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经典作文大全300字

“作文经”(三),经典作文三年级

《作文的“改”与“不改”》系列话题探讨。

今天分享话题《留住那些童心不改的语句》

我们不妨先看一组三、四年级小朋友写的句子:

“春天的竹子,也跟着大地一起苏醒过来。”选自《家乡的竹子》一文,开篇第一句,写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得当,这是孩子们眼里对“万物复苏”的诠释,自然无需再作修改。

“小鸡们一口一个,吃得好开心,吃完扇扇翅膀,很满足,我也好开心呀!”《阿宝老师的“作文经”》第一篇就曾提及。对于这一看似简单的句子。我们如何来看待呢?大多数小孩子喜欢和温和型的小动物亲近,会“推己及物”。在孩子的眼里,小鸡“一口一个(虫子),吃得好开心”,“吃完扇扇翅膀,很满足”,不可否认的是孩子是用心观察这一切的。小鸡的这种“开心”,这份“满足”还传递给了孩子,于是“我也好开心呀!”多么具有童心的句子,任何修改都是多余的。

无独有偶。《小燕子》一文中写道:“又有一只麻雀来到了小燕子的家里做客,小燕子和麻雀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之后麻雀开心地飞回家了。”同样,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麻雀会到燕子家串门聊天。这样的语句,是原汁原味的。

而在《四季的舞台》一文中,小作者将拟人手法用到了极致,都很生动。我选择其中一句:“夏姐姐可是个急性子。你瞧,春姑娘刚走下舞台,夏姐姐便迫不及待地上了台!”好一个“急性子”!“刚走下舞台……便迫不及待……”句子关联紧密;而一个“你瞧”,则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家长读者会不会有过类似的经历呢?你带着孩子周末去郊游,孩子看到自然界里的事物,是不是也会扯着你的衣角或摇晃着牵住他的那只手,更活泼的孩子甚至会挣脱你的手,指着他的发现:“爸爸,你瞧!”“妈妈,你快来看!”“公式化”作文中“成长”的孩子在作文中是鲜有这样的率性表达的。

当然了,初学作文的孩子的语句有时会比较单一,偏口语化。如同那“万能型”的“自我介绍”:我叫***,今年*岁了……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修改,让孩子体悟适当地增加一些语句,不但可以让童心在文字间自由流淌,更重要的是让语句的品质得到提高。而稍有悟性的孩子,也会一会对这样修改的好处所在。假以时日,孩子也就会学着老师(家长)的样子来给自己的句子“做加法”。以例为证,《美丽的家乡》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的句子是:“我的家乡名叫太阳镇浪山村。”简洁倒是简洁,只是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敢深刻。如果加上“听这名字,是不是就陶醉了?”是不是就不一样呢?当然了,只有你愿意,你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家乡的名字好好写写,如果有故事,就把它也写出来。这样的开篇介绍一定是让人过目不忘的。

童心最可贵,稚语现童心。

我们再也不能用“公式化”来指导孩子了。这样的例子不乏可陈:“雪化成了水”就是“标准答案”,“雪化成了春天”却被判错。

在一片“红红的太阳”的语句中,那位被退回重写的孩子委屈地说“我只是想让爸爸和那些在工地上的叔叔们不再需要在火热的太阳底下干活”,原来,他写的是“我想要一颗绿绿的太阳”……

一句话锦囊:童心,需要人呵护;稚语,需要人聆听。童年,终会流逝;童心,却可永葆。

致读者朋友:你如何看待我在正文最后一段举的两个例子呢?

致家长: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有把孩子的“惊人之语”不加修饰地记录下来的习惯?哪句“童言”让你记忆犹新?

致孩子:你能记起自己写过的最真实的文字吗?最好是那种能够看出自己真实内心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