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是哪一首诗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作文经”(七十九),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

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

大家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明天就是庚子重阳。想起重阳,总会忆起“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这句著名的集句诗。它出自两首诗。

其一,出自“诗豪”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以桑榆喻日暮。意思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那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其二,出自李商隐《晚晴》中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写久雨之后后傍晚转晴的景象与感受。幽草因天气转晴而恢复了生机,所以说是“天意”在怜惜它。转晴时已在傍晚,时光是短暂的,但诗人仍以它十分珍视,因为它毕竟是经过长期盼望才出现的。诗人写此诗时正是他经历了许多坎坷和不幸的遭遇后,获得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安身之所,所以他借此诗来表示对目前处境的暂时的欣慰。

集句而成的句子“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意思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人们依然很珍视。

我们不妨来品读原诗的完整版: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大有杜甫在《春望》中所写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味。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缠身。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了无牵挂。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六十四岁的刘禹锡在政坛上摸爬滚打大半生,现在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实际上差不多从政治舞台上隐退;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这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在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沧桑之后,终于相聚一起,把酒抒怀。

两人又是诗坛宿将,自然少不了诗歌唱酬;由于又都垂垂已老,并同患有足疾、眼疾等“老年病”,更免不了同病相怜。对于老病,白居易有时很通达,他在《览镜喜老》中就说过:“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看似无所谓,可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他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看出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同样老态龙钟的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这首答诗。一问一答之间,不难看出两位诗人对老之已至的心态。只不过,刘禹锡更多了几分豁达。他告诉老友:老白啊,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

来看第二首: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这年春天,李商隐跟随桂林的“军政一把手”郑亚(唐朝安史之乱后,在全国广设方镇,当时治所在如今的桂林,领桂、梧等十三州。掌管军、政事务,领戍兵1000名。)远赴桂林,在郑亚的幕府担任幕僚。到桂林后不久,初夏的一个傍晚,久雨新晴,空气清澄,夕晖照映,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得分外清新明朗,富于生机。面对美好的晚晴景物,在人生道路上久历坎坷的诗人,心境也一时变得明朗起来,写下这首洋溢着乐观气息的诗篇。

这里有必要追溯诗人李商隐历经的人生道路。李商隐早年依附于牛党官僚(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的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令狐楚门下,令狐楚死后,转而依靠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并做了王茂元的女婿。王茂元当时被人视为李党。从此李商隐就被卷入了党争的狭谷,一再遭到牛党的忌恨和排挤。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他初任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就外调为弘农尉,由清高体面的职位降为低阶俗吏。会昌二年(公元842年),重入秘省任正字,后又因母丧离职闲居,蹉跎岁月。服丧期满,回到原任,武宗去世,宣宗继位,牛党完全把持朝政。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得离开长安,应李党郑亚的聘请到桂林当幕僚。

远赴边地,抛妻别子,虽不免感到孤孑清寥,但郑亚对他颇为厚重,因而有托身得所之感;加之远离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因此,诗人在面对晚晴景物时,才会有幽草幸遇新晴,越鸟喜归栖巢的欣慰之情。

对李商隐一生的坎坷历程来说,桂林幕僚生活只不过是一小段相对平静的插曲,是长路风波中一个暂时的港湾,但诗人已然如此珍视,发出“人间重晚晴”的心声,这正表明他对生活具有多么巨大的热情。

重阳多习俗,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尽显重阳的常见习俗。

具体来说,重阳的习俗主要有: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有着“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食“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

3.赏菊花,品菊酒。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的时节。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采菊东篱下”的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东晋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曾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登高作诗、赏菊韵、饮菊酒、食花糕、品菊馔,古人的重阳节何其浪漫逍遥。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4.簪菊插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西京杂记》中,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和很多传说一样,有不同的版本。先看通行版的: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秘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另一个版本和通行版的故事差不多,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也一样,只是故事更多地流传于河南汝南县,并明确了恒景所拜请的神仙叫费长房,而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的故事版本则不同: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坏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问题。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每逢夏历九月九,就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综合上述故事,不难看出有一些共同点,都有神仙能人的“天助”,让人们得以躲过突如其来的灾祸。

读着这样的故事,不由得想起人们熟悉并敬重的一位老人——钟南山。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不禁让网友慨叹:“大国重器,国士无双。”毕竟,从17年前的“非典”抗疫到今天“新冠”战疫,钟南山是一个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真英雄。钟老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赶往抗疫第一线。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当人们从电视、广播等各新闻媒体中了解和掌握基本防控知识时,“钟南山说动才动”逐渐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导引。一时间,钟南山也成为了“偶像级英雄”。在民间还流传着“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众一心”等振奋人心的对联、口号等。作为呼吸疾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网友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体。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钟南山获颁“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钟南山获颁“共和国勋章”颁奖词如是说: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门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民间甚至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节的感受展开。

不管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重阳节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种祝福。让我们真诚祝福身边的老人永远健康,拥有一颗常轻的心。

【版权声明】请尊重作者原创权益,未经作者同意,谢绝转载。相关传说、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