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的致良知是什么意思(王阳明《致良知》原文)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王阳明:你们都误解我“致良知”的意思了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王阳明说的致良知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对心学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阳明先生力主【致良知】,所以这个词已经成了心学的标志,谈及心学,必定会谈【致良知】。但是,对于这个概念到底所言为何,可以说在当今时代,鲜有人知。在这里我想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对这个概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01、凡事总有个出处
在阳明先生之前,中国的典籍中谈及【致良知】这三个字的,主要是在四书中的《大学》和《孟子》里。不过,在这两本著作中,这三个字是被拆分开来提到的,并没有连在一起。
《大学》中,有【致知】这个概念,,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致”是动词,意为“达到、达成”;“知”为名词,是需要达成的某种境界。而在《孟子》中,则有【良知】这个概念,《孟子 • 尽心》中说:“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传习录》/ 致良知 =《大学》/ 致 +《孟子》/ 良知
阳明先生根据自己的学修,把这两个概念整合了一下,于是,【致良知】就出现了。在这三个字中,“致”依然是动词,是达到的意思;而“良知”显然也还是名词,是需要达到的境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要求读书人达到的境界,到底是什么?换言之,到底什么是【良知】?
根据我自己对于阳明先生和他的弟子们相关论述的学习,我觉得在阳明先生在世及他的亲传弟子讲学的时代,很多人对于【良知】的概念还是很清晰的,但越往后,人们对于这个概念的认识开始偏离,五百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偏离得比较严重了。或者说,越往后的人们,越不能全面理解【良知】这个概念,而仅仅只能理解其中较为肤浅的含义,对于其真正的深意,能理解的已经很少。
【良知】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可以分成浅、中、深三个层面来谈。
02、误解1:良知=做好人
浅的层面,即时目前大部分人所认为的,良知,就是良心、道德。所谓【致良知】,就是要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良心的好人、善人。
这个解释之所以会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一方面的确是浅显易懂,文字上也很好理解;另一方面,也和大部分人认为的“中国的文化就是重视仁义道德,就是要教人做一个好人”这种观点很合拍。于是乎,【致良知】就等于“做善人”,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要大家做一个善良的人。
要按这么说,“学雷锋”做好事,就是“知行合一”了?
这个说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良知之“良”,确有“善良”的含义。但是,这个说法其实也有明显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致良知】只是做个好人,那么从有文字记录的商周时代到阳明先生所在的明朝中叶,两千余年,哪篇文章,哪本典籍,是鼓励大家为恶,做一个坏人的?基本没有。既然“做好人”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乃至全人类文明的共识,何必烦劳阳明先生在明朝时专门搞出一套被后人称之为“心学”的理论?甚至,他这个理论如果只是教人做一个好人,那和其他任何典籍无异,心学又何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派?
所以,只要稍微想一想上述的问题,就会知道,【致良知】,绝对不是仅仅教人做一个好人而已,否则,心学根本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做个好人,仅仅是【致良知】最浅白的含义而已。
03、误解2:良知=善良的本能
那么,更深一点含义,是什么呢?请看在《传习录》中,阳明先生的论述: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传习录 · 上卷》
《传习录》记录了阳明先生和他的亲传弟子之间的问答和书信,可以说研究阳明心学的第一手资料。上述这段话是阳明先生的得意弟子徐爱所记录,言简意赅,可以让我们知道【良知】更深层的内含。
《阳明心学》的主要教科书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人们看见父母自然会想到要孝亲;看见兄弟自然会想到要友爱;看见一个小孩子趴在井口边,快要掉进井里去的时候;自然会生起恻隐之心,想要去救援。类似这种自然而然,不需要刻意造作就能产生的善心,就是【良知】。
根据这个描述,首先,【良知】肯定有善良的成分了,因为孝悌、救人等心念,当然是善良之心。其次,这种善良又和前面所说的“做好人”有区别。这里的善良是自然而生,不需要刻意造作;而前面所说的做好人,很多时候需要努力说服自己,甚至要和自己的私心恶念斗争很长时间,才会产生。所以这里的重点是“自然而然,不造作”,其含义当然是要比前面那个要深入了。
那么我们来对照一下自身的情况,看看是不是这样?一般来说,我们见到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父母兄弟等至亲,总是比较容易产生希望他们快乐幸福的善心;我们见到一个处于危急中的弱势生命,也很容易产生帮助救援之心,这自然而然,不造作的体验,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所以,很多人就根据这一条,认为【良知】,不是那种需要造作培养,甚至需要斗争出来的善心,而是自然而然,无需造作的善心。我见过一些研究阳明心学较为深入的朋友,就是秉持这样的观念。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良知?
当然,这种善心并非时时都能产生,面对父母兄弟和弱势生命能产生,但面对其他很多人和事,我们就不一定能有这样的自然而发的善心了。所以呢,需要修身,需要训练,让自己的内心,时时刻刻,都能产生那种自然而生的善心,这就是【致良知】,就是心学所需要的修行。
这种说法,当然比第一种更加深入了。的确,要时时产生自然的善心,不容易,需要训练,需要不断净化自己的私心才行。但是,这种说法,其实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经不起仔细推敲。
还是先来看在《传习录》中阳明先生自己关于【良知】的另一些论述: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
————《传习录》
Q 提问:见父见兄见孺子,岂不是都是见闻?既然良知不是由见闻而产生,可见那种需要见闻以后才产生的善心,并非良知,哪怕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已经经过“见闻”,和这句话的定义明显相违。
“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
————《传习录》
Q 提问:何为妄念?何为昏塞?无非就是浑浑噩噩乃至恶念丛生的状态,反正肯定不是忠孝廉耻等善心。既然连善心都不是,也就不用说是自然还是造作的。但是,阳明先生说,这样的非善状态,良知依然在,依然明,可见,【良知】不仅仅是善心,不管是不是自然产生的。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
————《传习录》
翻译:良知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聪明人还是笨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古今中外,人人皆有。
再从日常人心来分析:前面所说的那种“见父见兄见孺子”的自然善心,其实也并非人人都有,或者同一个人,有时会有,有时则无。比如和父母没有矛盾时就有,和父母吵架时则无;和兄弟没有冲突时有,和兄弟争遗产时则无;一般人可能见到弱势生命会怜悯,但大恶之人,杀人如麻者,视人命如草芥,遑论什么弱势强势?很多妇孺在战争中被对方士兵杀死,那些士兵在杀人时可有半点恻隐?
那么好,既然这种“自然而然的善行”并非人人都有,或者说是时有时无的,那如果这个就是【良知】的话,那岂非良知并非人人都有?或者说并非时时都在?如果是这样的话,岂非直接违背前面所引用的《传习录》中阳明先生自己说【良知】是“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这样的描述?
至此,我们已经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良知】,也不仅仅是“自然而然的善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王阳明:你们都误解我“致良知”的意思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