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宋薛绍彭上清帖释文(薛绍彭书法大全)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宋辽金书法专场「4」薛绍彭《云顶山诗》《上清帖等杂书卷》等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宋薛绍彭上清帖释文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宋薛绍彭上清帖释文(薛绍彭书法大全)

   生卒年不详。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宋神宗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自谓“河东三凤后人”。恭敏公薛向之子。累官秘阁修撰,知梓潼路漕。时以翰墨名世,善品评鉴赏。与米芾为友,每以鉴定相尚,得失评较。曾刻孙过庭《书谱》传世,后人推为精本。米芾尝言:“薛绍彭与余,以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以诗日,”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绍彭工楷、行、草书,师法晋唐,历来书家评价甚高。传世书迹有《云顶山诗帖》、《上清连年帖》、《左绵帖》、《昨日帖》、《通泉帖》等多种。

《杂书卷》 行草书,纸本,26.1x303.5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薛绍彭《云顶山诗、上清帖等杂书卷》 行草书,纸本,26.1×303.5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云顶山诗。山压众峰首,寺占紫云顶。西游金泉来,登山缓归轸。昨暮下三学,出谷已延颈。山名高剑外,回首陋前岭。躋攀困难到。赖此昼亦永。巍巍石城出。步步松径引。青霄屋万楹。下俯二川境。玉垒连金雁。西轩列阡。軫。畛。青城与岷峨。天际暮云隐。少城白烟里。水墨淡微影。江流一练带。不復辨渔艇。东惭梓潼隘。右憙锦川迥。盘脱陁石不转。枯桒弄芒颖。四更月未出。蕙帐天风紧。客行弊帤垢。到此凡虑屏。暂时方外游。聊愜素心静。明朝武江路。拘窘逐炎景。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四日。翠微居士题。上清连年。实享清适。绝尘物外。皆自製亭名也。录示诗句。未见佳处。想难逃老鉴也。旧稿不存。尚可记忆。雨不湿行径。云犹依故山。看云醒醉眼。乘月棹回舟。水上三更月。烟中一叶舟。寒临重阁迥。影带乱山流。暮烟秦树暗。落日渭川明。平林暎日疎。野草经寒短。霜乾叶飘零。石出水清浅。官冷繫怀非吏事。地偏相访定闲人。一马春风过微雨。竹閒归路静无尘。鸥鷺惊飞起。秋风菱荇花。一径入中渚。坐来唯鸟啼。水云生四面。常恐世人迷。绿径无行跡。苍苔露未晞。曾梦春塘题碧草。偶来雾夕看红蕖。无人云闭户。深夜月為灯。晓露凝芜径。斜阳满画桥。不眠听竹雨。高卧枕风湍。桥横云壑连朝度。雨暗灯窗半夜棋。微波拂凉吹。淡烟生远树。天寒湘水秋。雨暗苍梧暮。乘月多忘归。往往带霜露。自然鸥鸟亲。自与渔樵遇。去意已轻千里陌。深柸难醉九回肠。灞陵叶落秋风里。忍对霜天数雁行。已上虽粗记。然全章皆忘矣。语固未佳。要之亦平生经心一事。老友必怜其散落。便风早以為寄也。绍彭再拜。更有第三编。亦不见。来信不言及。必不在彼。不知失去何处。如何如何。左绵山中多青松。风俗贱之。止供樵爨之用。郡斋。不。僧剎。不见一本。余过而太息。辄讽通守晋伯移植佳处。使人知為可贵。东川距绵百里餘。入境遂不復有。晋伯因以為惠。沿流而来。至此皆活。作诗述谢。并代简师道史君。绍彭上。越王楼下种成行。濯濯分来一苇航。偃盖可须千岁榦。封条已傲九秋霜。含风便有笙竽韵。带雨偏垂玉露光。免作爨烟茅屋。下。底。华轩自在拂云长。通泉字法出官奴。日日临池恨不如。双鲤可无轻素练。数行唯作硬黄书。乡关何处三秦路。马足经年万里餘。多谢玉华宫畔客。新诗未觉故情疎。和巨济韵。临池通泉。為如字韵牵。非寔事也。不笑不笑。

薛绍彭《晴和帖》(又称《大年帖》)纸本 草书 25.1×34.8 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绍彭启: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晴和,想起居佳安。二画久假,上还,希检收。许借承晏、张遇墨,希示一观,千万,千万!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更俟续布,不具。绍彭再拜,大年太尉执事。廿八日。

  《晴和帖》是致“大年太守”的一封信札,为行草书,又称《大年帖》。这是一封与藏友谈论藏品观摩与交流事宜的书信。信中首先提到归还两幅久借的绘画,然后表示希望借观对方所藏制墨名家李承晏、张遇所制名墨。并云李承晏墨如是完整的真品,愿以自藏王羲之《异热帖》与之交换。

   此帖用笔圆润、含蓄、精到,结法内敛、锋藏不露,书风温雅秀润,酷近于王羲之的《初月帖》,从容不迫,深得“二王”遗韵,是薛绍彭传世书作精品。

薛绍彭《致伯充太尉札》纸本 行草书 23.6×29.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绍彭再拜欲出得告慰甚。审起居佳安。壶甚佳。然未称也。芙蓉在从者出都后得之。未尝奉呈也。居采若是长帧即不愿看。横卷即略示之。幸甚。别有奇观无外。绍彭再拜。伯充太尉。方壶附还。

薛绍彭《危涂帖》纸本 行草书 31.8×60.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绍彭顿首。不审乍履危涂。尊履何似。绍彭将母至此。行已一季。穷山僻陋。日苦阴雨。异俗愁抱。想其同之。然锦城繁华。当有可乐。又恐非使者事尔。职事区区粗遣。但 版曹新完法度颇劳应报。有以见教。乃所望也。绍彭顿首。

   此帖藏巧于拙,笔势圆逸,锋藏不露,字态清俊遒丽,绝无倾险浮急之态、虽笔墨丰润而骨气所存,无枯槎寒柯之病、望之端秀而无姿媚俗态,章法行气则萧散虚和,风流渊穆、溯源魏晋、追随右军而近智永。世将薛、米并称,实风格一静一动,各擅胜场、论风云变幻、薛不及米、论循之古法、则米不如薛。

薛绍彭《昨日帖》纸本, 草书 26.9×29.5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昨日得米老书。云欲来早率吾人过天寧素饭。饭罢阅古书。然后同访彦昭。想亦尝奉闻左右也。侵晨求见。庶可偕行。幸照察。绍彭再拜。

   《昨日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此帖又名《得米老书帖》。此信札草书极守法规,运笔藏锋,锋正而不显露;结体平正,虽流动而不浮急,字距疏松,格局清朗,与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格局相似。章法近古,字字断开,不作连绵之势,如王羲之《十七帖》,似孙过庭《书谱》。从此可窥见到薛昭彭师法晋唐。所以可以这样说,薛氏的书法渊源,不妨可追溯到王羲之的书迹,如《十六帖》。危素《薛临<兰亭序>》跋:“宋之名书者有蔡君谟、米南宫、苏长公、黄太史、吴练塘最著,然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若也。”《珊瑚纲》、《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薛绍彭《元章召饭帖》 粉笺纸 草书 28.1×38.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元章召饭 吾人可同行否 偶得密云小龙团 当携往试之晋帖 不惜俱行草 欲得黄筌雀竹 甚不敢 不可使辞 绍彭又上。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宋辽金书法专场「4」薛绍彭《云顶山诗》《上清帖等杂书卷》等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