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秦汉各有什么重大事件(夏商周秦汉之后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从夏商周、秦汉历史变化,看中国青铜器的演变,都有哪些显著特征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夏商周秦汉各有什么重大事件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夏代青铜器出土,主要集中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地区。到目前为止,夏代的青铜器发现的数量比较少,类别主要是小刀、小钻、鱼钩、锛、凿等小件工具。兵器类有矢镞、戈、戚等。
礼器类有爵和乐器铃,其中爵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容器。综观这一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其形体都比较小,胎体还很单薄,制造工艺还很粗糙。所有这些表明这一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还处在初级生产阶段。
一、商代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青铜器以河南二里岗为代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夏代的基础上,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首先在铸造工艺上,器壁薄而且均匀,同时能够制造出较为大型的器物。再者在器物形体的类别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鼎、鬲、甗、簋、斝、觚、卣、盘、盉等。各类器形的特征是:鼎、鬲、甗均作深腹,口沿上两个直耳,袋形空足。
簋的体形似碗,深腹,无耳。爵和斝平底,爵和斝三足均作三棱形,柱较细小,顶端一般作菌状。斝除平底外,还出现了袋足。觚体短粗且不分区段,口呈喇叭状,个别的觚口部出现有流。卣体细长,鼓腹、小口,有盖并有提梁。盘多作敞口平沿,圈足、无耳。盉的流作管状斜置于封口上部,足呈袋状。
在一些带有圈足的器物上,常有“十”形的镂空。后期的青铜器,在继承前期铸造工艺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新的器物类型,如食器中的三联甗、匕等;酒器中的方彝、角、兕觥、壶、壶形盉、长颈提梁卣、勺等;水器中有盂;乐器中有三、五件一组的铙;兵器中有带銎的戈、歧冠曲内戈、弓形器、胄等。
在这一时期稍晚出现了食器中的豆、俎,酒器中有筒形尊;车马器中出现了轭、軎、马衔等。商后期器形的变化,鼎的双耳由直耳开始向外移,三足由尖足发展为柱足,进而发展为两端粗的蹄形足,簋由无耳到有双耳、个别的有耳,戈多带胡,胡上出现一至四穿。
二、西周前、后两期和秦汉时期
西周前期食器中的豆已经较少见到,酒器的数量及器类已明显减少。乐器中的钟代替了商代的铙。兵器中出现了勾戟。车马饰中有銮铃、伏免等。鼎的腹由深变浅而下垂。簋出现了四耳及圈足下带有方座,在簋的双耳上部,常常有耸出器口的兽耳形。尊出现了圆口而方体者,个别的尊带錾(把手)。
西周后期偏早食器中出现了盨,水器中出现了匜,酒器中的爵、角、觚、觯、斝、方彝已基本绝迹。出现了有流的鼎及列鼎。簋多宽身矮体,并在圈足下附三个小足。盘多附耳。戈的内与胡加长,援相对来说变短。春秋时期的铜器,在铸造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由浑铸改为分铸,生产了许多结构繁杂、造型优美动人的艺术佳品。
在花纹的使用上,发明了印模拍印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器物的类别上,食器中的盨已很少见到,新出现了敦。水器中有盆、、鉴;乐器钲、于、句。在壶和簋等器盖上,出现了莲瓣形的装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总的来说,器物的器壁趋向变薄。在鼎的盖上多饰有三牺,三环或立体鸟形饰。
同时,日常生活用具日益发展,如灯、带钩、铜镜等。这时期嵌金、银、赤铜、绿松石等,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得青铜器更加绚丽多采。兵器中的戈援狭长而略扬起。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器类较以前大为减少,器形多光素无纹饰。尤其是汉代中原地区,多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形制精巧实用,如照明用的灯,以及铜镜、带钩的制造,正处在繁荣阶段。
三、青铜器的时代特征
商代前期,鼎的两耳较小,直立于鼎沿上,称之为立耳,其腹部较深,三尖形短空足,两耳中一耳与一足相对应。到了商代后期,两耳仍立于鼎沿上,但耳已较前期时的大,腹部由深向浅腹发展,三足由尖形发展为上下等粗的圆形,称为柱足。双耳由一耳与一足相对应,发展成为两耳与两足相对应。
同时出现了柱足分裆鼎和扁足鼎,以及四足的方鼎。西周前期武王至昭王这一阶段,鼎的形制与商代晚期相比,变化不大。到穆王时,鼎的造型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腹部浅而外侈,称为垂腹,腹的底部由圆(称为圜底)变成几乎近于平底,三足与底相接处明显加大,并开始向蹄形足发展。
