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哈师大附中2021高三三模语文漫画作文立意

2023高考备考Ⅰ湖师附中模考漫画演讲稿导写范文《高产未若高质》,看漫画即兴演讲

【作文题目】

【2023高三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育才中学举行学生会干部竞选活动,其中一项是语文素养考查。考查内容是根据上面漫画的内容和寓意确定主题,进行演讲,评委当场打分。请你以李明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参加竞选。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题提示】

这道题设置了具体的写作情境:李明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活动,要发表演讲展示语文素养。写作时要贴合这个情境,并注意演讲稿的写作格式(如应有称呼语,不写落款、时间等)。

竞选演讲应基于漫画《今胜昔》的内容和寓意。画面上有四个人,分别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游记》的作者徐霞客、举着一摞书的当代作家。特别注意文字解说:“我写了10年”“我写了30年”“我写了34年”“我两年出了4本”。以及第四个图片中的细节:散落一地的剪刀、浆糊和纸片,说明他的“写作”是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缺乏原创性的。

漫画将古人“著书”的时间、产量和今人“出书”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古人用10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辛苦撰写的作品,已经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而“两年出了4本”的书,则缺乏独创品质,可能只是快餐文化,难以成为精品。

考生可进一步探究原因:古人写书,能耐住寂寞,坐得冷板凳,以踏实作风,以严谨态度,以匠心精神,慢工出细活;而今人处于一个喧嚣浮躁、功利实用的物质时代,时间成本更高昂,经受的诱惑更多,因而写作者多有不顾质量、只求速度的习气。

就事论事后,考生还可以从著书层面延伸到诸多行业领域,比如读书、做学问、搞科研,加以对举、分析、反思,而突出和肯定“匠心”“专注”“笃志”“沉潜”等品质的可贵。

当然,时代不同,各有精彩,考生也可结合信息时代发展、知识水平进步、工作效率提高、评价体系多元的社会实际,为当代人做适当的、有分寸的辩护,比如,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必过于厚古薄今,而能顺应时代发展,拿捏有度、言之成理亦可。

总之,能完成写作任务,保持良好的“三观”,能充分展示语言表达、思辨能力等素养,即可为佳作。而对漫画内涵和学生会干部职责的关联,可不做特别要求,但若能彼此有机结合,陈述一二,则文章又上了一层次。

【典型立意】

1.抵制诱惑,沉心静气做学问。

2.身处浮躁时代,葆有工匠品质。

3. 看数量,更看质量。

4. 保持勤勉本心,切勿急功近利。

5.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6. 一生择一事,慢工出细活。

7. 踏实沉潜专注,方可成就经典。

8. 时代各有精彩,不必过于厚古薄今。

欠妥的立意:

写作要重视亲身实践;要尊重原创,不抄袭剽窃;分辨人性的善与恶。

标题精选

静水流深,乃成汪洋(曾牧航)

高产未若高质(杨小羽)

时光磨珍宝,慢里有乾坤(胡雅淇)

脚踏实地出精品(陈雁)

沉潜琢磨,再续华章(胡钦哲)

莫因速成毁了匠心(陈馨诺)

未经打磨,难成大器(谭哲涵)

心若浮躁,今不胜昔(戴炫)

脚踏实地,笃行致远(彭可含)

经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唐坚)

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李嘉明)

经年沉淀,玉汝于成(罗亦彤)

以质取胜,今方胜昔(崔声扬)

如琢如磨,玉汝于成(吴思言)

数十载沉潜,得一朝功成(江雨霏)

沉潜致远,久久为功(王婧卓)

坚守匠心,无愧本心(符芳来)

让心沉淀下来(曾璐)

莫因高产失了匠心(过佳贻)

玉不琢,不成器(杨熠萱)

潜心修炼,执笔生花(周婧姿)

足量难服众,优质更动人(杨皓然)

有量无质,“胜”之不武(谌翔宇)

宁慢而精,勿快而滥(李文涛)

文化的厚度(张牧天)

时间沉淀经典,匠心彰显品质(崇高)

精雕细琢,方出美玉(张怿思)

利剑还需十年磨(罗子曼)

予成功以岁月(殷知远)

莫让高效取代了优质(张琛屹)

快时代,慢下你的步子(李睿杰)

匠心独具韵味长(刘萱奕)

经典沉淀,岁月留香(萧博韦)

十年磨剑,何求速成?(张诗绮)

执此一事,终此一生(罗萱轩)

舍去功利心,留得千古名(许雅雯)

人生有路,沉潜为径(李佳林)

莫让写作“快餐化”(谈泽溪)

慢工出细活,潜心著经典(黄家新)

十年磨一剑,匠心出精品(周易)

沉淀自我,行稳致远(封苏倪)

时光沉淀,经典流传(张嘉桐)

请慢一点,再慢一点(刘佳慧)

快手不如匠心

如此“高产”很低端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笔墨纸间存匠心

并不高明的“今胜昔”

【考场佳作】

第一篇

高产未若高质

文/杨小羽

(经考生本人与语文老师修改润色)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高产未若高质”。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词,叫“人心不古”:今人越来越浮躁、肤浅、功利,不像古人踏实、淳厚、素朴。漫画《今胜昔》可谓就是这种现状的极佳写照。古人经年累月,写下传世巨著,长长一生,就够写一两本书。而今天的创作者,两年出四本书,轻易就“著作等身”。面对这样的“高质”和“高产”、“大家”和“写手”,我们不由得发出拷问:难道今天写手们的才思,胜过古人几十倍?或者今人都是“时间管理大师”,能把一天掰成三四截来活?

