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2023中考语文】中考写作专题之修辞手法(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做到: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的种类及其运用是否正确;②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③学会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写句子。

初中阶段我们应主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方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可以把话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语言的最佳表达作用。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该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理解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其主要考查形式有:①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修辞方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的正误;②指出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③运用修辞方法造句或仿写句段;④运用对偶的知识对对联。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2 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

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像”表比较)

②表示猜度。例如:

这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好像”表推测)

③表示想象。例如: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仿佛”表想象)

④表示列举的引词。例如: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向秀丽等。(“像”表列举)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 种类

由于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的情况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运用拟人要注意的问题

(1)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

每个人所见到的事物都会带着个人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高兴时看到的天可能是蓝的,而悲伤时看到的天可能就是灰的。我们在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时,所表达的情感也应该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不能片面地为追求修辞而不顾整体的表达效果。例如:

①今天我挨了老师的批评,在回家的路上,路旁的野花也在嘲笑我。

②今天我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回家的路上,路旁的野花迎面对着我高兴地笑着。

这两个句子所用的拟人修辞就很恰当地表现出了作者的心理状态,所描写的景色与情感相符。

(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应该有相似或相近之处。

没有相似或相近之处,生硬地把“人”和“物”或者“物”和“人”拉到一起进行比拟,并不能达到修辞的效果。只有二者有相似点或相近点,才能把物写得像真正的人一样。例如: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里把油蛉、蟋蟀发出的声音比拟成人“低唱”“弹琴”,一方面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的美妙,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作者对油蛉和蟋蟀的喜爱之情。这里拟人的运用就是恰当的。

(三)夸张

1 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法。

2 种类

(1)缩小夸张。是在抓住事物特征的基础上,把事物特征往小(少、慢、矮、短、弱……)的方面说。例如: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2)扩大夸张。是把事物特征往大(多、快、高、长、强……)的方面说。例如:

②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3)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

④农民们都说:“看见这绿油油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例①中,把“五岭”看作“细浪”,把“乌蒙”看作“泥丸”,突出了红军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例②中,从侧面写出了天气炎热的程度,为下文写祥子拉车之艰辛做了铺垫。例③中,“白发”不会有三千丈,但诗人这么一夸张,就强调了愁的深沉,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增强了感染力。例④中,看到“绿油油的麦苗”而联想到“白面包子的香味”,突出表现了农民们展望丰收的喜悦心情。

3 作用

(1)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2)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特别提示

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运用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以真实感。例如我们可以说“燕山雪花大如席”,却不能说“广州雪花大如席”。

(2)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

(3)夸张的表现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运用时要注意表意上的一致性,防止互相抵触。

(4)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四)排比

 1 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

2 种类

(1)并列式排比(句子间是并列关系)。例如:

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叶圣陶《苏州园林》)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

例①,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多方面表现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例②,作者运用相同的句式和修辞,写出花的颜色的特点。

(2)递进式排比(句子间是递进关系)。例如:

它是共产党人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全人类的大敌。

3 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