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作文中,我找到了答案,老师给你改作文
双减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作文中,我找到了答案,老师给你改作文,双减的原因和意义
老师给你写范文——中小学系列
中招热门话题《给人生做点______》作文写作技巧
《给人生做点减法》
例文/刘雷生 河南同学投稿
每晚八点,刘老师直播,作文问题,随问随答!
刘老师题目解析
这个题目叫做<给人生___>,对于半命题作文来说,我们需要填的这个空是相当重要的,如何填好呢?刘老师有几个建议,第一,这个空里填得最好就是本文的中心,第二,尽量不要直白地填中心,比如你直接填坚强,坚持等等,这样会让题目显得很浅薄。所以,刘老师建议使用象征的方式填写。
这次的文章,同学别出心裁,使用了双减这个话题,首先这个话题比较新颖,但是如果你要一味地歌颂双减好,那也沦为俗套了,不过这次同学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
下面是同学原文,以及刘老师写的范文。
同学开头原文
半夜,我抬头望向窗外,只见一轮明月高挂在明亮的夜空中,给人一种如临幻境般的奇异感受,我不禁又回想起了那件事儿,那件让我发生巨大改变的事儿。
刘老师开头批注
开头使用倒叙,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但是即便是倒叙也最好和故事相关。你看你的这个开头,尤其是后两句,这很明显就是小学时期最常用的倒叙方式。这种倒叙太过生硬,不能够很好地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刘老师开头例文
月光如水,漫进窗台,我倚窗凝望,满月如轮,院子里那两棵枣树在黑夜中摇曳。宛如卵生的兄弟,可如今,它们却在我&34;的保护下变得天堂地狱......
同学第2~3段原文
自从双减之后,我的学习压力减轻了不少,周六,周日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而我也不闲着,我让我妈妈报了很多兴趣班,把周六,周日的时间安排满满的,没有一点空余的时间。你要问我为什么安排这么满?因为我相信技多不压身嘛。
到了春天,我回家看望奶奶,而奶奶正拿着一根长竹竿把枣树上的枣给打下来,我看了之后心里冒出了一串问号:奶奶怎么把枣打下来了?这些枣长得不是挺好的吗?打下来了不就浪费了吗?想到这里,我赶紧跑向另一颗枣树,并用身体保护着它:&34;奶奶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枣树,只是笑了着,摇了摇头,就这样,这棵枣树在我的保护下成功没有被奶奶打掉枣子。
刘老师第2~3段批注
这两段最大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几乎全是记叙性的语言,就像是在给人介绍一样,没有任何的波折,这就是很多同学把作文写成流水账的原因之一。如何才能让他变成不那么记叙性呢?刘老师告诉大家,尽量多使用修辞和描写。这两种办法是让我们的语言变得优美且起伏得特别好的办法。
刘老师第2~3段例文
双减之后,学习的压力减轻许多,平日里堆满的周末,终于有了更多的空闲,但我并非爱玩之人,每天过得充实才会让我开心。于是游泳,音乐,美术,围棋......我将周末再一次满满的安排。技多不压身,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技能,可以解我之急。
一切便在紧张与充实中度过,可我从未真正明白双减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日回老家,看望奶奶,老家院内有枣树两棵,正是翠叶茂盛,青果密布,我站在树下憧憬着不久以后这满树的红枣。这时奶奶却拿着一根长杆走向枣树,对准青色的枣便打了起来,她的力量颇大,一杆下去,树叶,青枣宛如雨点,&34;向下掉。
我赶紧去阻止:&34;奶奶仍不停止,边打边说:&34;这话我听不明白,农民盼望丰收,猎户祈求多猎,怎么奶奶却嫌果实太多了呢?正在想时,一棵枣树早已被奶奶打得七零八落,树上的枣已经打掉半数了,我心疼,急忙跑过去保护另一棵树。甚至不惜以哭闹来阻止奶奶,奶奶心疼我便收手了。叹息着回头,我望着被我保护的树,欣慰地笑了起来。
同学第4~5段原文
转眼又是暑假,又是一个补课的高峰期。而我的几个兴趣班把我的时间挤得更是一点儿都不剩,但令我苦闷的,是我报了那么多兴趣班,却没有一个能够及格的。就连之前我擅长的游泳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始终找不到原因。
到了枣熟的季节,奶奶叫我回家吃,早到了老家之后,我看到我保护的那颗枣树上结的枣已经把树枝给压弯了,而奶奶那可这还没有我的一半多。我心里就暗暗高兴,如果没有我,大家也吃不到那么多枣。然后奶奶把两棵树的枣子打了下来,分开来装,而我自然就吃我那一棵树上的了。刚咬下去就传来了一阵酸涩,而奶奶的则是酸酸甜甜的,十分可口。我感到十分疑惑,明明是同一种树,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刘老师第4~5段批注
这两段的不足也在于记叙性的语言过多,几乎没有修辞和描写,这让整个故事原本很波折的,却变得很平淡。其次,这两段中我们可以多加入一些自己的心理描写。比如在刚开始你报了那么多兴趣班,却没有及格的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加一些心里是怎么想的?
刘老师第4~5段例文
平日的周末,我便安排极满,暑假更是如此。每天我奔波于各类兴趣班,虽然劳累,但颇为充实。
可是这种充实只不过是时间的臃肿罢了,待到暑假班结束,我竟发现所有的兴趣班,成绩都不及格。这是为什么?难道充实学习有错?难道像别的同学那样什么都不学才行?望着那一个又一个不及格的分数,我苦闷不已。
这苦闷在我的身边氤氲了许久,直到有一天奶奶打电话来说枣子熟了。于是那个周末我随父母又回到了老家。此时院子里那两棵枣树由青变红,煞是喜人。尤其是我救下的那颗,满树的果儿,真是惹人高兴。望着枣树,我得意地对奶奶说:&34;奶奶只是微微一笑,随即又拿出了长杆,将两棵树的枣打了下来,装在不同的框子里。我率先跑到我所保护的树掉下的枣筐。拿出一颗又大又红的,洗干净放入口中。结果瞬间我的嘴干涩无比,吐了出来,怎么那么难吃?奶奶又递给了我另一个筐中的枣,我一尝甘甜无比。这是为什么?我不解,奶奶坐在我身边望着枣树:&34;
同学结尾原文
奶奶告诉了我其中的道理:&34;而这些营养就像我的经历,而这些枣子就像我报的那些兴趣班一样,那么多精力完全不够分配。
从这件事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能只会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学得多不如一样精,经过了这件事儿也让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刘老师结尾批注
从这件事儿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的句子不要再出现在初中的作文中去了。因为他太俗套,而且太生硬。
刘老师结尾例文
入夜我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那棵树的影子。果实多了,而树干还是那样,如何会有更多的养分呢?
由此我忽地想起了自己,那么多兴趣班,可我只是一个人经历又如何能够承受?其结果不正如这些干涩的枣?
人生需要做减法,这大抵才是双减的真谛。它并非让我们减负,实则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瞄准一个方向,坚定地前行。
近期私聊刘老师修改作文者颇多,恕不一一回复,感谢各位!
修改作文,请联系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