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中考优秀考场作文——以史为镜

中考优秀考场作文——以史为镜,以史为镜的例子议论文

翻开史书,鲁迅看到了“吃人”。而我,则看到了“为人”。

武安君白起,善用兵。伐魏韩,攻商於,围伊阙,袭上党,淹鄢城,战长平……白起之功,可以说是“自商君之后,功无甚于武安君者”。然而最终结局又如何?斩敌百万的白起,终不敌一介游民范雎,死于杜邮。“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自刎之前,白起如此叹息。这便好似项羽乌江自刎之前高呼“天要亡我”,把错误归结于上天,以便添其传奇色彩。可白起又料事如神,在众人以为灭赵良机到来之时,他能看出“赵不可伐”。白起糊涂至极,在秦王多次央求之下,不肯出手救秦,在位至封君、无功可封之时,仍欲进爵丞相,引得将相不和、君臣离心。这,难道是仅仅一句“我固当死”可以说清的?武安君谨慎用兵,却意气用事,终把他的一路凯歌,活成一世悲歌。

相比之下,武成侯王翦可谓长袖善舞。与白起相同,王翦之功有过之而无不及。攻阏与,走燕蓟,淹大梁。秦灭六国,王翦功半。可居功至伟的他却丝毫不敢怠慢于人,当李信叹息“王翦老矣”之时,他默默承受,不作争辩;可当秦国兵败之际却毅然挺身,担上救国大任。王翦老成持重,在李信轻言“二十万卒可灭楚”之时,他仍然坚持应需六十万大军。在率大军出征之时,还处处为秦王着想,讨要家财以滅其隐忧之心。如此为人,终使其门“一家三列侯”,这与白起被赐死的结局相比,简直高下立判。而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评王翦“杀伐过重,其后受不详”则未免有些无稽之谈,他把王翦、白起两人处于同一列传,也颇有些讽刺的意味。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为人清廉公正的三闾大夫是个忠臣,却不能称作贤臣。他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确实,楚国朝廷上下腐败不堪,公族士族纷争不断,靠着吴起变法才得以续命。但他却不知,举世之浊里的那一点清,其实是另一意义里的浊。他一意孤行,在自己的道路上愈行愈远,再无回头之意,终而遭至流放,失意自沉汨罗。

魏征曾言:“忠良有别,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屈原,便是一位忠臣。但相比之下,叔孙通则诠释了何为良臣。叔孙通在侍奉胡亥之时,曾阿谀至极,当胡亥询问山东寇情之时,他坦言“山东小寇,不足挂齿”,随后便收尽家财,弃暗投明。他善于变通,当得知高祖不喜儒家之时,便装为策士。当高祖大并天下之时,则一跃而出,制行朝仪,终成一段佳话。由此可见,做人要善于变通。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记》,让我看到历史中的奇人轶事,亦让我阅尽世间百态,悟尽人间沧桑。倘若有人问我:“法先王,法后王?”“俱法之!”我必会如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