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玉有六德还是五德(玉有五德分别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玉德论——玉终究有几德?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玉有六德还是五德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玉有六德还是五德(玉有五德分别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使用玉器时,首先注意到了玉的质地的某些特性,由于玉石身价高贵,而君子的品德行为也应该高尚,两者相比,互相印证,便引起了哲人的思考,要求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修炼得与玉的某些特质一样,于是便产生了“玉德论”。

中国古代共有四位哲人较为系统地论述过玉德,按时间顺序介绍如下。

1.管子的九德论

最早提出玉德论的,是春秋早期的齐国管仲,他在《管子.水地》篇中论玉有九德。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凌,容也;叩之,其音清扬远彻,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释义:玉之所以高贵,是因为它有九种品德。光泽是温润的,仁爱祥和。相邻纹理清晰明白,相知坦诚。坚硬不会缩软,义重节高。棱角尖锐但不会刺伤人,行为既有原则但又友善。质地光鲜明亮,不脏不垢,品格干净利落。韧性刚直,宁断折也不弯曲,意志勇敢坚强。若有瑕疵,便可看见,不掩饰,精诚坦荡,错而不掩。众多的华丽光泽,共存共荣,互不影响,大度包容。敲击,发出的声音清澈远扬,纯正不减弱,说话动听,言而有信。所以人们才认为玉高贵,收藏它可以是宝物,剖开它制作成玉器后可以带来祥瑞。九种品德就出自这里啊。

2.孔子的十一德论

继管仲一百多年后,孔子提出了十一德论。《论语·礼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碈(hun,当时的一种美石)便宜而玉贵,是不是因为碈多而玉少?孔子答:不是多或少的原因,而是玉有德。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为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历来,君子都将自己的品德与玉相比。玉的光泽温润,仁爱祥和。质地密实,像板粟里外一致,耿直相知。有棱有角但不伤人,义气友善。佩戴时下坠,垂直不歪斜,礼我得当。敲击时玉音清长,终止时玉音婉转,乐声敦和。瑕疵和美丽互不掩盖,忠诚如实。各部分表里一致,诚信如圣人一样。气概如长虹,苍天宏宇。精神如山川,大地巍峨。特别专门用去制作圭、璋那样重要的礼器,是德的典范。普天之下莫不尊崇其高贵的身份,这就是道啊。

3.荀子的七德论

又过了一百七十多年,战国末期赵国的位哲人荀况,他的《法行篇》里提出了玉的七德论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叩之,其声清杨远闻,其止缀然,辞也。

释义

光泽温润,仁爱温和。质地密实如栗子,且纹理清楚,知识和智慧应该如此。坚强刚毅不屈服,大义凛然。棱角尖利而不伤人,行为应该如此。宁可折断也不弯腰,勇敢无畏。瑕疵与美丽之处都可见到,情真性直。敲击的声音清远,停止时余音连续缭绕言辞说话应该如此。

4.许慎的五德论

最后一位讲玉德的,是距荀子之后三百六十多年的东汉时期的许慎,若与最早提出玉德论的管仲的年代相比,已经是800年后的事了。许慎在他的传世大字典《说文解字》中对“玉”字作了专门的解释。

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鰓里自外,可以行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玉,是美丽的石头而且须有五德。玉的光泽温润,是仁爱恩泽的典范。质地角的内骨,内外分明,从外就可以知里,是正义忠贞的典范。玉音舒畅悠扬,很远前以听到,是智慧知识可以远播的典范。坚硬宁折不弯,是勇敢坚强,气节不辱的與范断口棱角尖锐但不凶狠伤人,是自我约束廉洁的典范。

四位先哲的玉德论中,孔子的最为全面,许慎的较为概括。

玉德论是我们的祖先对玉由表及里的认识与思考,是对玉的人文化的升华,亦是

国人崇玉、敬玉、爱玉的核心文化价值。玉德论最终把玉上升到人品气节的最高境界: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玉德论——玉终究有几德?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