西周后期,鼎的双耳由直立于口沿之上,开始向侈耳发展,敞口,腹自口沿至底逐渐斜收,三足呈现上粗中间细,下部着地处为兽蹄形,称为蹄足。春秋前期,鼎腹作半球形,其口沿大于腹深,双耳加大而外侈,足作蹄形为主要形式,耳与足多分铸而成,然后再嵌入模内,再与鼎腹合铸而成。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附耳、深腹有盖鼎。春秋后期,在前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平盖和无盖平底浅腹鼎。战国中期以前,仍沿袭春秋晚期的形制。到战国中期以后,鼎的器壁趋于变薄,而且一般均有盖,盖上饰三纽可以倒置,以作盘用,三纽即为三足,鼎的三足逐渐变矮。
鬲的时代特征:商代前期为双立耳、短颈、口沿微侈,深圆腹,腹底分裆,尖形三短足。商代后期,圆腹双立耳,束颈,圆腹呈袋状,三足作柱形。西周时期在穆王以前,鬲的形制基本上承袭商代后期。到了穆王时期,鬲的造型有了明显的变化,有带耳和无耳两种;有耳者口沿外侈。
无耳者口沿宽而平,两种均为圆腹弧裆,体形较矮,下有蹄形足。同时,无耳者在三足相对应的腹壁上饰有凸起的扉棱。除圆腹鬲外,方腹下带围栏镂空方座的鬲,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春秋时期,鬲作圆直腹,无耳,矮体,口沿平而宽,而且大于器的腹。西周时期的方鬲,这时期继续存在。
战国时期流行无耳、矮体、宽平沿,直腹、三蹄形足之鬲。甗的时代特征:商代时期,甗的器壁较厚,双立耳,深圆腹,上甑下鬲联成一体,甑与鬲相连接处有算,算上有十字形镂空以透热气,一侧腹内壁有半环纽与算相连,算可以开合,圆柱形三足。
西周时期,双耳仍立于口沿上,但其形体较商代矮而宽,从而降低了食物的厚度,加大了食物的受热面,使其易熟。甑鬲仍作联体,其间有算,三足作柱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方体甗,但圆体甗仍继续流行。
但这时的器形,由商周时期的甑鬲联体,而发展成为甑鬲上下分体,甑的底部作条形或十字镂空作为算,双耳的位置甑多立于口沿上,鬲多在腹部作附耳。在甑的底部有凸起的棱形圈足,在鬲的口沿上有凹下的子口,当甑与鬲合在一起时,甑的凸起棱形圈足与鬲凹下的子口相吻合,以防蒸食物时漏气。
甗的足多作蹄形。簋的时代特征:商代前期圆腹、无耳、圈足有镂空。整个器形与现代的大碗相类似。商代后期圆腹,无耳的圈足盨仍继续流行,同时出现了双耳和三耳的簋,并且在耳下出现了小珥。这一时期除圆腹簋外,还出现了方腹的簋。
西周前期,就簋的形制来说,基本上承袭商代晚期,但腹较浅,耳下的小珥较商晚期大,有的耳下的珥加长,形成四高足,也有的高足在圈足处,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双耳带方座的簋。西周后期,簋多圆腹有盖,双耳之下普遍带有小珥,并在圈足下增加三小足。春秋时期,多作圆腹有盖,个别的盖作莲瓣形,腹侧有兽形耳,圈足或带有方座。
战国时期,圆腹有盖,在腹侧有兽形耳或环耳,有的无耳,圈足下有小足,有的带方座。簠的时代特征:簠出现在西周时期,前期的簠作方形而器角圆转,深腹有盖,盖顶有方形握,器深盖浅,腹侧无耳,器底部有圈足。西周后期,其形作方形敞口,器的器壁斜向内收,即器口大于器底,器与盖均有一对兽形耳,并且均有矩形方圈足。
器与盖大小一样,形制相同,所不同之处,在盖的圈足内有花纹,器的圈足内无花纹,这样处理,因为盖的圈足向上,其花纹可以起装饰作用,而器底的圈足则可不必装饰。春秋时期,簠的腹部加深,斜壁,在口部有直沿,盖上的边沿有兽首卡,当盖与器扣合在一起时,兽首卡可防止器盖滑动,盖与器均有矩形圈足和双耳。
战国时期,传世的簠多为楚器,无耳、无盖,口沿以下直壁加大,在中部有一二层台状,下面至底斜收。个别有带盖的。盨的时代特征:西周晚期偏早(或中期)其形作椭方体,弇口鼓腹,双耳作兽首形,圈足微侈并有四小矮足。偏晚时形制无多大变化,但圈足出现了“(”形的缺口,在盖上面有四矩形或椭方形的握,附耳或兽形双耳。
敦的时代特征:敦出现在春秋中晚期,其形制有三:一种体形似盂,束颈,侈口,腹侧有两环形为耳,平底,盖作半圈形,上有捉手;一种体作球形,器与盖上下等分,两侧均环状耳,并均有形状相同的三足;一种形作扁圆体,器深腹,盖浅,器作敛口圜底,底部有三小足,盖顶有环状捉手,盖与器均有对称的四环纽。
战国早期,其形作圆体,有的作束颈,无耳或环状双耳,有盖,盖顶饰三环纽或三鸟,底有三小马蹄足或圈足。战国中期以后,出现了两碗形或两鼎形相扣合的式样,上下两器均有相同的环耳和相同的三足或圈足。有的其形如卵、深腹,盖仅占全器的极小部分,在器的肩部有兽首衔环耳,腹下有蹄状长足,盖顶有三钮。
有的作圆体或椭圆体,均为敛口,腹饰双环耳,款足或蹄足,盖上饰三环或三动物。豆的时代特征:豆出现在商代后期,其形作浅腹或者深腹,直口微敛,无耳,腹下柄较粗,圈足较大,有的柄内悬有铜铃。西周时期,浅腹,腹下粗柄而中间微束,圈足作侈形。春秋时期,其形作圆体深腹,腹束颈而口侈,耳多作兽形或者附耳,有盖,柄较高。
也有的作浅盘式,柄较粗,侈足。战国时期,多作圆腹,腹的两侧饰环状双耳,盖顶有圆形捉手,高柄、圈足。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流行一种方腹豆。
总结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祖先早在170万年以前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社会制度、文化器物等运行机制,为社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这些文化瑰宝,不仅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熠熠生辉,而且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芒。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从夏商周、秦汉历史变化,看中国青铜器的演变,都有哪些显著特征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