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上、下阕风格迥异的原因在哪儿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上、下阕风格迥异的原因在哪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特色是怎样的
王观这个人,他的词作被赞构思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
六年级下册收录了他的作品《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作也确实体现出了他的写作特点。不过关于下阕,我却有更深一层的想法。
看下作品全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课本上的注释写出了前两句的意思:“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把水比作眼波,把眉毛比作山峰,这两个比喻确实体现了词人构思巧妙的特点。而把山水同跟美人扯上联系,也体现了作者言辞轻佻的特点。佻巧二字,确实名副其实。
可是,下阕只是干巴巴地写景,这在阅读时很是让人不解。若说上阕用词香艳,引人浮想联翩的话,那么按道理下阕不应该只是单纯写景,否则前后风格差别也太大了。于是我把目光放在“春”字上,通过查字典可以知道这个字有三个解释:1.季节;2.比喻生机;3.男女情欲。按照上阙的风格,明显理解为男女情欲更贴切一些,毕竟漂亮的女子也是一道靓丽的春景。而鲍浩然要去的浙东地区,盛产美女,想象一下,走在街头,看着身姿婀娜,走路摇曳的身影,耳边环绕着软糯的吴语,可不惹得人春心荡漾?
这样理解的话,上下阕的风格就一致了。下阕的最后两句就可以理解为:老哥呀,你回到了美女如云的江南,可要好好享受一番温柔乡哟!
当然,跟六年级的小同学,就只能一本正经地讲自然景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