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珍贵了!《八佰》!
太珍贵了!《八佰》!,“八佰”
分享这部电影给您。
看最新热映电影《八佰》之前,你需要知道历史这四件事!
作为影院复工后最早上映的影片之一,《八佰》在点映期间票房已经突破1.8亿,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点映票房最高纪录。许多人在点映期间已经看过了,并且纷纷都称“看哭了”,但是还有许多小伙伴在看完之后还是没弄明白四行仓库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是否打算也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呢?在看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吧!
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就是战争的主要阵地。它是一座位于上海闸北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
之所以叫四行仓库,是因为这里是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四个银行共同的仓库。这座仓库有25米高,是当时闸北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
四行仓库有着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英租界仅隔了一条苏州河,过了当时的垃圾桥就是日军不会进犯的英租界。
这就构成了影片中苏州河两岸,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的鲜明对比。
苏州河南岸,英法租界内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派繁华的“夜上海”景象。
镜头一转,一河之隔,两个世界。苏州河北岸战火硝烟弥漫,近处的四行仓库炮声不断,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残垣断壁。仅仅一条河的距离却是天差地别。
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实际上并没有800人。奉命留守四行仓库的五二四团,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团,但实际上只是一个营,而且人员还不齐整。
最初,蒋介石希望八十八师全师留守上海,阻击日军。但是师长孙元良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等于将八十八师白白牺牲。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决定八十八师留下一个团在闸北坚守一两个据点,作为中国军队还在闸北抵抗的象征。
但实际上,孙元良只留下了五二四团的第一营坚守四行仓库。为了迷惑敌人,在正式通讯的时候,以五二四团代替第一营,让日军以为有一个团在防守四行仓库。
第一营最初有近八百人的编制,但经过淞沪会战的不断消耗,进入四行仓库进行守卫的时候,仅剩四百余人。为了威慑敌人,当有外国记者询问守军人数时,指挥官谢晋元故意说有八百人。从仓库送出的伤员,也统一回答一共有八百守军,这也是“八百壮士”称谓的由来。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队展开了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主战场是上海。
战役持续了三个月,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日军投入28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了精锐之师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的大举进攻,国民革命军伤亡惨重,淞沪会战末期,蒋介石决定撤出闸北(今静安)大部队,改为防守上海西部郊区,仅留下八十八师单独驻守。这也就是影片中讲述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是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并且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十年之作
导演管虎说,这个剧本他构思了十年。除了改变历史事件的复杂细节,如何呈现和表达这个故事也是重中之重。
但是,《八佰》的上映却几经波折。原定为去年上海电影节的开幕片,后因“技术原因”突然宣布撤档。几经波折之后,今年《八佰》终于定档,在8月14日晚举行的线上首映礼,管虎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上荣光。”
《八佰》最令人期待的地方,是故事里的每一个小人物。管虎说过:“这个戏最好看的是人物。”整部影片着重刻画战争中的人物群像,以南北两岸的小人物勾勒出整场战役里前方战士和后方民众的大面貌。
北岸每一个普通的战士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日军对四行仓库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时,陈树生和战友们背上炸药,一个接一个从仓库跳下,高喊着自己的籍贯和姓名,和日军同归于尽。几个怯战的士兵最终也都成为了视死如归的勇士,影片着重为我们讲述了这些小人物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英雄。
看到战士们的英勇抵抗,何香凝感叹道:“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苏州河对岸的民众,从一开始只是冷漠的看着,到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再到童子军杨慧敏舍命送国旗,刀子拼死一搏送电话线……战士们的舍生取义,慷慨赴死,促使了对岸民众的觉醒,唤醒了国人的骨气和血性,激发了所有人的爱国热忱,也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八佰》这部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也再次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历史必须铭记。
更多关于写作的知识和问题,可以点击首页,欢迎同学们给我们投稿作文。每周可投稿一篇,专家点评,还有写作能力诊断和精准学习推荐,帮助提升中小学生的写作综合素养,欢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