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雨水 作文

雨水情——“作文经”(一〇〇),雨水情什么意思

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大家好!今日雨水,开工吉运。首先祝全体粉丝“打工人”开工大吉!

艳阳高照的杭城,春意萌动。候车时,看到西溪湿地的大柳树的枝头已缀满绿意。结束了短暂的春节假期,今天下午,我们也开工了。互道节日祝福,收到开工红包,共同除尘迎新(教室卫生在年前其他同事已经处理过,此次主要是通风、除尘),然后就分头备课了。工作间隙,分别和寒假二期的新生同学家长取得了联系,了解第一手学情。

现在说回雨水。

◎记忆中的“雨水”

我一直认为“春雨贵如油”可能更多地是和易干旱地区有关。因为,到了雨水季节,南方的雨可能会让你朝着雨天去乞求:晴天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啊?

※记忆中,南方的春雨总是那么黏人。

连天的雨,总会给人感觉一切都湿漉漉的。雨天里,户外的劳作只能停歇,伴着料峭的春寒,人们往往会选择在家烤烤火,唠唠嗑。用可长期保存的冬笋炖上腊猪蹄,那香气就弥漫了整间屋子。

当然了,人们也不是都闲着。要知道,普通农家是不敢荒废哪怕半日的时光。父亲总会做一些简易的木工活,母亲往往会纳鞋底,毕竟在那个出行基本穿布鞋的年代,抽空多纳一些鞋底总是有必要的。何况,在田地里劳作的父亲也好,还是她的孩子们,都是很费鞋的。

说到费鞋,就不得不再“吐槽”一下那连天的雨。上小学时,学校离家近,就在家对面的土岗上,抬头即可望见,小学校的铃声也可听见。出村子到学校必经稻田。机耕路上的泥,实在是经受不住那么多双脚的踩踏,已变得泥泞不堪。其中快到学校的时候有一段黄土路,尤其黏糊。它会亲热地粘上你的胶鞋或雨靴,让你甩也甩不掉。于是,上学时,学校的走廊台阶上会留下鞋底刮下的黄泥;放学回到家,院墙外的石头上也会留下“亲热”的黄泥。

中学是在邻村读的,雨水季,好几里路大多是泥泞依旧,稍有砂石。遇到河溪涨水时,过“河”时胶鞋会湿透,即使是雨靴,也会进水,于是,白天读书时,双脚差不多就会因为进水而发白,进而打皱……每当回到家,母亲总会心疼得不得了。

母亲的土办法很多,也很实用。譬如,用火桶烘鞋垫,用灶膛里的草木灰塞满旧袜子,再塞进胶鞋或雨靴里,第二天,穿上垫了尚有余温的鞋垫的鞋靴上学去,这毕竟让自己的脚有了些许温存。于是这时候就会期待雨过天晴。

※记忆中,南方的春雨总是那么动人。

勤劳的父辈总会将闲了一冬的犁铧收拾出来,准备春耕。同样,闲了一冬的老牛重新焕发生机,放逐到田野上会似牛犊般撒开蹄子跑,细细的灰黑色牛毛在蒙蒙细雨中浸湿了,发亮了。原来,“激活”了老牛的正是这贵如油的春雨啊。这时候,你会怀疑农谚中提到的“人老一年,牛老一冬”,你也会对感佩于在近代笔记中自成一家的清代梁绍壬所著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的“牛毛细雨送斜阳”这样精妙的表达。

雨水季,朴素的母亲总能让家里的餐桌上多了诱人的绿色。菜薹是必不可少的。记忆中母亲还会把普通的菜薹变着花样摆上我们家的饭桌:清炒菜薹、猪油渣炒菜薹、腊肉炒菜薹、腌制菜薹……而记忆中自己最喜欢的还是菜薹粥。白米粥里放上盐,加上猪油,熬了一段时间后加上切碎的菜薹继续熬煮。盛出来的菜薹粥米香和着菜香,味蕾被征服。而今,春节回老家时,就算有菜薹,母亲也只会将它放些腊肉炒一盘,作为配菜。因为在母亲的朴实的想法中,平时忙碌的子女特别是在外漂泊的子女回家过年一定是鸡鸭鱼肉这些“硬菜”才能满足一颗母亲的心。想到此,“姆妈,早上煮菜薹粥可好?”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母亲啊,母亲,您可晓得,相比较那些“硬菜”(当然了,母亲的拿手菜还是会很期待),儿子那一碗菜薹粥更为期待。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这绵绵的春雨。

※记忆中,南方的春雨总是那么迷人。

无论是韩愈笔下飘洒在长安古城大道上空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油,丝雨纷纷,还是杜甫笔下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润物细无声,抑或是戴望舒《雨巷》中所描摹的梅雨淅沥,文人们总是用独特的视角来描绘雨的意境。

春雨,孕育着希望。她不似夏雨般激烈,总是那般温情迷人。

前几天,杭城已响起今年的第一声春雷,想必过不了多久,又是一幅烟雨江南的景象吧?

◎“雨水”三候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春雨绵绵,青石板上,柳岸月下,空空小巷,无雨不成春。雨生万物,也洗人心。古时雨水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愿春风化雨,万物“犇”腾!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违规必究,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