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做一道语文题

从一道语文作业题想到的——“作文经”(六十六),一道题引发的思考作文

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

大家好!前几天,小睿同学的家长发来图片,内容是四年级语文《作业本》第2课《走月亮》上的最后一道题,说孩子不知道怎么做。虽说义务教育阶段部编教材已经全面实施,但是配套《作业本》大多是由各省自定。例如浙江地区使用的就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业本》。“浙教版”作业本题量不多,带*的课文都没有安排练习,但是讲读课文的练习题往往有一些难度。

一番交流下来,孩子完成这一道题应该问题不大,很快,我简要地提供了填空题的参考答案:

“哟”这个语气词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惊喜,表达对小水塘的喜爱;“抱”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倒映着圆圆的月亮,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的唯美浪漫的画面。

孩子完成作业的“任务”看似解决了,可这引发了我的思考:这道题属于语言感悟类的题目,里面藏着习作的秘妙。如果在学习时没有开展这方面的赏析训练,孩子们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往往也会“一头雾水”。

今天我就以《走月亮》为例,来谈谈如何从文本内容入手,发现文字背后隐藏的习作秘妙。

我们先看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语: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2.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其中第一条——“边读边想象画面”,即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想象策略,其目标是“感受自然之美”。这是一个对相关词句进行选取,用图像来组织空间结构,最终和自己的体验(先验知识)相结合的过程。

其中的“美”,即想象带来的陌生性,是一种画面之美,更是一种需要理解感悟才能体会到的美。

课文《走月亮》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走月亮”是“行走于月下”的缩写。据“百度百科”,“走月亮”是吴地传统民俗,中秋夜妇女盛妆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 清代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秋日……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清代顾禄在《清嘉录·走月亮》描述道:“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走月亮”是吴地(大致在今天的苏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南地区)的一种民间习俗,不过,从插图中人物的服饰特点来看,白族崇白色,体现在其传统服饰中,女子一般是白,上衣,红坎肩,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这与插图是一致的。还有就文中所提到的“洱海”“点苍山”可知,文中的角色属于白族,在云南境内(大理白族自治区)。“走月亮”并非指某一次“行走于月下”,而是作者记忆中所有“走月亮”的集合。这是一篇典型的散文,其章法结构大致如下:

前两段聚焦于“走月亮”中的“月亮”,表述月亮的无处不在。

第三段是过渡段,将焦点转移到“我和阿妈走月亮”上。四五、六七、八九段,形成重复段式,是在不同的时空对“走月亮”的描写。第一部分是水边,第二部分是路边,第三部分是合写不同语境下的“我”和阿妈。五七段是完全的重复,第九段则带有评价的作用,故增加了一个判断句用于结尾。.

这是抒情散文的典型模式,充分运用了重复(构章)、排比(构段)和隐喻(生成内容)。

“秋天的夜晚一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大理白族自治区位于洱海的东南边,所以文中的“洱海那边”指西北边,月亮是傍晚时从西边升起的,“月盘”中的盘是圆形,故指的是满月,加上“那样明亮”的强调,综合上述分析,文中的“走月亮”也同江南的“走月亮”一样,是一种发生于特定节令——中秋时节的行为。

“淘洗”和“月盘”是相关的,用生活中盘碗的洗涤来具象化,“那样”强调程度很高。通过“照亮”的排比运用将焦点从月亮转移到“小路上”(由上及下:月亮→点苍山→大青树>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里存在一个递进构句式“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山路”前面一个“照亮”可以留白或一个更抽象的空间,后面的“照亮了”则是具体的空间。这类构句式文中反复出现,例如: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还有“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滩”(从局部到整体)。

第四段则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因为它是重复结构的第一个段落,也是需要学生从此段落中选择适当的词句进行想象的重要段落。

“细细的溪水”,将画面中的溪流形象化。“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这是通感的应用,即将嗅觉的内容隐喻为视觉效果。“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布满”压制“灰白色”的呈现是整个画面的。第三句是转折句,从鹅卵石转移焦点到“小水塘”。该段一半的内容在描写小水塘,因为“小水塘”和“阿妈”关系更为紧密:“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里将“小水塘”隐喻为母亲,“月亮”隐喻为孩子,动词“抱”将其拟人化。“小水塘→月亮”映射的“我→阿妈”。文中的第一个“哦”是一种领悟的标识,领悟到前面的映射关系。后一个“哦”,则是协商的语气,标识后面是一个祈使命令句,“吧”标识语气的委婉,“去看看”的内容,都是前面所领悟的内容。我们到溪边去吧——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

去看看小水塘——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

看看水塘里的月亮——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我……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不难发现,第四段是从溪水→鹅卵石→(鹅卵石间的小水塘→小水塘中的月亮)→(阿妈→我)→走月亮(回顾经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聚焦《走月亮》文中另两处关键语句:

