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在教育机构工作,不仅要会代课,还要擅长招生,要命的招生

在教育机构工作,不仅要会代课,还要擅长招生,要命的招生,在教育机构里面工作有什么好处

在教育机构工作,可以快速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也意味着你的工资水涨船高,但你不知道,在教育机构工作,不只是上课,还要擅长招生,要命的招生。

古人创造“学习”二字,学是模仿,习是实践,就职于一家小学生培训机构的我,学习的第一件事——招生。

相比于现在,传统招生方式常见两种——电话推广,地面推广。招生时,每个人要么怀里抱着一台座机,要么臂弯里躺着一摞传单。

一台座机,旁边是长龙一样的电话号码,一个接一个拨打,一轮接一轮拨打。

遇到素质高的家长,委婉拒绝你。

遇到没素质的家长,劈头盖脸一通臭骂,隔着长长的电话线都能感受到对方的无名之火,想象到对方火冒三丈的样子。

第一次给家长打招生电话时,一脸凝重,面对着座机正襟危坐,仿佛那头是国家级领导人。深呼吸,拿起听筒,一个按键一个按键地拨下电话号码,听着有节奏的“嘟嘟”声,心跳随之加快……

“喂,你好,请问你是哪位?”听筒里传来悦耳的声音,很温柔,紧张感被撕裂一条缝,但它依旧像一张大网,紧紧网着我。

“你好,是XX妈妈吗?我是XXX教育的老师,我们最近举办一个儿童职业体验营活动,您有兴趣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吗?”没有停顿,我一口气说完的所有活动内容。

“小姑娘,孩子的假期排满了课,不参加活动了,但感谢你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

“谢谢您,祝孩子学习进步。”挂断电话的那一刻,紧张的大网被一双无形的手撕得粉碎。

不知是何时兴起的电话销售,两个陌生人,隔着一条线,你一言我一语围绕某个产品展开话题。

刚兴起时成功率居高不下,但后来利益的驱使,提成的诱惑使得电销成员的数量急剧增多,就像是一部高速上升的电梯。

各行各业都加入电销的大军,一家家电销公司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第三方渠道获得家长信息,安排员工不间断夺命连环call。

老祖宗说了物极必反,出事了。

单位一个女同事,每天拨上百通电话,重复相同的话语,口干舌燥,心烦意乱,屋漏偏逢连夜雨。

“你们从哪里得来我的电话号码?”对方尖着嗓子阴阳怪气喊到,对,喊到。尖锐的声音是卡了壳的磁带,滋啦滋啦让人难受,听得我们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同事打开了免提)

“家长,我们在校门口做宣传,孩子留下的。”同事压抑着燥气,面无表情的回复。

“胡说!你到底哪来的我的号码?”

“我们在校门口发放小礼物,孩子留号码得礼物。”同事冲着电话翻翻白眼,语气冷冰冰。

“你这是骗小孩子,违法犯罪,就你这种人怎么当老师?”语气中充满了指责,不尊重。

同事还没来得及开口,对方劈头盖脸的话语一波接着一波砸过来,惊涛骇浪般,砸在人心头,话语难听程度恕我无法下笔。

“啪”,同事狠狠摔断电话,气得满脸通红,眉头紧紧拧住,褶皱能夹死蚊子。理智让她没有开口怼回去,只是用“嘟”声拦住了对方。

年龄大的同事纷纷安慰:这种情况我们遇到过很多次,也许对方只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刚好你撞在了枪口上……

年轻气盛的同事态度截然相反:换个号,打回去狠狠骂她一通,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猫咪……

没来得及当老虎,电话响了,刺耳的铃声堵住大家的七嘴八舌。

按下接听键,一声咆哮刺穿左耳膜:我要报警!!!

“好啊,报啊!我替你报!”一声怒吼击穿右耳膜。

后来领导出面约出家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得吐沫横飞,说得口干舌燥,这件事平息了。

家长考虑孩子的安全问题,自身的隐私问题,咄咄逼人;同事顾虑单位的任务,自身的职业性质,隐忍着对方的咄咄逼人。80后的家长,生活的压迫者,性子里埋着一份报怨,找到机会大肆发泄;90后的孩子,家里的独生子,骨子里藏着一份傲娇,管你是谁算老几。针尖对麦芒,开战吧。其实,世界和平很简单: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刻薄,少一分抱怨。

培训机构招生,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销售,销售课程。每天都要面对无数次的拒绝,甚至约好试听课后被放鸽子,你的内心自然而然强大许多。其次,这也是锻炼“共情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知道对方要什么,把自己能给的和对方需要的相结合。“内心强大”、“共情能力”在日后的教学管理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会是你晋升路上的垫脚石。虽然“招生让人受尽委屈”,但是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