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含义(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含义)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致知的含义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含义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含义(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含义)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首先给学生们讲的是知行合一,后来又讲诚意,有一段时间也讲“存天理,去人欲”,教法几经改变,最后定格在“致良知”三字上。

需知,虽然阳明的教法有多种,但这些教法的含义是相通的,善学者可以融会贯通。

王阳明在提出良知之前,并没有特意提“致知”二字。在传习录上册,王阳明提过多次“格物”,但没有单独提致知二字,只是强调“致知格物”是诚意的功夫。传习录上册是在阳明47岁刻印的,由阳明亲自审订过。

王阳明平息宁王叛乱,本来是大功一件,但是一些小人在皇帝面前诬陷王阳明是宁王的同谋,而且,京军首领张忠、许泰在南昌城里故意与王阳明作对。这时王阳明的处境比在贵州龙场时更为艰难。在这期间,王阳明又得知父亲病重,再加上祖母前不久去世,阳明的心情非常郁闷,想辞职回家,但朝廷不批准,阳明甚至想弃职逃走,后来得知父亲病好转,阳明才稍微平静一些。

一日,问诸友曰:“我欲逃回,何无一人赞行?”门人周仲曰:“先生思归一念,亦似著相。”先生良久曰:“此相安能不著?” 《王阳明年谱》

著相就是着相,佛教常用语,意思是心附着在外物上。心附着外物,人就不得自在。

经过这番磨难,王阳明的思想再上一个台阶,终于悟出了“良知”,这一年王阳明49岁。此相安能不著?悟得良知,就能不着相。“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王阳明年谱》

王阳明此前并没有特意提“致知”二字,在悟到良知之后,阳明也同时对儒家经典《大学》中的“致知”二字有了新的理解,开始着重提出“致知”二字。(致知就是致良知)

阳明开始对“致知”二字大加赞叹。“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阳明的学生陈久川甚至认为,这致知二字是泄露了天机。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先生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

自此,阳明的教法,开始着重在“致知”或“致良知”上。以“致知”来概括心学,最为简易直截。

致知的含义:

知就是良知,致就是落实,致知就是落实良知,就是依良知而行。

知是理之灵处。理是人对外境的应对之道,是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路径,就是道。致知,就是致这个“理”

面对任何外境,“知”都能晓得应对之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条语录在传习录上册,此时阳明还没有提出良知,但按照阳明的说法,在龙场悟道之后他就有良知这个意思,只是点不出这两个字来)

只要致知,就应对了万事万变,就能应对任何环境。致知二字,就是儒门的正法眼藏。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致知的含义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