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构思精巧
巧妙答问,锻造习作构思力——作文经(一三四),作文构思训练
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
大家好!这一次让我们谈谈习作中的巧妙答问以及如何借助巧妙答问锻造习作构思力的话题。
➼例说巧妙答问
说到巧妙答问,其实,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无论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谋士团队纵横家的纵横捭阖,还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同志的外交智慧;无论是民间传说中苏轼和苏小妹之间的多次巧对,还是诸如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的幽默故事。这些无不是令人叫绝,传为美谈。
❖苏轼和苏小妹的故事
相传苏小妹额头突出,东坡笑曰:“未出前庭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苏小妹又嘲笑东坡下颌之长:“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腮边。”
❖周总理的外交智慧故事
1.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他便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了。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周总理说美国产钢笔是抗美援朝战场的战利品,使这位美国记者丢尽颜面。记者往往有意为难周总理的提问,却常常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已脚的闹剧。这是反讥式的急智应对。
2.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西方记者问周恩来总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又说,“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做后盾,信用佐助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货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注:当时流通的币种)
面对西方记者嘲笑中国穷,国库空虚时,周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人民币总面额替代总金额,堵住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损害招待会和谐的气氛。周总理语言风趣而又铿锵,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和外交家的睿智,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让人折服。这是有意回避、巧换概念式的急智应对。
❖萧伯纳的巧对故事
1. 不值一块钱
在一个晚会上,萧伯纳正在专心地想他的心事。坐在旁边的一个富翁不禁感到好奇,就问道:“萧伯纳先生,我愿出一块美元,来打听你在想些什么。”萧伯纳回答说:“我想的东西真不值一块钱呢。”富翁更加好奇了:“那么,你究竟在想什么呢?”萧伯纳安祥地答道:“我是在想着您啊!”
2. 无一不晓
有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了一个丰盛的晚宴。席间有一青年在大文豪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样样通晓,大有不可一世的气概。起初,萧伯纳缄口不言,洗耳恭听。后来,愈听愈觉得不是滋味。最后,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开口说道:“年轻的朋友,只要我们两人联合起来,世界上的事情就无一不晓了。”那人惊愕地说:“未必如此吧!”萧伯纳说:“怎么不是,你是这样地精通世界万物,不过,尚有一点欠缺,就是不知夸夸其谈会使丰盛的佳肴也变得淡而无味,而我刚好明了这一点,咱俩合起来,岂不是无一不晓了吗?”
3.饥荒的原因 一天,瘦削的萧伯纳碰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商人讥讽道:“看见你,人们会以为英国发生了饥荒!”萧伯纳回击道:“看见你,人们就会明白饥荒的原因。”
4.拒绝“收买” 有一次,一个鞋油厂的老板,想了一个发财的鬼点子,他请求萧伯纳,允许用萧伯纳的名字做一种新鞋油的广告名称。 老板对萧伯纳说:“如果你同意这样办,世界上千百万人都会知道你的大名了。”萧伯纳道:“不,也有例外。”老板愣住了。萧伯纳接着说:“你忘了没鞋穿的人哪!”
5.年龄
在一次晚会上,一个妖艳的中年女人问萧伯纳:“萧先生,你看我今年有多少岁了?”他仔细地看了她一眼说:“看你的头发,只有19岁;看你的情绪,不过20岁。”那女人听了又惊又喜,于是再问他:“那么你看我究竟有多少岁呢?”萧伯纳回答:“合起来还不到40岁呢!”
6. 文豪与出版商
一个英国出版商想得到大文豪萧伯纳对他的赞誉,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想:要得到萧伯纳的赞誉必须先赞誉哪个人呢?于是,他去拜访萧伯纳。当他看到萧伯纳正在评论莎士比亚的作品时,就说:“啊,先生,你又评论莎士比亚了。是的,从古到今,真正懂得莎士比亚的人太少了,算来算去,也只有2个。”萧伯纳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想让他继续说下去。“是的,只有2个人,这第一个自然是您萧伯纳先生了。可是,还有一个呢?您看他应该是谁?”萧伯纳说:“那当然是莎士比亚自己了。”
➼尝试巧妙答问
在分享了几则巧妙答问后,学生兴趣盎然,甚至跃跃欲试。那么,可不可以以此进行习作尝试呢?我们一起接着看这一次的教学叙事:
❖选一个好学材
首先,这涉及到选择一个适合的学材了。既要有规可循,又要量力可行,让学生品尝创作的乐趣。鉴于此,我选择了以下学材,其内容可能是出自外国的幽默故事。
材料中的内容都是围绕最后一位观众和弹琴的人之间的对话展开的。分三种:
【甲】
那个弹琴的人对最后一位观众说:“谢谢你这样有礼貌,还能等我弹完再走。”
剩下的这个人说:“其实我也想走,只是怕你伤心。”
【乙】
弹琴的人一看只剩下了一个人,气愤地拿起一把刀威胁说:“要是你敢再走,我就把你杀了!”