实则不然。我们再看细致点,不难发现,今天“写手”出书的秘诀是糨糊加剪刀,东拼再西凑,完全不像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像徐霞客弃官西游,踏遍山川,更不像李时珍不畏荼毒,亲尝百草。今天到处充斥着心灵鸡汤、成功宝典、速成大法和各类快餐文化,哪怕出书者赚得盆满钵满,也无法否认这些“高产”作品粗劣的实质。

无论哪个领域,能做出行业精品的人,多是看重作品质量如珍惜自身羽毛的。西晋才子加帅哥潘岳享有文名,但其作品多是歌功颂德之谀文媚词,禁不起时间检验,倒是他“望尘而拜”的故事广为人知。而另一个迥乎不同的是左思,他不慕虚荣,苦心孤诣,写出《三都赋》而洛阳纸贵,时至今日仍为人称道,远非《闲居赋》所能比拟。

今天是一个脚不沾地的悬浮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网红时代。人们习惯了娱乐视频的声色和短平快的利益衡量,很多作家都选择迎合大众胃口,炮制出众多“文化商品”。它们本身没经过精雕细琢,或许只如潘岳一样,攫取短期名利,或可以待价而沽,但要成就经典,就远远不够了。今天要真的“今胜昔”,还需沉下心来,破除“要高产不要高质”的标尺,有“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决心。

令我们欣慰的是,当代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大国工匠”。他们的匠心品质,影响着诸行各业。他们与时间为友,数十年如一日,从平凡工人成长为“工匠”,让普通手艺成为了“艺术”。陈忠实产量不高,一本“民族的秘史”《白鹿原》,花了6年时间。余华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到《兄弟》,每一本都给读者惊喜,而不是自我重复。也有不少文艺工作者,追求作品高质,而不图高产,时代再令人目迷五色,心骛八级,总能有《只此青绿》这样的精品,令我们耳目一新。

老师们,同学们,很开心站在这里,竞选学生会干部。若能成功当选,我希望自己能摒弃浮华虚荣,葆有匠心品质,所做的每一项工作,能不重“量”而重“质”,不重“形式”而重“内容”。也愿年轻的朋友们,能远离浮躁,不尚肤浅,少点功利,从“人心不古”到“人心思古”,真正的“今胜昔”就不远了!

一起共勉,谢谢大家!

第二篇

不是“今胜昔”,而要“今法古”

文/ 邓钰凯

(经考生本人与语文老师修改润色)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李明。很荣幸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不是“今胜昔”,而要“今法古”。

当我们翻开古人呕心沥血的巨著,我们会不由得赞叹。那里有曹公历经十载书写的红楼群芳,有李时珍尝遍百草、半生凝结的《本草纲目》,有徐霞客穷尽一生踏尽中华山河留下的游记。毫无疑问,这些都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瑰宝。反观当下,一些“作家”东补西凑出的速成书,却堂而皇之地传播,甚至成为市场追捧的主流,而且,炮制者们还洋洋自得地宣称“今胜昔”。

相信老师同学们都会觉得,当下,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产业化之势不可阻遏,文学创作成了一种商品生产,人们的文学鉴赏也正在异化为文化消费。那些沉潜蓄势、静待花开的传统作家们,在变老,在逝去,在淡出文坛的中央,而追求名利、看量不看质的新一代“写手”,你方唱罢我登场。试问,现在又有谁像木心一样?又有几人学老一辈作家们,踏稳大地,潜心营建文学的故乡?甚至于,神通广大的AI写作,会否取代并不高明的人类作家,也不再是杞人忧天。

文坛浮躁的背后,说白了是时代的肤浅和喧嚣。先贤们的古风古道正在远去,功利主义正在渗入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梭罗曾警告:“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工具的工具。”当我们被问及未来的选择,很少人会坚定地说“择一事,终一生”,也很少人谨记袁隆平“莫把百尺当尽头”的告诫。人们习惯于浅尝辄止,热衷于急于求成,只希望最快捷、最大限度地,捞取傍身的资本,赚到实在的利益。做教育,只图拿分提名次;做企业,只求尽快上市圈钱;做影视,只想着流量票房……至于匠心、精品、经典,他们可能会来一句“以俟君子”,看似很“谦虚”,其实是不屑。

李安有言:“唯一经得住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只是我们多数人熬不住这种“摧残”。我们不甘于沉潜,我们的心驿动,我们又发现,天下并没有大同,反而是内卷甚嚣尘上,焦虑如影随形,人被定义成了行业标准而非永恒价值。我们又恍悟,不能盲目以为“今胜昔”,而要虚心地“今法古”。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易经》里,就有“潜龙勿用”“飞龙在天”的象辞,给今人以极好的启迪:学会敛藏,学会沉潜。正也因有了沉心静气的古风古训,《红楼》才经久不衰,《本草》才成为中药宝典,《游记》才绘遍江山。

人好比一棵树,如果没有经年累日的向下扎根,又怎能心向朝阳,茁壮生长?但愿未来的时光里,我能多学古人,沉住心气,成就自己的“经典”。以此自勉,也希望得到老师们的督导训诫。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