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月亮不是人吗

应时作文:月亮是国人不死的诗魂,月亮不是月亮

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能独倚在窗前,静静地赏月,是最美不过的事了。今年恰巧国庆、中秋双节重逢,国泰民安与阖家团圆撞了个满怀,更是让普天下的中国人喜上加喜,给多灾多难的2020年平添了几分亮色。

赏着夜空中圆圆的满分月亮,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万分。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回首曾经历过的一幕幕,已是物是人非,让人顿生许多感慨!公公婆婆早已离开了人世,父母已步入了风烛残年,亲友也多生活不易,命运多舛!

月似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似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骚人墨客,痴情吟咏!其中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奈,也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更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

月亮是国人不死的诗魂。“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正因一轮圆月,才勾起了无限相思。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为有了他乡。身在他乡时,那故乡的月,故乡的情,竟然像被发酵了一般,魂牵梦绕,难舍难分。故乡的那些点点滴滴,便也如发酵池的酒一般,咕噜咕噜,活跃起来,不安份起来,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这便是乡愁。

那我的乡愁是什么呢?既是公公种的白菜,婆婆缠着的小脚,父亲坚实的臂膀,母亲没完没了的唠叨,也是乡间的那条小路,溪上的那座小桥…… 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浓浓的乡愁。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其实更是照亮乡愁的心灯。

中秋月,故乡明。明月是同一轮明月,中秋也是同一个中秋,并没有什么差别。有分别的是我们那颗思乡的愁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乡愁之人。当我们背起行囊,远走他乡,经历千辛万苦,去寻找心中的乐土,理想的天堂。有一天“蓦然回首”,却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原在灯火阑珊处”!天堂就在心中,乐土就是故乡。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来如此。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人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人人都有思乡情结。

“ 那故乡的山,那故乡的水。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那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深情的歌唱,在耳边回响了30多年,仍然新鲜,没有褪去半点颜色。故乡的亲人,父母要落叶归根,爱子还在远方求学,月圆人难圆,不必长吁短叹。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故乡的美,美在明月。曾见过浩瀚大草原上的月亮,也见过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乡低矮的小山丘上升起的明月来得有韵味。明月,鄱湖、庐山。小桥,流水,人家。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动,月色清浅,让人迷醉。

自少小离家始,到现在工作止,我在城里呆了足足有30多年。每至中秋,也能在摩天大楼的夹缝里见到熟悉的圆月,似乎和故乡的月没什么区别,但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闪烁的霓虹灯、明亮的的路灯、还有那璀璨的万家灯火,似乎都在肆无忌惮地掩盖明月的光辉。月亮则悄悄躲在夜空,昏昏欲睡,似乎少了些锐气与光芒!

记得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在乡下,住土屋。那时经常停电,点的常常是煤油灯。灯光暗黄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灯芯上浪漫地跳舞。每至中秋月圆时,我们孩子就到屋外边吃着发饼,边仰望夜空中的圆月,试图看到美丽的嫦娥。那是何等的浪漫与惬意!

今天又是中秋了,幸运的是年迈的父母仍在,我也得以陪他们过中秋了。也不知还能陪他们过多少个中秋节?恐怕屈指可数了吧。想到这些,不禁心中凄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世上最大者,莫过于心:世上最远者,莫过于心:世上最近者,亦莫过于心。人心是最捉摸不定的,愿每个国人都有一颗爱人之心!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此,也借中秋佳节月圆之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愿天下所有芸芸众生,都团团圆圆,快快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