那人听了这句话,“扑通”一声跪下,哀求说:“求求你,为了让我不再听下去,您还是把我杀了吧。”
【丙】
弹琴的人对最后那个人说:“谢谢你,你是最懂音乐的人。”
那人却说:“我并不懂音乐,不过我的丈夫他很懂。”
弹琴的人激动地说:“那他也是弹琴的?”
那人却说:“不,他是弹棉花的。”
一说起“弹棉花”,就想起这部影片和其中的插曲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我们达成了基本共识:客观地说,乙和丙的妙答与比甲想的有创意。因为甲的故事显得直白了一些,而后两个故事用了出人意料的手法来表现,把最后这个人的心理写得很细致,富有情趣。另外,丙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选一个好切口
那个弹琴的人对最后一个观众说:“谢谢你这么有礼貌,还能等我弹完再走。”
最后那位观众会怎么说呢?
训练点有两处:一是想象扩写:钢琴独奏演奏会现场,为什么只剩下一个观众呢?通过想象扩写,呈现N种可能;二是巧答续编:写好对话,重点是“观众”的对答,看谁有创意,而且幽默指数最高,呈现故事的N种结局。
训练也有三项原则:第一项,原文中的主要角色,续文中都必须安排“戏份”;第二项,续文要按主题逻辑照应原文;第三项,一般不宜引进影响事件结局的新角色。(小学生可能驾驭不好,反为不美。)
❖选一些好习作
最后一位“观众”
作者:四年级 诗筠
“接下来,有请古筝大师王曼玉弹奏《高山流水》!”主持人的报幕迎来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灯光渐渐暗去,观众台上早已座无虚席,偌大的演奏厅中,一位穿着文雅的女士轻抬玉指,示意观众。观众席一片寂静,大家在等待一场艺术盛宴的开席。
王曼玉手起指落,轻抚筝弦,一串串美妙的音乐从王曼玉的指尖流出,所有观众都沉醉其中。王曼玉自己更是如痴如醉。就在这时,一条大蟒蛇悄悄爬进演奏厅,伸出头,吐着猩红的蛇信,发出“咝咝”的声音。原来它也是被王曼玉优美的音乐吸引过来的。观众看到这条大蟒蛇,全部惊慌失措地逃走,但王曼玉还是陶醉在自己的音乐声中,甚至都没看见蟒蛇。
一曲终了,王曼玉抬起头,观众席早已空空如也。
王曼玉看见了庞大的蟒蛇,不但没有吓得魂不附体,反而蹲下身子朝这位特殊的“观众”笑着说:“为什么只剩你一个‘观众’了呀?”
那条蟒蛇瞬间化作一位妙龄少女,不满地嘟着嘴:“妈妈,又被你识破了,不好玩。那些胆小的人还不是都被我吓跑了!”
入选原因:整体构思精巧,对演奏厅场面的描写细致具体,氛围营造恰当,人物设定适切;“观众”的设定突破传统思维,而且留有悬念:王曼玉的女儿到底是怎么变成蟒蛇的?悬疑中带着几分魔幻色彩,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这些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实属难得!
以下是在批阅习作时选录的部分整体构思巧妙的习作片段:
●最后一位观众:
可是那琴声实在难听,观众们多么想离开演奏厅啊。可是,这些绅士淑女们没有一个人愿意第一个离开。因为他们担心被人说是不尊重艺术的人。
时间在煎熬中度过。
终于,有人实在忍受不了,开始离开了。其他人也一窝蜂似的逃离演奏厅。
最后,只剩下坐在前排VIP席位上的一位富婆。
▲对话:
琴师走下舞台,礼貌地对富婆说:“女士,谢谢您能听完的演奏。”
富婆:“哦,是这样的,先生。您听我解释:演出前我带着我的仆人去逛商场,买了很多东西。可是我一个人拿不了。就等着你弹完琴帮我提回去哩。”
琴师:“……那你的仆人呢?”
富婆:“她早就跟着那些人跑出去了。”
(四年级 程伊)
●最后一位观众:
舞台上,只剩下孤独的钢琴和穿着礼服的琴师。偌大的演奏厅里,几乎空无一人。原来观众都逃离了这个“噪音屠宰场”。只有前排最靠边的一位观众纹丝不动。
▲对话:
琴师走下舞台,礼貌地对这位观众说:“先生,谢谢您能听完的演奏。”
观众:……
琴师朝着这位观众挥了挥手。
观众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在上面写道:“我是聋哑人。”
(四年级 曼淇)
(类似结尾:诗岩)
●最后一位观众:
演奏会现场,琴师弹着优美的乐曲,观众听得正入迷。
“噗通!”琴师从琴凳上滑倒——琴师心脏病复发了。
救场如救火。
琴师的学生坐在了钢琴前。不知道是因为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合演奏心里紧张,还是琴技的确不好。学生弹的曲子就像是催眠曲,观众们一个个都摇头叹息,走出了演奏厅。
咦?怎么角落里还有一位观众,还真是被成功催眠了?