1.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在这一句中,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明月、点苍山、大青树、乡间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一副山村月夜图。写出了着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为我们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的境界。

2.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一句呢,除了一处拟人之外,作者更多地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想象到从春天到秋天和阿妈在地里劳动、玩耍的美景。这些细腻形象的描写,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是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是童年的美好记忆。

课文写了“我”和阿妈走过了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桥、果园和菜地这些地方,“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多次出现,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文中不单单写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还加入了“我”回忆的内容,如:走到溪边,“我”想起了阿妈曾经在这里洗衣裳,“我”曾经在这里用树叶做小船的情景;走到田埂上,“我”想到了种庄稼,找兔草、吹蒲公英等情景。这些美好的回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此外,在学习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时,我们要尽力读出文字的画面感。

举个例子:

阿妈牵着我“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头脑中浮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这样写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含义。

我们可能会想到这样的画面: 圆圆的月亮正得意的放出柔和的光芒。几朵灰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柔和的月光下,奔腾了一天的小溪还不知疲倦的在流淌,晚风一吹,波光粼粼的小溪像一块洁白的长玉,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阿妈那圆圆的脸庞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温暖的打手牵着我静静的往前走。

最后,我们可以开展小练笔: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说说“我”所见所闻,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

课文第六段:

圆圆的月亮放出柔和的月光。几朵灰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柔和的月光下,奔腾了一天的小河平息了。月儿倒映在河面上,晚风一吹,波光粼粼的像一块洁白的长玉,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妈妈那圆圆的脸庞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的看着我在月光下玩耍。

仿写一例:

乡村的秋夜,静谧,安详。仔细聆听,有秋虫咿咿呀呀的鸣叫声传来,让这原本就静谧的夜晚显得更加宁静。走出家门,来到草地上。月光笼罩着整个草地,像是给草地穿上了无边的轻柔的白色纱裙,月色让草地显得十分温柔。站在草地上远远望去,村外的山在月光的笼罩下,整个山酷似一条迂回的黑色的巨龙冒着仙气,山上的小树就是那条巨龙的鳞片,那条巨龙仿佛在漆黑的夜空下自由地飞翔,而且不被人们发现。沿着蜿蜒的小泥路前行,路旁有金灿灿的稻田。成熟的稻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随风起舞,飘散着诱人的芳香。走进小树林,细碎的月光撒在地上,映出斑驳又迷离的影子,一摊又一摊,摊摊都不尽相同,就像一幅幅色彩不一的水墨画。月光就这样静静地流淌着,倾泻了一地。月朦胧,鸟朦胧。渐渐地月下的花草树木也都像是被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般,如仙似幻。

学有余力的孩子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学习:

1. 古诗(童谣)中的月亮:

代表作之一——《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歌词中的月亮

①月亮走我也走

演唱:董文华 作词:瞿琮 作曲:胡积英

月亮走我也走

我送阿哥到村口到村口

阿哥去当边防军

十里相送难分手难分手啊

天上云追月地下风吹柳

月亮月亮歇歇脚

我们话儿没说够没说够

月亮走我也走

我送阿哥到桥头到桥头

阿哥是个好青年

千里边疆显身手显身手啊

晚风悠悠吹小河静静流

阿哥阿哥听我说

早把喜报捎回头捎回头

捎回头

②走月亮

演唱:张英席 作词:李东宇 作曲:温展力

明月如花 香在心间

秋波中开放最美的圆

有情的人太远

月儿滴成了盐

思念很咸 拥有很甜

明月如灯 点亮我的眼

月光是最明亮的语言

我的心如线 一生牵挂

走月亮走成了缘

走月亮啊走月亮 越走心越暖

心在月中走 月在心中间

新月走成了圆

走月亮啊走月亮

走不完的是心愿

月在心中走 心在月中央

圆月走亮了天

走月亮啊走月亮 越走心越暖

心在月中走 月在心中间

新月走成了圆

走月亮啊走月亮

走不完的是心愿

月在心中走 心在月中央

圆月走亮了天

3.散文中的月亮

一轮皎洁的明月就挂在空中,抬头望去,在天空大舞台上,彩云是灿烂的背景,星星是舞伴,它们簇拥着这位出色的舞蹈家,尽情地变换着舞姿,月儿似银镜般光彩夺目,月光如流水般清澈,月光撒到湖水上,湖面波光粼粼。月光似水,月色如华。中秋之月,带给我们无限遐想,带给我们光明、团圆的欢乐。——《中秋月》片段

如果,我们这样去在文字里“走个来回”,就能“探个究竟”,语文素养自然也会逐渐提升。

【版权声明】请尊重作者原创权益,未经作者同意,谢绝转载。图片源自网络,仅作配图之用,和文字并无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