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作文600字左右
乡村四月——“作文经”(一八九),乡村四月写成小短文200字
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大家好!又是一年清明时分,又是最美四月天。
今年清明期间,天气晴好,可谓天清地明。在温州工作的妻子,因为单位疫情防控的需要,假期和表姐去山上采蕨菜、拔竹笋、拔野蒜、摘紫藤花,正应了那句“春天当食草”的说法。而我,人在杭州,同样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居家办公已有三个星期,这几天休假。闲来无事,将一篇作于2008年清明时节的文章整理出来,和各位读者分享。清明假期里,准备发一组怀旧系列的文章,欢迎新老粉丝多多关注!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十四年前的那个清明时节……
今年清明节当天,我来到小岫——这个被大山环抱的山村,最高的山峰即为清凉峰(皖浙两省接壤之处,海拔1787.4米)。小岫村位于三阳镇(郁达夫笔下的“东方小瑞士”),原归竹铺乡,后来撤乡并镇,加之村庄合并,现在已和岭脚村合并为新的岭脚村。但是老百姓还是习惯性地称小岫村。小岫不小,有一千余户人家。站在高处俯瞰,楼房参差,蔚为壮观。
小岫村
小岫村
来到小岫,在村头就看到妻抱着“阔别”一月的女儿在翘首期盼。来不及放下简单的行囊,就迫不及待地抱过女儿,亲起来,小家伙很机灵,也沉了些。也许是好长时间没有见面的缘故,她明显有一些不安的情绪。似乎在努力在脑海里搜索关于我的记忆。唉!女儿啊!爸爸也是不得已啊!
第二日,老婆便说要我随妈(岳母)采茶叶。而岳母不同意。许是她心疼我昨天累了。我也落得清闲,抱抱女儿,看看电视剧《双面胶》——一部已婚男子必看的电视剧。
6日,吃过午饭,妻子作出一项分工:妈在家带宝宝,我随她上山采茶叶。
茶叶在去姑妈家(梅川村民组,又名梅家坞)路边一侧的山坡上。一路上,满眼是春的色彩:金黄的油菜花摇动枝头,在预兆着今年的丰收年景;红、紫、白几色的杜鹃花开得正艳;一些我叫不上名儿的野花也不甘示弱。由于昨日下雨,扑鼻是新鲜的泥土气息,那和着花香、草甜的气息让人感到格外清新。赏心悦目的感觉真好!而这只能在乡间得到,在城市里是不敢奢求的。
来到茶园,妻向我下“战书”,比一比谁采的茶叶多。我明知自己不是她的对手,还是愉快地接受了挑战。茶叶在岳父的精心管理下,显得比旁家的要肥厚。缀满枝头的绿茶在散发着属于它们的特有的沁人心脾的茶香,让人心醉。
采茶是一种轻松的农活,甚至谈得上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你想呀。置身茶叶丛中,将一片片新绿采下来,看着背后的竹篓渐渐被填满的感觉是多么难得的啊!采茶叶聊天两不误,你不必担心聊天会放慢速度。日近西山,我们胜利完成任务。看着妻子快要漫出来的满篓茶叶,我知道自己是比不上她了。可是嘴上却不认输,炮制出我的竹篓大一些之类的理由。妻也不作辩解,含笑告诉我:“你采得也不少。”回到家,岳父掌秤,妻4斤7两,我3斤6两,足足少了一斤多呢!我彻底服输。妻朝我露出胜利者的微笑,我俩相视一笑。
图片源自网络,非宝嫂
炒制茶叶我是插不上手的,妈在烧火,妻子和岳父轮流炒制。炉火红红,茶叶青青。这是采茶叶工作必要的延续,又是怎样的一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呢。
茶季的食谱是丰盛的,更是原生态的。新鲜的各式春笋花样颇多,或焖腊肉,或炒雪里蕻,让你百吃不厌;透着清香的香椿炒鸡蛋在餐桌上是我的最爱;新鲜的蕨菜是春天的又一道馈赠。
乡村四月,天清地明。置身其中,其乐无穷。
提到乡村四月,不由得会想到诗人翁卷。这位位列“永嘉四灵”的诗人有代表作《乡村四月》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翁卷以其诗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给后人留下一份难得的精神文化遗产,也为他自己在那个多事之秋的南宋获得了一丝丝生存的精神慰藉。翁卷考功名只参加了一次就放弃了,所以,他一生为了生存,也为了诗歌游走四方,在温州市郊、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生活过。翁卷在江西抚州也住过一段时间。赵汝的《南宋群贤小集》中,有一首诗《翁灵舒客临川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诗人翁卷隐居在一个深山村里,在那里搭了三四间小茅屋,种了些高粱和树木,安心自闲地写诗。六十岁左右去世。
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原则。
翁卷不仅擅长写山水诗,由于他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也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他的《东阳路旁蚕妇》诗,虽短短七言,却把蚕妇的辛苦生活和她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写得入木三分:“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他的诗歌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的《卖炭翁》,蚕妇和卖炭翁塑造的都是古代社会真正的劳动人民。
翁卷写诗,有很大程度作为其自己陶冶性情的工具,他的很多作品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感受。 例如:“兴兵又罢兵,策士耻无名。闲见秋风起,犹生万里情。”是他对宋小朝廷偏安江左,抱残守缺,不图恢复大业而深感失望后写出的诗,写出了他在“罢兵”的妥协政策下,不能建立功业、报国无门的无奈。
翁卷生活的时代,正是风靡一时的江西诗派已渐趋末流之时。江西诗派那种“以资书以为诗”、拼凑故典和生硬拗捩的作风,正是温州翁卷等四位诗人所深为不满的。因此,他们从晚唐诗家入手,刻意求新,走贾岛、姚合的“苦吟”之路,下工夫“因狭出奇”。
南宋台州黄岩的戴复古对翁卷充满了仰慕之意。这位诗人喜欢翁卷的诗,但一直无缘见面。翁卷的一生,为了诗歌和生存游走四方,因此,在温州、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也都有戴复古追寻的足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竟然在湖南与翁卷陌路相逢。他写的《湘中遇翁灵舒》:“天台山与雁荡邻,只隔中间一片云。一片云边不相识,三千里外却逢君。”把相见恨晚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刘克庄批评“四灵”说:“永嘉诗人极力驰骤,才望见贾岛、姚合之藩而已”(《瓜圃集序》),而对翁卷却另有评价,他在《赠翁卷》中说:“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今存翁卷集中只有极少数古体诗,《乡村四月》一首更为人所熟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颇有清新淡远的意趣。
翁卷写的山水田园诗,虽只有寥寥数笔,却有传神之功。翁卷有很多诗歌,可以绘成画轴的,如同中国传统的山水之画,不仅有写意,而且有留白之妙。
【原创声明】《乡村四月》主体文章系作者原创,关于翁卷的相关介绍综合自网络,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