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中考精典作文题

中考经典作文考题再现及满分范文展示,中考作文参考

考题再现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那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一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等等。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不少于600字。

考题解读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题,学生需要认真审读材料,注意上下文联系,并圈出其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以确定作文的立意和中心思想。

这篇材料的主角是传说中来自西方的荆棘鸟。此处,学生需注意“传说”二字,这说明材料中出现的角色、事件是虚构的,学生写作时切忌将荆棘鸟当作现实存在的鸟类举例说明,否则会因不符合第一条写作要求而失分。虽然荆棘鸟是不存在的,但材料要说明的道理是现实的,目的是比喻现实世界的某种现象、关系或规律,此处考查了学生将想法与现实相联系的能力。下一句,材料说“荆棘鸟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这说明荆棘鸟天生不具备鸟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暗示了“荆棘鸟只有通过其他途径才有获得声音”的可能,之后材料通过荆棘鸟只有远赴他乡寻找荆棘刺破喉咙才能拥有美妙声音的例子,说明了“拥有美好的东西,必须经过漫长、艰难的寻找过程,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信念,具备不怕疼痛、不畏牺牲的勇气和精神”的道理,这也是学生确定作文立意的关键句之一。

第一段后半部分的材料具体解释了荆棘鸟获得歌声的努力经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前文、将传说与现实相联系。第二段材料则具体概括了第一段材料中蕴含的启示,其中的关键词“毅力”“代价”“积累”等,都是很明确的立意提示,学生只要选择其中一种启示,辅以经典、贴合的人物素材或亲身经历进行写作便可。对材料有更多想法与思考的学生,也可以自行提炼观点进行写作,注意立意与素材不要偏离材料中的荆棘鸟的象征形象及其寻找过程。

标卷范文

《携毅力与信念上路》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一生只歌唱一次,歌声却比拥有最美妙嗓音的夜莺还要婉转;记忆里有一颗星,它忍受着黑夜的煎熬,只为等待划破长空的一瞬绚烂。携毅力与信念上路,冲破恶劣的环境,才能沐浴在阳光下,获得成功。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是你吗?经历了大喜大悲、一生颠沛流离的女词人,在南宋飘零的小舟上饱受丧夫之痛、亡国之辱的你该何去何从?没有了“沉醉不知归路”的欢快,没有了“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羞,你将一腔才情化为哀愁流淌在词中,你瘦削的肩膀撑起了千斤痛楚,你坚毅的眼神凸显了自由与光辉。

毅力使你的心灵充满阳光,乱世中,你的坚毅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大地上的天使——张云成

为何上天如此不公,让你无法享受正常孩子该拥有的快乐?从小便知患有重症肌无力的你,该如何坦然面对生活?知道自己的生命只能画下二十八圈年轮的你,该如何在狞笑的死神面前保持冷静?只能在床上度过每个昼夜的你,以怎样紧咬着牙的努力抓紧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无数的不可能,你都以惊人的毅力一一实现。泪水、汗水洒遍了房间的每个角落,笑容、坚强留给了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你以《假如我能行走三天》为名,感动了全世界。

毅力使你走向成功,即使你不能行走,可你的心却能冲破漫天乌云,收获了耀眼的朝阳。

逆境中的铁人——狄更斯

你从未感到绝望吗?从小父亲便被关进监狱,你失去了来自父亲的关爱。你从未动摇过吗?自小当学徒供养家人,你尝遍了世间冷暖。恶劣的环境压不倒你如铁的意志,层层的乌云遮不住你身上的光芒,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不耽误一分一秒,留下了“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的人生写照。

毅力使你走向辉煌,在湛蓝的苍穹之下,《雾都孤儿》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荆棘鸟让荆棘深深地刺入喉咙,因而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曼妙歌声;流星默默走过无数漫漫长夜,从此划下了流传千古的永恒瞬间。携毅力与信念冲击长空,我们必将在某一刻接近炽热的太阳,拥抱碧海青天。

看,云层之上,有只鸟在飞。

若问我毅力是什么,我会说:毅力是朝着目标勇往直前的动力,带给我们力量;毅力是永不放弃、永不言退的精神,带给我们自信。毅力是山泉翻山越岭奔向理想的海,毅力是劲竹顶破僵土的阻拦后虚心拥抱希望的蓝天,毅力是海燕为了高尚的追求无惧风雨雷电的灵活身影⋯⋯

名师精评:

作者从材料中提炼出了“毅力”这个论点,在文章开头便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直入主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全文素材经典,涵盖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论证有力,清晰明了地论证了“毅力与信念是人们冲破乌云、迎来光明的利剑”的观点。为使观点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作者以李清照、张云成、狄更斯等名人的人生轨迹作为论述事例,采用小标题的方式分段描写,结构清晰、形式感强、节奏鲜明。全文首尾呼应,观点鲜明,论证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是一篇优秀的范文。

《播种·丰收》

接受一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那般畅快淋漓,付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般坦坦荡荡。

你付出了努力,接受了成功;你付出了真诚,接受了友谊;你接受了荣誉,付出了艰辛;你接受了爱情,付出了忠贞⋯⋯

接受与付出就是这样让人捉摸不透,却又意味深长。

我喜欢接受的痛快,付出的慷慨。如果付出是春天播种的辛劳,那么接受就是秋天丰收的喜悦。别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在失望的荒地上付出你宽大的胸怀,在希望的沃土上会得到你心灵的慰藉。”是啊,当你手捧玫瑰,那诱人的香气飘入心扉时,你会感受到心灵仿佛被晶莹剔透的水流洗刷过那样舒畅。

我喜欢接受的美丽,付出的伟大。如果付出是充满荆棘的漫漫征途,那么接受就是征途后蜂飞蝶舞的锦簇花团。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告诉我们,没有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气节,哪会有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历史漫漫的长幅画卷告诉我们,没有科学家钻研开拓后得到的伟大结论,哪会有如今的美好生活?前辈在“山重水复”中付出,我们在“柳暗花明”中接受。

我喜欢接受的公平,付出的豁达。如果付出是真诚出海的货轮,那么接受就是满载而归的货物。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获得真诚的友谊需要付出,付出真挚的情感需要一颗平正的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接受与付出就是这样关系亲密、形影不离的伙伴。

接受无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只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心;付出无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痛苦,只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信心。

携一缕接受的阳光,系一丝付出的绸带,整理行装,踏上实现自我的道路⋯⋯

名师精评:

本文标题中“播种”“丰收”两个词只在文中出现过一次,而文章全篇论述的是“接受”与“付出”的关系,不免让人心生疑惑,以为文章出现了“跑题”的问题。其实不然,通读全文可知,作者以“播种”和“丰收”比喻“接受”与“付出”的关系,借此告诉读者,“接受与付出”并不是单向关系,人们要做的不是厚此薄彼、分个高下,而是坦然接受,无谓付出,两者属于相互成就的关系。这一安排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能力,展示了作者强大的写作功底。

文中扑面而来的诗风词韵、触目可及的优美对比使文章富有文采。作者在文章开头便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畅快淋漓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坦坦荡荡进行了对比,中间化用了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将“前辈在‘山重水复’中付出”同“我们在‘柳暗花明’中接受”进行了对比,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应怎样看待并实践“接受”与“付出”的关系,以四两拨千斤的语言替代了长篇大论,使全文简洁、清爽而不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