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孟子认为人知识(如何理解孟子的知人论世)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孟子论知识分子的价值与赏善罚恶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孟子认为人知识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孟子认为人知识(如何理解孟子的知人论世)

关于该不该出来做官,该不该拿高薪,孟子面对好几个人的追问了,有慕名拜访的人,也有自己的弟子。有一个有意思的情况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孟子自己的弟子往往比外人还能让他尴尬。当初孟母去世帮他办丧事的充虞就质疑葬礼的奢华;在离开齐国孟子郁闷的时候还是这个充虞质疑孟子的情绪有“怨天尤人”的嫌疑。这次有一个让孟子尴尬的学生上场了,他叫彭更。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孟子.滕文公下》)

老张试译:

彭更问道:“跟在身后的车几十辆,跟随的人几百个,从这个诸侯国吃到那个诸侯国,不是太过分了吗?”

孟子说:“如果不正当,就是一篮子饭也不能够接受;如果正当,就是像舜那样接受了尧的天下也不过分。你认为这样过分吗?”

彭更说:“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读书人不劳动而白吃饭,是不对的。”

孟子说:“你如果不互通有无,交换各行各业的产品,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就会使农民有多余的粮食没人吃,妇女有多余的布没人穿。你如果互通有无,那么,木匠车工都可以从你那里得到吃的。比如说这里有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长辈,奉行先王的圣贤学说,来培养后代的学者,却不能从你那里得到 吃的。你怎么可以尊重木匠车工却轻视奉行仁义道德的人呢?”

彭更说:“木匠车工,他们干活的动机就是为了求饭吃。读书人研究学问,其动机也是为了求饭吃吗?”

孟子说:“你为什么以他们的动机来看问题呢?只要他们对你有功绩,能给他们吃的,那就给他们吃的罢了。况且,你是论动机给他们吃的呢?还是论功绩给他们吃的呢?”

彭更说:“论动机。”

孟子说:“比如这里有一个人,把屋瓦打碎,在新刷好的墙壁上乱画,但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弄到吃的,你给他吃的吗?”

彭更说:“不。”

孟子说:“那么,你不是论动机,而是论功绩的了。”

老张简评:

孟子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心有良知

一个还是当受不当受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是正当的,再多也可以接受;如果不正当,再少也不应该接受。那么正当与否如何界定呢?那就是“义”,是不是利益社会大众,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就是“义”。孟子在这里的观点与孔子所谓 “如利思义”(《论语·宪问》或“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的观点以及他自己“当辞则辞,当受则受”的实际做法(《公 孙丑下》)都是一致的。说到底,还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就是“如其道”,“无道”就是“非其道”。这是孟子一贯的义利观。一个知识分子的价值就体现在他的学问和倡导的思想是利于大众,利于整个社会的,这种对社会民生有利的行为就是“如其道”的,其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孟子食于各个诸侯理直气壮的原因。

另一个方面是动机与效果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如何看待计划和业绩。

在这一点上,孟子同样采取了他一贯的推谬手法,把论辩对手推到荒唐的境地,使之不得不承认错误,从而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当然,也有人说他是在诡辩。)

在我们今天看来,他们师生之间所谈论的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学生彭更是从动机来看问题,解决问题。孟子则是从实际功绩,也就是效果方面来看问题,解决问题。有点近似于我们今天说不听大话、空话,只看工作实绩。

当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动机与效果的问题是一对哲学范畴。我的观点是二者的统一,也就是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无论你是好心办了错事,还是做好事的“动机不纯”,都是不对的。蒲松龄《聊斋志异》开宗第一篇《考城隍》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别有用心”的业绩不能赏,那“无心之过”,虽然不对但也不重罚。

存善心,说善语,做善事

只不过,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实践,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到二者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还是应该主要看实绩,也就是“食功”而“非食志”了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孟子论知识分子的价值与赏善罚恶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