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诗史杜甫的诗

走近历史人物|“诗圣”杜甫,诗圣杜甫的诗有哪些?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风貌。在中唐诗歌中,盛唐诗那种浓烈的理想色彩消退了,人间的艰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的思虑送走了少年情怀。从盛唐到中堂,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而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

安史之乱前:仕途不顺,观察生民疾苦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生于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杜甫二十岁时南下吴越,三十岁时回到洛阳,安家于偃师,并在那里成婚,此后往来于偃师、洛阳之间。三十三岁时,杜甫在洛阳遇到了他的一生挚友——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个人同游梁、宋,建立了千古传诵的友谊。不久后,杜甫北上齐鲁等地,并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杜甫心中有巨大的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然而,这个幻想在他于天宝五年(746)到达长安后破灭了。到长安的第二年,杜甫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不幸落入骗局。落第之后他几次努力,献赋上书,干谒赠诗,希望得到引荐,然而全部落空。十年长安生活让杜甫历尽辛酸,也让他看到了生民疾苦,他那仁民爱物的情怀,在这颠沛心酸的生活中一分不曾衰退,反而愈发强烈。这段时间,他写下了《兵车行》《秋雨叹》《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反映了天宝后期动乱即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

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以诗记史

安史之乱后,杜甫落入叛军之手,被押解到陷落的长安,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诸多千古名作,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再如《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当他听到唐肃宗已经即位灵武的消息时,便历尽千辛万苦奔赴其所在。他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但因疏于救房琯,于乾元元年(758)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第二年,杜甫终于弃官,携家眷入蜀,于年末到达成都,开始了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有一段时间生活相对安定。后来,因剑南兵马使徐知道谋反,成都陷入混乱的局面,他只能不停搬家躲避战乱,之后于江陵、公安、岳阳、潭州等地漂泊。大历五年(770)冬,杜甫卒于自潭州赴岳州途中的小舟上,时年五十九岁。晚年的杜甫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在于其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如至德元年(756)唐军陈陶斜大败,继又败于青坂,杜甫有《悲陈陶》《悲青坂》反映这两件事;收复两京,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员而沿路征兵,杜甫的“三吏”“三别”反映了此事,等等。除了历史事实外,杜甫还在诗中描绘了比事件本身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给予了战乱中贫困生民以无限的同情,令人为之动容。悲哀、同情、无可奈何等情绪交织在一起,使杜甫的诗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