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高校推行“职称退步”制,年轻讲师喜出望外,正高教授:你笑早了

大学教师作为高知的代表,社会地位颇高,也是最受人尊敬的群体之一。网上有一名毕业多年的211院校大学生,在网上回忆:当初认为是老师夸大其词,现在才知道老师说的都是真理。

这位大学老师,面对上课时兴趣寥寥的学生,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你们现在花几千块的学费就能上一学期我的课,却不认真听,等你们工作后就会知道,企业想请我讲一节课,几千上万都得看我有没有时间。

往届的毕业生学姐们也会有这样的感悟:大学时期不珍惜的那些老师教授们,毕业后才意识到,这些人很可能是自己这辈子遇到过的,文化和阶层最高的群体了。

高校推行“职称退步”制,年轻讲师喜出望外,正高教授:你笑早了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以往,提到大学老师,除了高学历这一标签外,“最体面、轻松”的工作,也是非他们莫属。

前十几二十年,趁着精力旺盛的年纪,努力发论文、做成果、带学生,评上了副高级或者正高级教授职称后,就可以安心退到幕后,做一些简单的教学指导工作。

可如今情况不同了,大学老师不再是“轻松躺平”的代名词,甚至有大学老师奋斗了大半生,好不容易从熬到了副高级,结果临退休了,又沦为了普通讲师。

一位在职大学教师分享了他所经历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的几所高校,对已经通过考核,成为长聘教师的大学老师,实行了更加严格的考聘管理制度。

按照考核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教师,则按照“职称退步”管理举措,依次降级,正高退级为副高,副高则退级为普通讲师。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中,终身教职制度,不可避免地成为部分自律性差的教师,偷懒享受的借口。

而在国内的教育模式下,不仅晋升难,想永久性地保住铁饭碗,光靠躺平也是不现实的,各式各样的考核和审查相伴左右,若教师犯错情节严重,铁饭碗被摔碎也被认为是情理之中。

也许是中国人才太多,不拘泥一两个的剔除,正相反,腐肉被挖掉,才能生新。担不起重任的下去了,新人才能有位置可坐。

“奖勤罚懒”相结合:在保证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维护教师尊严

因此,当高校的“职称退步”制度实施初期,不少年轻讲师是喜出望外的,可作为看遍了政策更迭的老教授而言,这不过是表象罢了,实际上,年轻讲师高兴的太早了。

“职称退步”对于整个教育体系而言,表面上看是更新完善,保持鲜活,而对所有教师队伍而言,却是把人逼到了“绝境”。

教育管理者的心中,希望大学老师能夜以继日、不舍昼夜地教书、科研,为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超值的贡献,以满足所谓的教师责任。

但实际上,是人都会老,教师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状况、教学精力和工作效率每况愈下,是人之常情。

但这种“退步”,也并非躺平的象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老师学者,把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全都贡献给了教育,才得以有机会,在晚年享受高级职称的待遇。

而“职称退步”实施后,不仅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也效仿双一流院校的管理方法,提高审核标准,年迈的老师无能为力,就只能被迫降级,奋斗半生,好不容易快熬到退休了,结果又变成普通讲师了。

至于年轻讲师,眼下的“得”不过是一时的,若“职称退步”被长久保留,当下老教授的遭遇,就是年轻讲师的将来。

恶性循环一旦形成,还有几个老师愿意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教育和科研?反正奋斗半生归来还是讲师,退休金都没区别。

写在最后:

与其老了被踢,不如直接躺平,索性就不努力了,若真是如此,那高等教育的发展,岂非注定要往下坡路去走。

“懒罚”合理,但也要理性判断,到底什么才是“懒”,想提高在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并非只有处罚这一个方式。

奖勤罚懒,不少高校都采取二者相结合,且以“奖勤”为主的管理政策,维护公平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人民教师该有的尊严。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