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多感官描写,把景物写出画面感
灵活运用多感官描写,把景物写出画面感,运用多感官描写写一段话
与照片和视频不同,用文字描写景物很难让人有非常直观的印象。而写作时常常容易重视视觉描写,忽略了其他感官的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时打开感官,去重建场景,将景物写出画面感。
1.视觉
视觉描写就是对眼睛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写叙述。视觉描写首先要有逻辑,注意在描写时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其次是要找到画面的主要元素,写作时有主有次。
2.听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人物的对话、车辆的声音,甚至没有声音,都是听觉的一部分。
3.嗅觉
每个地方、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味道。花草的清香味、饭店的食物香味、加油站的油味、鱼市场的腥味、垃圾污染的臭味,可以说味味不同!你在描绘景物时,是不是都能联想起来呢?
4.味觉
味觉,是舌头尝东西时所感受到的酸、甜、苦、辣,在游览一处景色时,有没有尝过让你难忘的味道?这些体验都可以描写出来,丰富自己的文章。
5.触觉
触觉是一种涉及到全身的感受,微风拂面、雨打在身上、“并不寒冷,只是清凉”、 “两条滴滑的冰”,都是触觉描写。
《听听那冷雨》节选(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多感官描写)。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视觉描写)。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嗅觉描写)。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听觉描写)
《瑞士》节选(朱自清)
逛山的味道实在比游湖好。瑞士的湖水一例是淡蓝的,真正平得像镜子一样。太阳照着的时候,那水在微风里摇晃着,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若遇着阴天或者下小雨,湖上迷迷蒙蒙的,水天混在一块儿,人如在睡里梦里。也有风大的时候;那时水上便皱起粼粼的细纹,有点像颦眉的西子(视觉描写)。可是这些变幻的光景在岸上或山上才能整个儿看见,在湖里倒不能领略许多。况且轮船走得究竟慢些,常觉得看来看去还是湖,不免也腻味。逛山就不同,一会儿看见湖,一会儿不看见;本来湖在左边,不知怎么一转弯,忽然挪到右边了。湖上固然可以看山,山上还可看山,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山上不但可以看山,还可以看谷;稀稀疏疏错错落落的房舍,仿佛有鸡鸣犬吠的声音(听觉描写),在山肚里,在山脚下。看风景能够流连低徊固然高雅,但目不暇接地过去,新境界层出不穷,也未尝不淋漓痛快;坐火车逛山便是这个办法。
卢参(Luzerne)在瑞士中部,卢参湖的西北角上。出了车站,一眼就看见那汪汪的湖水和屏风般的青山(视觉描写),真有一股爽气扑到人的脸上(触觉描写)。与湖连着的是劳思河,穿过卢参的中间。
如何写好五感?
1.善用修辞手法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拟人)
2.多用含动词的词句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
描写景物画面时,不是一定要把所有感官一一罗列出来,应该学会抓重点,灵活搭配使用,每个部分着墨多少,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仅在写景中,在日常其他写作中也可以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