减是亚洲人眼中的F)

……

亚洲人的“书虫”形象,

一早根深蒂固。

虽然表面上亚洲人的成绩比西方人好,但论创新思维就难以匹敌了。

“ 亚洲社会的教育制度都尝试学习西方教育,但没想到对方同样觉得“隔离饭香”。美籍华人虎妈将自己的育儿方式写为书,令美国掀起一阵关于东西教育的讨论。

原来连英国的教育制度现在也开始追赶亚洲国家,内容愈来愈艰深,令英国学生的学业压力也愈来愈重,幸好老师也很体谅学生。

曾经有一套BBC的纪录片,讲述五名中国老师到英国一所中学教书,试验中国教育在英国的可行性,这节目十分好看,建议大家去看看。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

举例:欧美和亚洲学生,

对做presentation要求很不同。

比如中国学生习惯简而精,举出数个方案逐个解释,最后得出结论。

不过在欧美同学看来,相比起直接提出答案再解释,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搜索足够分量的参考资料去佐证。

亚洲式的presentation实在片面,答案看起来总像常识般理所当然,然而,读大学不就是要去思考“常识”背后的意义吗?

+ 世界顶尖优等生的成功归因有哪些?

“ 别太担心成绩,多担心学些什么。如果专注所学,基本上就会有好成绩。如果专注成绩,会把自己逼疯。——一名卡内基梅隆大学优等毕业生。

了解优等生努力不懈的原因为何并不容易——但为了找出原因,美国一家教育调查机构评估优等生们学业成功的各项归因。调查结果如下表:(重要性范围1—10,数值越高越重要)

决心8.98 求知欲8.73 自我压力8.69 企图心8.64 聪明才智8.02 家人支持7.51 父母压力4.2 好老师7.04 同学压力3.25

➜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结果:

1. 决心

这是高成就学生给分最高的因素,从这也可看出他们对学校的态度。他们大多数人的主要动力并非来自外在因素,像是咄咄逼人的父母和老师,或是他们聪明绝顶、一切对他们理所当然。他们的动力来自内在—来自对成功的渴望。

2. 求知欲

大多优等生为的不只是成绩。他们是真的在乎自己学到什么。对世界很好奇是很重要的,那是一种想要了解事物的渴望。

3. 自我压力。

跟决心一样,这个高分因素反映出学生内心对成功的渴望。它的排名比父母及同学压力等外在因素高出许多。

4. 企图心

这也是一个得分颇高的因素;虽然跟决心很像,但比起当下,企图心更专注最后成果。对许多优等生而言,拿高分很重要,因为这能帮助他们追求事业并达成个人目标。

5. 聪明才智

没人说聪明才智不重要,但它的重要性远不如决心和努力读书等因素。重点在于,你不必是天才,也能在学校表现突出;大多优等生也得努力读书,才能有现在的成就。

6. 家人支持和父母压力

从表格可以看出,优等生将家人的支持,排得比老是要求他们拿A的父母还高。在调查里,绝大多数的人(约四分之三)表示父母很支持他们。只有百分之十八说拿好成绩是受到父母的压力,而百分之七的父母丝毫不在乎他们的在校表现。

7. 好老师

调查结果显示好老师很重要,但对优等生而言不是极为要紧的因素。有老师启发你、催促你全力以赴固然很棒,但你不能依赖这点。求学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几个糟糕透顶的老师,所以你该准备好面对各种性格的老师。

8. 同学压力

这点似乎不是挺重要的因素。有朋友挑战你、让你表现杰出或许有帮助,但大多优等生并不认为这是成功必不可缺的项目。再一次地,这些外在因素似乎不如学生自己下定决心想要成功来得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