▲对话:
年轻人走下舞台,轻轻地叫醒这位观众,礼貌地对他说:“先生,谢谢您捧场,让我这个年轻人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观众:“谢谢你,小伙子。我太困了,在你的催眠曲中,我美美地睡了一觉。”
年轻人:“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怎么看上去这么憔悴啊?”
观众:“我是这家剧院值夜班的。好了,就这样吧。我得去值夜班去了。”
(四年级 子昂)
●最后一位观众:
演奏现场有各种不和谐的特殊音效来烘托氛围,原来钢琴家弹奏的是恐怖童谣《天堂岛之歌》!与此同时,“儿童哭声合唱团”开始了他们的歌唱。观众们吓得逃走了,看来他们用歌谣来提示或控制在场的所有人的计划泡汤了。可演奏还在进行着。
只有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压低着帽檐的男人坐在那里,似乎一点也不害怕。
▲对话:
琴师走下舞台,礼貌地对这位观众说:“先生,谢谢您能听完的演奏。您真的很勇敢!”
观众:“不用谢,久等了。我是皇家侦探,盯你很久了。”
琴师刚想扭身逃跑,可发现被人用冰冷的枪顶着。
(四年级 以诺)
●最后一位观众:
演奏会开始了,音乐厅里座无虚席。
琴师开始弹琴了。可是演奏大厅里却不时的发出刺耳的噪音。
琴师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一曲终了,观众席几乎看不到人了。只有一个人在靠近音箱的座位上打瞌睡。
▲对话:
琴师走下舞台,叫醒了这位“观众”,对这位观众说:“先生,谢谢您能听完的演奏。”
“观众”一脸疑惑地说:“观众?我可不是观众。我是负责管音箱的。”
琴师仿佛明白了什么。
(四年级 钰泽)
再选录一部分写得不错的对话:
▲琴师走向那位有些面熟的观众,问道:“先生,感谢您坚持听完我的演奏!”
观众:“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琴师:“先生,恕我冒昧。我们曾经见过面吗?”
观众:“说来遗憾,我曾经当过你的钢琴老师。”
琴师:“老师!真的是您吗?”
观众:“我已经不再是你的老师。你之所以把琴弹成这样。看来是你只为了赚钱,疏忽了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你不要再对任何人说你是我教出来的学生。”
说完,观众拂袖而走。
偌大的演奏厅里,只留下孤零零的琴师。
(四年级 子艺)
▲琴师向最后那位观众走去,问道:“先生,谢谢您听完我的演出。您是个有礼貌的绅士。”
观众:“不用谢!听着您的弹奏,我仿佛回到了春天。”
琴师:“先生,您太有修养了。感谢您对我的琴艺给出如此高的评价!那么您能谈谈怎么让您仿佛回到了春天吗?”
观众:“您确定要听?”
琴师:“是的,先生,我愿洗耳恭听。难得遇到知音啊!”
观众:“我仿佛听到了春耕时拖拉机耕地时的‘突突突’声,听到了河流解冻时发出的‘咔咔’声,还有伐木工锯木头时的‘滋啦滋啦’声”……”
琴师:……
(四年级 子墨)
▲琴师朝着最后一位观众怒喝道:“你怎么不鼓掌呢?!”
“观众”发出一阵杂乱的声音,接着循环播放:“机械故障,机械故障……”
琴师操起手边的一把小提琴朝“观众”砸去,留下了一地的碎零件。
原来这位“观众”是个出了故障的机器人。
(四年级 谦逸)
▲琴师走向这位鼓掌最热烈的观众走去,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先生,谢谢您的支持与喜爱!”
观众:“是的,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琴师。”
琴师:“谢谢,您过奖了。我的琴技还有不足。”
观众:“我鼓掌并非赞美您的琴技,而是肯定你的勇气。”
(四年级 舒恬)
诚然,因为四年级孩子初次接触类似训练,还有一些不足。诸如想象的故事的合理性问题,再如对“为什么演奏会现场只有一位观众?”这个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打破惯性思维,“仅此一位”“唯一一位”可能的原因还有哪些呢?可不可以是富豪的VIP专场?琴师的谢师演出(答谢恩师)?而“观众”的身份可以是很多可能:国王、乞丐……但有一点,故事主线要明晰,主题要鲜明,符合一定的逻辑。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通过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习作教学方式,锻造的是孩子们的习作构思力,而这会让孩子们的习作能力经受锻炼,并且在锻炼中提升。
【原创声明】除第一部分引述的资料选自网络外,其余均系原创。请尊重作者原创权益,未经作者同意,谢绝转载。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头条号正版图库。诗筠的家长指导孩子提供了《最后一位“观众”》电子稿,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