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儒林外史》常考基础知识及故事情节

《儒林外史》常考基础知识及故事情节,儒林外史归纳故事

常考基础知识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厌恶科举,不慕荣利。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成功的讽刺小说,是以批判现实为主要内容的长篇杰作。它以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儒生形象,深刻地批判了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者清楚地表明了 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淡泊名利的王冕

王冕天性聪明却家境贫寒,自幼丧父,十岁时辍学去帮间壁秦老放牛。他自学画荷花,画到三个月后,那荷花就像是湖里长的,诸暨一县的人争着来买。知县拿了他的画送给京官危素,危素想见王冕,王冕却避而不见。王冕不愿结交官绅,远走山东。后山东发生洪灾,他回乡奉养母亲。又过了六年,王冕母亲去世。王冕服丧满三年后,天下大乱。吴王向王冕请教,两人促膝长谈。数年后吴王一统天下,建立大明。为避免入仕,王冕归隐会稽山,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感悟评价:王冕具备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才华卓越、磊落洒脱、不慕名利。作者通过王冕的言行,抨击了科举制度,开宗明义。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六十多岁的周进被推荐做教书先生。众人宴请周进时也请了集上新进学梅三相梅玖做陪客,席间,梅玖念了首诗来戏弄周进。王举人同样轻视周进,说自己的文章是鬼神相助,看到周进学生的习题作业,故作惊讶,又说自己梦见与他的学生荀玫同中了举人。混了一年后,周进便被辞退了。周进日食艰难,只得随着姐夫去省城做生意。周进一行人来到贡院,在贡院里,周进受刺激过度,一头撞到号板上。被众人救活后,周进伏着号板哭个不停,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使他得以直接参加乡试。周进考中了举人,后到京会试,又考中进士,殿试在前三甲被皇帝钦点任广东学道。

感悟评价:对周进的命运转变以及环绕在他周围的人物色相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毒害,及其造成的乌烟瘴气的社会风气。

范进中举

范进是一个穷书生,考了二十多年科举,仍然是童生,遭到了街坊四邻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户的讥笑嘲讽。他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让自己的妻子和母亲饿着肚子。范进跟胡屠户借钱去乡试,被骂得狗血喷头,与同案商议后,瞒着胡屠户去城里乡试。周进任广东学道,因赏识范进的文章而录取了他。出榜那天,因为家中没有早饭米了,范母让范进去集上卖鸡买米。范进得知中举,竟然高兴得神经错乱发了疯。最终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张乡绅前来结交,给了范进银子和房子。自此,前来奉承的、送田产的、送店房的、投靠为仆的,样样都有。范进母亲因忽然阔绰,兴奋而亡,范进服丧。

感悟评价:周进、范进是腐儒的典型代表。一个悲伤得要寻死,一个高兴得发了疯,作者以神来之笔描绘了士人被科举制度摆弄而丧魂失魄的可悲可怜可笑之处。

严监生

严监生是个典型的悭吝鬼,他花费的银子,实在都出于不得已。严监生的妻子王氏病重,妾赵氏被扶为正房。当王氏病亡,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缠银子时,严监生听而不言,“桌子底下一个猫就趴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吝惜银子、憎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讽刺意义:这些细节不仅传神地塑造了严监生的吝啬性格,而且揭露并讽刺了那些悭吝乡绅。

真假牛布衣

牛布衣,在多次应试不利的情况下彻底放弃科举这一在封建时代读书人唯一的正途,退而求其次,谋求成为所谓的“名士”,以诗名闻名于世。他去芜湖寻访朋友,住在甘露庵,不幸病亡。临终前,将自己的两本诗集交给老和尚代为保管,希望遇到后来的才人替他流传。

牛浦郎在甘露庵里读书,认识了老和尚。老和尚知道牛浦郎爱念诗后,便告诉他自己有两本诗集,牛浦郎趁老和尚不在,扯了锁,从枕箱里偷走了诗稿。他将这两本书拿到灯下一看,不觉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起来。因是同姓,牛浦郎就想冒名牛布衣,因此改名牛浦,字布衣,自刻了手章。牛浦冒充牛布衣与董瑛相会,为显出气势,让舅丈端茶倒水,还当面取笑。结识牛玉圃,因是同姓,牛玉圃认了牛浦为孙子。后来牛浦因为被牛玉圃说了几句,就设计陷害牛玉圃,让他惹得万雪斋不快。牛浦的小人嘴脸显露无遗。

感悟评价:假作真时真亦假,但假的毕竟是假的,早晚会原形毕露。没有能力却追逐虚荣,依靠别人为自己换取成功终究不现实。

平居豪举杜少卿

杜慎卿的堂弟杜少卿,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

杜少卿不仅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精心伺候,而且不畏权势,不去攀附知县。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他毅然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因平日慷慨施舍,家里没有银子使用,杜少卿就叫管家王胡子卖了一块地。娄老伯的孙子要回去,杜少卿送了一百两银子。仆人黄大要修房子,杜少卿送了五十两银子。臧三爷收了别人三百两银子,替人买秀才不成,人家索要银子,臧三爷怕吃官司,便找杜少卿借了三百两。张俊民的儿子想考学,因为是冒籍,杜少卿出了一百二十两银子替他疏通关系。知县王老爷丢了官没有地方住,虽然从未来往,杜少卿仍然腾出一间屋子让他搬进来住。鲍廷玺见别人都能借到银子,终于开口,说要组建戏班子,也借到了一百两。娄太爷病重回家后,杜少卿又卖了一块地,在家住了半年后,不顾别人的劝告,把房子并给本家,去了南京。一日,杜少卿大醉,竟然握着娘子的手,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得知娄太爷去世后,杜少卿在娄太爷灵柩前大哭了几次。杜老太爷的门生李大人要举荐杜少卿做官,杜少卿借口多病推辞了。后与迟衡山等人募集资金修建了泰伯祠堂,以便学习礼乐。

感悟评价: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

智勇双全沈琼枝

曾在青枫城教书的沈先生要把女儿沈琼枝送到扬州嫁与宋为富为妻,未料到宋为富是纳妾。沈生告状,由于宋家暗中疏通,沈先生被押解回常州,女儿沈琼枝买通了丫鬟,连夜逃到了南京,打算读诗过日子。武书与杜少卿遇到了庄濯江等人,庄濯江与杜少卿的父亲是旧相识。还是庄绍光的族亲侄子。几人在船上相谈甚欢。武书和杜少卿前去认识沈琼枝,沈琼枝又去拜会杜少卿的妻子,跪在他们面前把自己的遭遇说了。此时,江都县差役来捉拿沈琼枝,沈琼枝只得随他们去。到了知县那里,沈琼枝说了一番道理,知县秘密写了一封信给江都县知县,托他开释沈琼枝,归还其父,另行择婿。差役跟沈琼枝要钱,被她教训了一顿。

感悟评价:沈琼枝是《儒林外史》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知识女性之一。她才貌双全、自尊自立、智勇又全、刚柔并济,具有不畏权贵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