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教堂文化含义(哥特式教堂风格及象征意义)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哥特式教堂的宗教文化探析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哥特式教堂文化含义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从基督教在欧洲站稳脚跟开始,教堂就成了反映基督教最为直观的一种方式,在众多的教堂中,哥特式教堂就成了天主教教堂最为突出的一种教堂模式了。
哥特式教堂能够上升到宗教艺术的顶点,没有在它承担天主教传播重任的时候,相反是在17世纪晚期开始的。随着波旁王朝引领的奢摩之风不断蔓延,就连教堂也难以幸免,于是装饰最为华丽的哥特式教堂成为了备受贵族推崇的主流教堂模式。
事实上哥特式教堂最初仅仅在东法兰克地区流行,成为日耳曼部落接受基督教文化的一种象征,随着法兰克王国的影响力加深,这才使得哥特式教堂逐渐成为了传播基督教的主流,可它骨子里还是离不开日耳曼部落最初的野蛮。
因此它起初并不受主流的基督教文化所接纳,直到文艺复兴后,哥特式教堂才因为贵族文化成为了宗教中的贵族,那么哥特式教堂究竟是如何完成自身的文化定位转变的呢?
一、被视为野蛮文化的象征
西罗马帝国亡于日耳曼部落之手,这让罗马帝国残存的半壁江山与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几乎成了世仇。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因为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两地免不了要有一定的交流,这让流行于法兰克王国中的教堂模式被称之为了哥特式教堂,之所以得名也出自于野蛮文化之意。
当时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带有非常浓厚的政治偏见的,这造成了哥特式教堂不过是一个空壳,里面装的并不是基督教的文化内涵,相反还是野蛮的文化。
政治上的偏见一度忽略了哥特式教堂在文化艺术上的成就,抛开固有的政治偏见不说,在艺术成就上哥特式教堂算是在天主教教堂中位居前列的,正因如此才有它日后在文化定位中的转变。
长期受排斥的哥特式教堂,进入到中世纪后,依旧是被边缘化的一种教堂建筑模式。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罗马教廷非常赞赏这些为宗教而战的指挥官所提出的贫穷击美德的口号,对于奢华的教堂模式往往给予了排斥。
无论是出于文化根源上的排斥,还是依据现实政治利益的需要,罗马教廷喊出这样的口号后,自然是受到各国追捧的,这也直击了哥特式教堂的痛处。
因为华丽的外表,意味着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银,所以建设哥特式教堂需要花的钱也比较多,尽管这对于曾经还未加入到基督教主流文化中来的日耳曼部落来说,这是一种对宗教上的崇敬,可对于罗马教廷来说,耗费大量金银区修建教堂,这便意味着能够上交的税收将减少,对于罗马教廷来说自然是不利的,自然而然地遭到了罗马教廷的反对,以至于让哥特式教堂一直都被扣上了野蛮文化的帽子。
二、华丽装饰下的宗教艺术
建设需要耗费大量金银的哥特式教堂,在宗教艺术的表现上,可谓是有独到之处。
首先建设教堂的石材就非常有考究,这些石材曾是流行于德意志地区的日耳曼部落用于建造神庙和祭坛所用的石材,它有犹如大理石一般的华丽,于是在视觉上便冲击到了传统上的教堂。
尽管这些石材并不易得,可早年在打造哥特式教堂的时候,还是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开采这些石材,用于建设哥特式教堂。除了石材上的特别以外,玻璃花窗成为了哥特式教堂最为重要的艺术成就之一。
与不少教堂将主要艺术成就体现在壁画上不同,哥特式教堂大量使用玻璃,在玻璃上体现宗教的绘画,这让它在价值上领先了同时代的不少教堂。
因为在中世纪,玻璃价值不菲,所以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所要耗费的财力便可想而知了,另外在玻璃上展现绘画艺术,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这让手工工艺在玻璃绘画上有了展现。
最初哥特式教堂上的玻璃画,都是利用玻璃上色的,可后来随着颜料脱落等原因,严重影响到了玻璃画的美感,于是此后便采用了彩色玻璃进行组合。
在那个生产力还不发达的中世纪,想要完全依靠不同色调的玻璃组成一幅幅宗教壁画,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正因如此哥特式教堂在玻璃艺术上成就极高,也让基督教在宗教上的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壁画上,在玻璃上也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将一幅幅宗教壁画展现在玻璃上后,利用自然光泽,便能够让光芒打亮这些宗教绘画,让基督教信徒从内心中感受到一种心灵港湾的感觉。
于是在利用哥特式教堂传播基督教的过程中,一度让不少日耳曼部落转变为了一群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从这里也能感受到它在宗教艺术上的成就之高。
三、罗马帝国工艺的复兴
采用大量玻璃艺术展现宗教文化的哥特式教堂,无论是在玻璃的制造工艺还是在玻璃的切割以及艺术品的制作方面都展现了罗马帝国时代的工艺复兴。
尽管继承西罗马帝国的土地后,活跃在法兰克王国中的日耳曼部落还是被称为了蛮族,可他们融入基督教文化圈以及继承西罗马帝国的政治遗产的野心是不容忽视的,正是这样的野心作祟,使得日耳曼部落在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文化的同时,也学以致用,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宗教文化中的哥特式教堂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利用哥特式教堂的华丽,表现了蛮族融入基督教文化圈的决心,最终也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政治效果,基督教也成了他们手中用于控制思想的工具。
通过复兴罗马帝国时代彩色玻璃的炼制工艺,让一块块彩色的玻璃替代了壁画中的颜料,转而采用玻璃切割来完成玻璃绘画中的上色步骤。
在没有机械玻璃切割工具的年代里,想要完成一块彩色玻璃的切割,可谓是极为困难的,哥特式教堂中的玻璃画对玻璃切割工艺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损毁一块玻璃。
通过一块块彩色玻璃的拼接,一幅幅华丽的玻璃画展现了出来,从这些玻璃画中,展现得不仅有罗马帝国时代的工艺复兴,更是对罗马帝国的尊重,希望通过基督教作为宗教纽带,使得日后日耳曼部落所建立起来的国家能够完成政权的交接。
从本质上来看也是反应了一种政治上的愿望,也正是在哥特式教堂的建设之下,玻璃切割工艺有了极大的进步,在罗马帝国所遗留下的基础上有了不断进步的一面,这让它在传播宗教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技术工艺的发展。
曾经作为一种被排斥的基督教教堂的建设模式,哥特式教堂经历了从贬低到高位的华丽转身,当然这也反应了不同时代对宗教文化艺术上的认知差异。
尽管哥特式教堂出于野蛮之意,可在展现宗教艺术上却有着独到的一面,利用复兴罗马帝国时代的彩色玻璃炼制工艺,将彩色玻璃通过切割拼接成一幅幅玻璃画。
这让哥特式教堂在色彩上要胜过其他教堂,也让哥特式教堂除了玻璃画的鲜艳动人外,更是让阳光的柔和给了众多虔诚的信徒一个心灵的港湾,使得教堂不再显得冰冷而是有着阳光般的温暖,这也让哥特式教堂此后被当成了一种主流的教堂艺术文化所推崇。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哥特式教堂的宗教文化探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