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暴风骤雨》中这个技巧,孩子:我也能写出精彩的场面活动了
学了《暴风骤雨》中这个技巧,孩子:我也能写出精彩的场面活动了,暴风骤雨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是跟着名著写作文,这是我的第161篇原创文章。
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场面描写,比如说下课热闹的操场,打扫卫生的场面等。每每此时,孩子们写出的文字要么有些单调,要么有些杂乱,不尽人意。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写大规模场面的技巧。
老规矩,来看今天要学习的名著片段。
大伙从草屋里,从公路上,从园子里,从柴火堆后面,从麦垛子旁边,从四面八方,朝着韩家大院奔来。他们有的拿着镐头,有的提着斧子,有的抡起掏火棒,有的空着手出来,在人家的柴火堆子上,临时抽出根榆木棒子、椴树条子,提在手里。光脊梁的男子,光腚的小嘎,光脚丫的老娘们,穿着露肉的大布衫子的老太太,从各个角落、各条街道上,呼啦呼啦地涌到公路上,汇成一股汹涌的人群的巨流。太阳从背后照去,照映着一些灰黑色的破毡帽,和剃得溜光的脑袋,好像是大河里的汹涌的波浪似的向前边涌去。
这段话出自作家周立波的作品《暴风骤雨》,全书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农民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这段话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描写人们来自何处;第二部分是写人们手里的武器;第三部分是写参与斗争的人群外貌;第四部分是写人潮的气势。
在这段话中,作者在第二部分使用了“用的……有的……”这个关联词进行描写,但是使用的动词各有不同,如拿、提、抡、抽,提升了语言的多样性。同时前三个是最后一句变成了长句,句式上发生了变化。
而第一、三部分结构相似,都采用了“甲、乙、丙……在做什么事”这一句式。“草屋里、公路上、园子里、柴火堆后面、麦垛子旁边”,这些词彼此独立,“男子、小嘎、老娘们、老太太”这些词也构成了并列关系。同时在描写老太太衣着时在句式上同样发生了变化。
第四部分内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描绘出人群的整体外观。
如此,四个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即便描写的人物很多,也能做到杂而不乱。而第一、三部分的写作手法,像汹涌的波浪一样,一波又一波汹涌而来,读起来节奏紧凑,酣畅淋漓。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甲乙丙……在做什么”这一句式。我试着写了一段描写课间操场活动的话,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下课铃声还未停止,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从一年级教室、二年级教室、三年级教室、四年级教室、五年级教室、六年级教室涌来出来。他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踢足球的,有的手拉着手,站在屋檐下一边议论一边观看。欢笑声、喊叫声、嬉闹声、助威声、惊叫声、讨论声汇聚在一起,将操场变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
今天的课程你学会了吗?
我是教语文的李老师,关注我,一起探索更多写作文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