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2020全国名校高考冲刺押题卷

2022高考押题Ⅰ名校审题立意+考场高分范文《国之所需 心之所向》,高考押题名师

更多高考中考小升初作文押题详见《何老师教中高考作文》主页

【金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齐作为村里飞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毅然回到家乡,认为乡村一样大有可为。面对亲人的反对,旁人的不解,她没有退却,而是带着娃娃种大棚、追赶风向搞电商、“赠鸡还蛋”助脱贫……12年间,“就想为农村做点啥”的初心不变,小齐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选择:从村里的致富领头雁,到十里八乡“谢不够、离不开”的好闺女,小齐找到了飞翔的意义与追寻的价值,把青春献给家乡,值!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像她一样选择了返乡创业。他们到基层去,到乡村去,用自己的知识、技术、视野和理念,为乡村带来生机与活力,也收获了青春的无限可能与滚烫炙热的人生。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主题:青年成长 奋斗·励志价值理念

审题立意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讲述了“青年大学毕业不留城而回乡创业”的事件,要求我们“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材料首先从小齐一人出发,讲述了她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没有遵循常规,留在大城市里找一份高薪工作,而是选择回到家乡,既做自己想做的农村创业,也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做出贡献。材料接着由一人引申到诸多返乡的大学毕业生,赞扬了他们为乡村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和对自己人生做出的独特选择。因此,材料要求我们结合自身发展来写作,就是要引导我们突破常规、打破思维桎梏,不仅要寻找丰富多彩的人生活法,也要适当地思考——除了为自己而活,我们还能为家乡、为祖国做些什么。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从大学毕业毅然回乡的角度分析,可找到以下角度:“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选择需要勇气”“人生的选择”“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回报乡梓情意长”“不忘初心”“家乡情怀永驻心上”等。从她带着娃娃种大棚、追赶风向搞电商、“赠鸡还蛋”助脱贫等行为角度分析,可思考“创业实现理想”“建设美丽乡村”“家乡的广阔天地让青年发挥聪明才智”等。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像齐晓景一样到基层去的角度分析,可找到如下方向:“社会要有正能量”“榜样的力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写在大地上”“基层乡村是青年人成长的最好课堂”“与时代同担苦乐,绘就人生独特风采”等。无论怎样写,都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做到情真意切,论述有力。

【立意】

1.打破常规,条条大路通罗马。

2.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3.与时代同担苦乐,绘就人生独特风采。

【考场高分范文】

国之所需 心之所向

文/某考生

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的确如此,面临不同的就业选择,我们又当如何权衡?是看重“钱途薪酬”,还是关注发展空间、施展个人才华?抑或放弃这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小齐给我们了一份沉甸甸的答案。

我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责任在心,心怀家国,国之所需,心之所向。

毕竟,只重薪酬,不过是眼前之计,钱财为生活所需,但绝不能成为毕生的唯一追求。如果就业之时,为了高薪酬,到大城市、大企业中去,难免局限了自己。人生触手可及,目之所见,即为未来,独为了“钱途”而打拼岂不失去了真正“前途”。前途无限,施展才华,注重专业对口、发展空间,实现个体价值,无可厚非。但这毕竟是“小我”层面上的实现。如若每一个人只想着个体价值的实现,就业时更看重创业环境、发展空间等,那么偏远之地又有谁肯去建设?每一个人都想成为国家发展成果的直接享受者,谁又会成为国家发展的建设者、成果的贡献者?所以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层面来看,每一个“小我”的实现都离不开“大我”的贡献,只有心中装着祖国,将个体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之中,“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需要我们放弃舒适,胸怀大局,听从号召。20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从此扎根西部,建设西部,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经过数十年的筚路蓝缕、几代人的薪火相传,完成使命。他们才是真正奉献自我,升华自我,尽显个人风采。后辈当以之为榜样,国之所需,心之所向。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难困苦之中拼搏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只有经受淬火锻打,才能增长本领,积淀自我,不断向上发展。清华毕业的大学生干部乐焰辉说,“基层经历让我从‘嫩肩膀’变成了‘铁肩膀’,让我在接地气中有了打胜仗的底气”。正是坚持在基层积蓄力量,不断奋斗,历练自我,方才拔节抽穗,倾听生命之声。如今又有多少90后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条件非常艰苦、师资极其缺乏的农村偏远地区,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梦为马烛照学子,为农村孩子点亮希望之灯。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淬火锻打,放弃舒适,心怀“大我”,满腔赤诚。不求薪酬,不问前程,只求以己之力,虽微弱,却足以“撼动”山河,用青春和热血,冲锋在前,发光发热。愿如此选择,此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